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辦醫到底難在哪

做醫院是種樹,而不是種草,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

新醫改要解決“看病貴、看病難”,以公立醫院為主戰場的改革正在改變中國醫療服務業的面貌,藥品招標采購、取消藥品加成、醫生多點執業、分級診療等政策措施可謂點對點“治療”醫療領域的痼疾。在國家對公立醫院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也在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相繼出臺多個文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

在過去10年間,中國的非公立醫院(俗稱民營醫院)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非公立醫院從3220所增至12546所,占全國醫院總數的近一半,年增長基本保持在9%左右。

數據顯示,占據半壁江山的民營醫院的服務量只占10%左右,量大質低成為行業痛點。過去論及社會資本辦醫,難點均落在政策環境,但實際上,民營醫院的發展長期存在諸多內部難題,如資本盲目進入、缺乏人才培養機制、同質化競爭、盈利模式單一等。

資本是把“雙刃劍”

2015年10月丁香園開設的丁香醫生診所在杭州開業,這是互聯網醫療時代線上醫療轉向線下的一個典型例子,在行業內引發關注。此前互聯網+醫療的落地問題已經困擾各互聯網企業許久,如何O2O?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認為,醫療是很實際的行為,純線上不符合醫療的特性,在難以獲得公立醫院支持的情況下,社會資本同時做線上和線下最可行。

“歐美沒有一個全閉環的線上醫療,因為技術達不到,現在的可穿戴設備還處于前期的階段。”李天天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在線下的診療活動中,一個病人走進來,醫生就開始了信息收集,從病人走路的姿勢、語速語態等都能進行一些判斷,而現有的可穿戴設備還實現不了對病人全面數據的收集。

李天天表示,未來會視情況在全國范圍內建連鎖診所,但他強調丁香醫生診所不是醫院,從資產的配置上來說,也不屬于重資產的傳統醫療機構。

在丁香園之前,另一家互聯網醫療巨頭春雨醫生已經開始布局線下診所,與丁香園不同的是,春雨醫生采取了加盟的方式,將已經在運行的社會民營診所“收編”,目前已經加盟了200多家。

對此,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醫療的落地,需要線下醫療機構的配合,但現在很難利用公立醫院來對接,同時分級診療也需要一個發達的診所體系,互聯網企業辦診所是優勢互補。

近年國家一直大力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各項政策都在力破社會資本辦醫的天花板、玻璃門,但政策放開的同時,民營醫療機構是否得到了健康的發展,資本對醫療的理解是否適應行業特征?

國家衛生計生委11月5日發布的《2014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公立醫院13314個,民營醫院12546個。

記者在2015年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了解到,雖然在數量上已經與公立醫院平分秋色,但在服務量上,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差距巨大,只有10%左右,民營醫院量大質低的現狀令人擔憂。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會長趙淳認為,中國的民營醫院出現數量與服務量反差大的狀況與資本進入門檻低有很大關系。

“我對現在很多社會資本在進入醫療行業,持保留態度。資本是趨利的,哪個資本能放長期資本在醫療行業,沒有回報怎么辦,回報慢怎么辦,十年收不回投資,這個賬又怎么算,哪個資本能耐得住這個寂寞?”趙淳告訴本刊記者,他最怕社會資本拿醫院去套利,這是對醫療行業的傷害。

人才培養不能抄近路

2015年初,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醫生多點執業漸次推開,這也讓一直飽受人才短缺困擾的民營醫院看到了希望。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民營醫院是否在多點執業政策的支持下,緩解了人才危機?

