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內人士認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穩(wěn)增長政策的效力將逐步體現,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是區(qū)間波動,沒有趨勢性下行壓力。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750,較前一交易日的6.3655大幅下跌95個基點,創(chuàng)9月25日以來新低。至此,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xù)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chuàng)2008年8月12日以來最長連跌紀錄。不過昨日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市場均出現一輪快速上漲行情,兩者雙雙暴漲逾百點。業(yè)內人士認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穩(wěn)增長政策的效力將逐步體現,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是區(qū)間波動,沒有趨勢性下行壓力。
人民幣中間價連降10日
央行昨日公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750,較上一個交易日大幅下跌95個基點。
據記者統計,自進入11月以來一共11個交易日,受美國年底加息預期升溫的影響,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xù)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chuàng)2008年8月12日以來最長連跌紀錄,期間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下挫近600個基點。
不過昨日下午兩點半開始,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出現一輪快速上漲行情。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5分鐘內從低點6.4185暴漲275點,一度暴漲314點至6.3871元;在岸市場跟隨離岸漲勢,由6.3785元漲至6.3635元,漲幅達到150點。目前內外匯率價差有所收窄,但仍超過200點。
匯率無趨勢性下跌壓力
一國有大行外匯分析師劉新亮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xù)下跌,主要是受累于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升溫、以及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多頭趨強的影響,跨境資本仍面臨一定的流出壓力。不過,10月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實體經濟活動有所企穩(wěn),在財政政策加碼的預期下,對人民幣形成一定支撐。
“此外,外流趨勢在10月扭轉,據上周六公布的央行數據,央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當月凈買入129億元人民幣的外匯,結束連續(xù)四個月的凈賣出,顯示當月資本已經轉為凈流入,因此未來匯率大幅下跌是小概率事件。”劉新亮這樣表示。
“前一段時間中間價一度很高,現在的調整與匯率更加貼近,這是央行在向市場透露信號,匯率的彈性會增強。”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8月匯改一定程度打擊了市場的信心,短期來看,央行在重塑市場信心;長期而言,央行會讓中間價與匯率在市場的調節(jié)下一同走向完全浮動。”
增強匯率彈性受關注
繼央行8月份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改革時機是否成熟、將在何時推出,也受到市場普遍關注。包括匯豐銀行在內的機構紛紛認為,人民幣彈性更大的時代可能來臨。
不過,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猶存,擴大匯率波幅可能會加大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壓力,加上美國加息預期,這些都導致匯率未來的走勢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待我國國內經濟形勢和美國加息前景明朗后,再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波幅更合適。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也表示,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越寬,參與外匯市場的企業(yè)的風險就越大,并且考驗金融機構管理風險的能力。因此,浮動區(qū)間是否進一步擴大,更多要看參與外匯市場的企業(yè)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有沒有提升。至少要等到上述指標趨穩(wěn)時,再考慮擴大匯率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