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將于明天踏入一周年,不過內地于7月份的一場股災,令不少海外投資者卻步,信心至今仍未回復。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曾任中證監首席顧問的梁定邦表示,雖然國際投資者或許不能理解,但中央的做法是適當的,在市場運作未回復正常時,應該暫停沽空;不過他亦建議兩地監管機構宜加深溝通,以應對潛在的系統風險。
梁定邦認為深港通有機會今年底前公布,明年第一季開車,但預期與滬港通一樣,北向交易會較南向交易為多。
股市回復正常前暫停沽空合理
內地股市于7、8月出現急速向下,逾千只股份疑欲避開跌市而停牌,中證監亦采取了一系列干預市場措施,如禁止大股東減持等,大大打擊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市場的信心。梁定邦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由于市場下跌的速度太快,而且短時間內有大批股份停牌,令基金經理未能完成所有贖回訂單,ETF亦不能正常交易;不過,由于讓股市自然回復正常需時太長,故中證監在市場回復正常秩序之前禁止沽空,對國際投資者來說或許不能理解,但對于當時的中國市場來說,是一個適當的做法。
兩地制度不同投資者可套戥獲利
另一方面,香港證監會在今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亦是國際投資者重能否重拾A股市場信心的關鍵。梁定邦坦言,證監會除向中證監查詢外,實際無能為力,因雙方是兩個不同監管機構,沒有任何一方能凌駕之上;即使在將來推行的“滬倫通”,英國監管機構的權力范圍及能力,亦與現時的證監會于“滬港通”中的無異。不過,梁定邦稱,由于中港兩地市場制度不同,導致投資者有機會套戥獲利,中證監及證監會有必要就市場情ā⒓喙薌骯稍制詡涓稍な諧〉拇朧,加深溝通并從中學習;同時雙方可就擴大資料交換范圍,應對潛在的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