實際情況并不樂觀,公立醫院的醫生出現了“想要的誰都想要,不想要的誰都不想要”的現象,一個優秀的主任醫師,可能有20家醫院在排隊聘請,而對于剛開始職業的年輕醫生,幾乎無人問津。

“我認為人才必須是自己培養,民營醫院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是要做基礎性工作,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溫州康寧醫院集團董事長管偉立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康寧在建設第一家精神病醫院時面臨人才極度短缺,20多年來主要也是靠自己培養,花了很多心血。

實際上,中國的醫療人才缺乏已是共識,一個優秀的醫療人才對于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而言都是寶貴的財富,這樣的人才流動必然會牽動諸多因素。

國家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官員在2015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表示,2014年OECD國家千人擁有醫生3.3人,中國是2.12人,而且中國千人擁有醫生的質量與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

就是這樣的情形下,中國的醫療人才還處于流失中,日益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與短缺的人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丁香園發布的《2015中國醫療機構醫生流失情況調查報告》指出,離職醫生中23.8%不再從事醫生工作。

醫學生的培養時間漫長,醫學生成為執業醫師的周期為7-8年,成為主任醫師的周期為20年。丁香園的報告指出,根據近年來各級醫學院校每年招錄的醫學生招生及畢業的增速情況,5-8年以后僅有約2成醫學生成為醫師。

2007-2013年,醫學招生人數年增長率6%,醫學畢業生增長率10.6%,醫師(含助理醫師)年增長則只有4.2%

丁香園副總裁帥玉環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中國目前年增長1000多萬人口,而每年最多增加的醫生只有20萬,如果按照現在每年醫院中2%的醫生離開醫療崗位來計算,每年將有10萬醫生轉行。

面對醫療人才短缺的嚴峻問題,趙淳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公立醫院有人才培養機制,每年都會引進應屆畢業生,進行人才梯隊建設,為什么民營醫院就不能從頭開始培養人才?為什么民營醫院只想著去挖人才?”

趙淳認為,做醫院是種樹,而不是種草,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如果要做百年醫院,自己培養人才完全沒問題,20年就能出一批人才。五年的本科畢業,經過15年的臨床訓練就是主任了,如果只是做短期的,就要去挖人家的醫生,就會出現社會矛盾,醫療系統內部就會出問題。”

醫改“副作用”

醫改的推進在不斷給社會資本辦醫釋放利好,但醫改的重要任務是破除“看病貴、看病難”,在這一點上,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會受到影響,也都面臨調整,在某種程度上,民營醫院面臨的不確定性可能更大。

一般而言,民營醫院的利潤率要高于公立醫院,平均在25%左右,而公立醫院則不到20%,甚至低至15%。除了成本控制方面的高效率之外,民營醫院的一個重要盈利環節是供應鏈。

由于公立醫院長期存在以藥養醫的現象,醫院在供應鏈環節的利潤被中間商、醫藥代表、醫生等各方瓜分,而民營醫院則將這部分利潤全部收歸醫院,僅這一塊就對公立醫院形成了絕對優勢。

廣西賀州廣濟醫院集團董事長余小寶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醫院是全成本管理,可以精確到一支筆,“我們醫生的收入是陽光的,醫院會通過績效考核將來自供應鏈的一部分收益給醫生,但不是藥品回扣。”

余小寶告訴記者,同樣的病,患者在廣濟醫院的費用開支要比公立醫院低20%-30%,“我們的醫生沒有多開藥的動力,我們對醫生的考核包括病人滿意度(在院滿意度、出院后的口碑傳播)和新技術的應用,與處方大小無關。”

不過,隨著醫改的推進,藥品價格下降,直接威脅民營醫院的利潤,原本來自供應鏈的利潤會被壓縮。

“就藥品而言,同樣是招標采購,比如1元錢的藥,藥廠開回來1元錢的發票,平賬,同時,藥廠還會返回來0.7元的現金。藥品降價后,藥廠返利的空間就減少了。”余小寶認為,未來3年會是民營醫院最難熬的3年,除了藥價下降,還有公立醫院醫聯體的建設,可能會壟斷病人的渠道,無形中“搶”走了民營醫院的病人。

但也有民營醫院人士認為,長期來看醫改會對民營醫院有利,因為隨著醫保費用緊張加劇,醫保部門會優先購買控費能力強的醫院的服務,民營醫院在這方面比公立醫院有優勢,“或許到時候公立醫院就不愿意收治醫保病人了。”

熱詞搜索: 資本|社會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