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橡膠制品的大量使用,廢棄橡膠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廢舊橡膠主要來自報廢的汽車輪胎,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使廢舊輪胎的產生率持續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如何實現廢棄橡膠循環資源化利用對于橡膠工業可持續化發展意義重大。
伴隨著橡膠制品的大量使用,廢棄橡膠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廢舊橡膠主要來自報廢的汽車輪胎,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使廢舊輪胎的產生率持續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如何實現廢棄橡膠循環資源化利用對于橡膠工業可持續化發展意義重大。
華億通控股集團董事長陳羽表示,2012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5億輛,由此每年產生廢輪胎2億多條。中國的輪胎報廢量正以平均每年8%-10%的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2000萬噸。
廢輪胎屬不溶或難溶高分子材料,被環保界稱為“黑色污染”。全球廢舊輪胎報廢量較大,但基本得不到充分再利用。中國的資源再生利用行業總體上還比較落后,處理水平不高,各地都是小加工廠和“土煉油”小作坊,技術設備落后,不僅浪費廢胎資源,更是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據了解,目前廢棄輪胎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生產再生膠、翻新等方式。在我國,廢舊輪胎的處理方式主要是以生產再生膠為主,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缺乏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設備,再生膠生產企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情況十分嚴重,我國再生膠產業已經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同時,由于國內大部分再生膠小生產企業的環保不達標,我國再生膠產業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以來備受詬病。為此,國家頒布各項條例,加大懲罰力度,關停了上千家不合格重污染的企業。“早前我國的再生膠大都是小作坊生產,去年由于污染嚴重我國關閉了幾千家不合格的家庭作坊,今年還要逐步關閉。”陳羽說。
不過就行業整體而言,中國已成為全球再生膠工業較發達的國家,無論從生產規模、年產銷量,還是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每3噸廢輪胎再生膠可代替1噸天然橡膠,每2噸再生膠可代替1噸合成膠,而我國天然膠、合成膠、再生膠比例分別為33%、37%、30%,再生膠已經成為我國橡膠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陳羽表示,“隨著行業規范不斷增強,市場逐漸成熟,公司決定擴大生產,五年內在全國再建設10家工廠”。
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復原橡膠分會副會長李如林表示,資源循環利用行業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很廣,若能全部回收廢輪胎將能很好的彌補中國天然橡膠的匱乏,降低中國天然橡膠進口依存度。從而可以有效改變我國資源現狀,提高國家橡膠資源保障與安全。再生膠產業本質上是屬于循環經濟產業,可以實現廢輪胎的綜合利用。因此,我國有必要明確再生膠產業的重要性,并在相關政策方面給予支持,同時也要對再生膠產業的發展進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