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5中國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建設更加富有彈性和深度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豐富金融市場層次。
在近日舉行的2015中國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建設更加富有彈性和深度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豐富金融市場層次。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從對市場判斷評價的通常標準來看,金融市場的深度意味著交易達到一定的規模和要求,能夠滿足不同市場主體的要求。而金融市場的彈性指市場要形成體系,能承受住壓力。具體來講,就是金融市場要經得住價格和交易量的波動。
潘功勝還講道,“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提高金融要素定價的市場化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效率。
趙錫軍對此解釋,加快推進金融改革,首先要推進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即放開利率和匯率的定價。中央銀行不再給商業銀行定存款利率,利率基本放開,但加快推進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建設就成為了金融改革接下來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就匯率方面,趙錫軍表示,我國目前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進一步推進匯率改革涉及到一些具體方面的問題,要建立一個中國外匯市場開放的試點和標準,上海的外匯交易市場要能真正代表中國開放的要求,它的定價、報價系統需要吸引更多數量和類型的交易者。再者,匯率的形成機制和波動幅度也需進一步放寬,外匯交易的直接交易品種要繼續加大。放開外匯市場準入,讓國內外的交易者都能參與進來,充分競爭。同時配合交易者的參與,建立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形成市場化的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