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還在 成長股有望接棒券商股】10月份券商股一騎絕塵,然而,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券商股也難以復制去年強勢,他們后市更愛布局成長股,更愿意在健康、軍工、文化、環保、國企改革等方向尋找機會。
10月份券商股一騎絕塵,然而,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券商股也難以復制去年強勢,他們后市更愛布局成長股,更愿意在健康、軍工、文化、環保、國企改革等方向尋找機會。
北信瑞豐無限互聯主題基金經理高峰指出,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行情的起點不一樣,去年同期無論是大盤還是券商股都處于一個長期底部,估值非常低,而目前的指數仍較去年同期高出一倍左右,券商板塊很難再像去年同期那樣持續強勢上漲,就算樂觀看,券商股空間也很難超過30%。
對于后市,多數基金經理選擇成長股。
南方產業活力基金經理張旭更傾向于投資成長股,主要基于以下兩個投資邏輯:第一,投資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夠把握住上市公司內在成長紅利。當前,趨勢不斷向好的產業中,多數上市公司屬于成長股。更看好成長股業績和估值增長帶來的空間;第二,目前中國經濟轉型正尋找新的增長點,轉型方向符合產業趨勢的上市公司會獲得資本市場更高關注和市值分配。
九泰投資總監吳祖堯認為,更多的行情將出現在中小盤成長股,轉型、成長是這一階段中國社會的主旋律,也將是資本市場的主旋律。
現在還是牛市嗎?從基金經理們選擇看,多數給出肯定答案,認為慢牛行情可期,不可輕易悲觀。
高峰表示,這輪牛市大的邏輯:一是決策層希望借助一個活躍的資本市場解決經濟中投資動力不足、直接融資比重偏低等問題;二是長期以來寬松貨幣政策積累的巨大流動性;三是居民資產配置向資本市場轉移,這些因素都沒有發生變化。事實上,只要沒有跌破去年中期的低點,就不能說牛市已經結束了。但我們理解的牛市,并不是股指短期內上漲50%以上或者翻番,而是3~5年的時間里,指數保持一個穩定的上漲趨勢。
至于投資機會,融通新能源基金經理付偉琦表示,從行業結構上看,相對看好新能源汽車、教育、體育、娛樂等領域。國金國鑫基金經理彭俊斌則認為,大數據、文化傳媒、工業4.0、環保等都具有持續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