盡管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已經正式放開利率管制,但接近完成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在繼續。
盡管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已經正式放開利率管制,但接近完成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在繼續。
1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
央行10月23日宣布,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基本取消利率管制、實現利率市場化了。
類似定向降準,本次常務會議提出,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采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和風險防范。
“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作為央行可以動用的政策工具之一,在執行時會參考一系列指標,比如過去會參考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比重,那么未來,央行可能會把利率定價行為也納入量化考慮,不僅是貸款利率,銀行在存款利率上的定價表現,也在其中。”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分析師朱振鑫則認為,比如對三農或小微企業放貸比較多的銀行,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存款準備金率,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銀行發放貸款,貸款的量上去,貸款的價格就下來了。
即使不再進行利率管制,但央行并未對基準利率撒手不管。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繼續發揮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參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購利率、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理順政策利率向債券、信貸等市場利率傳導渠道,形成市場收益率曲線。
朱振鑫認為,在存貸款基準利率已經放開的背景下,央行需要一個新的收益率曲線向市場傳導貨幣政策,短期利率可以通過銀行間回購利率確定,中期利率則通過期限在6個月到一年的MLF來確定,長期利率就需要國債、再貸款等來引導。
此外,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對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金融機構要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銀行內部在不良貸款方面考核的有些太嚴了,這種情況下,尤其對小微企業等高風險行業的抽貸、惜貸情況會更加嚴重,因此需要調整下銀行的內控,提高風險的容忍度,允許壞賬暴露。”朱振鑫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放開利率管制的20天時間里,監管部門已經多次發聲。
在10月23日宣布雙降并放開利率管制后,央行按照慣例發布了答記者問,解釋了中國的利率形成與調控機制以及下一步貨幣政策調控的總體考慮。
令市場意外的是,10月25日央行再度發聲,闡述了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重大意義,以及未來如何調控利率央行的考慮。
僅僅一天后,央行公布了副行長易綱就放開存款利率上限與專家座談的內容。
而這一次,利率市場化則走進了國務院常務會議。
為何如此高密度的談及利率市場化?謝亞軒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接近完成,應該在政策層面得到更多的重視,而常務會議說到的這三條,除央行外,還需要其他監管部門來配合完成,因此從國務院的高度來協調一下,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