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迫于財政壓力 首度向國際市場發債】迫于財政壓力,沙特首次決定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五年內可能將債務比由不足7%升至50%。去年以來沙特堅持以不減產打擊生產成本較高的產油對手,這種策略看來既傷人也害己。
迫于財政壓力,沙特首次決定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五年內可能將債務比由不足7%升至50%。去年以來沙特堅持以不減產打擊生產成本較高的產油對手,這種策略看來既傷人也害己。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沙特官員講話稱,可能明年1月開始敲定發債,銀行還沒有收到委任,一些貸款機構倒是發出了指導國際市場發債的方案;沙特可能將債務與GDP之比五年內提高到50%,預計今年占比6.7%,明年為17.3%;發債、補貼改革、稅收和私有化所得將用于減少政府收入對石油等碳氫化合物的依賴;沙特政府尋求建立監管發售地方和國際債券的管理處。
《金融時報》認為,尋求通過公開市場發債融資突出表明,沙特政府的財政收入深受國際油價大跌影響。截至今年9月的過去12個月內,沙特的外儲由7370億美元的高位降至6470億美元的三年來低谷。今年夏季,沙特開始為彌補財政赤字發行國內債券。沙特官員稱,未來12-18個月,政府還會在國內發債,但發債融資需要多元化,向全球擴張,給國內私人部門貸款留下可用的流動性。
沙特官員還提到,沙特政府已經采取多項減支措施,如削減部門預算、從嚴管理財務收支、要求所有價值超過1億沙特里亞爾的項目均需重新審批,還中止了往年第四季度增加的可自由支配開支。
沙特高官否認本國有舉債和外儲的問題,稱正在制定創收的方案。但上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已經將沙特的評級由AA-/A-1+下調至A+/A-1,稱如果沙特政府不能持續大幅降低中央政府的赤字,還可能降級。沙特財政部憤怒地將稱降級“不公正”。下圖可見,隨著國際油價下跌,沙特經濟增長放緩。
去年11月的峰會上,在全球供應過剩不斷壓低國際油價的背景下,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出乎市場意料,并未像以往那樣決定以減產推動國際油價回漲,而是堅持當前的產出目標,意圖打擊生產成本較高皍 ?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等競爭對手,保住自身市場份額。
受OPEC決策影響,去年下半年油價暴跌50%以上。今年OPEC堅定立場,油價也一再創新低,至今徘徊在每桶50美元下方的近六年低位。上周路透獲得的OPEC機密文件草案顯示,OPEC內部對油價前景非常悲觀,預計到2019年全球原油市場仍面臨需求下滑壓力,油價只會以每年5美元/桶速度回升。報告中,OPEC成員伊朗和阿爾及利亞建議,改變當前以高產量捍衛市場份額的策略,改回此前以調整供應推升油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