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關仍需場外介入 部分板塊高拋低吸】短線投資者仍然要注意風險,圍繞阻力與支撐做高拋低吸。中期投資者可逢市場回調在關鍵支撐位買入,等待市場突破。
周二市場兩市紛紛高開,但是抵擋不住利空來襲,市場紛紛震蕩走低,其中滬指一度上漲后開始回調,失守5日均線的重要支撐,同時盤中跌破36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開盤便震蕩走低,同樣失守5日均線的重要支撐。整體上周二各大指數面臨整數關口壓力,近期強勢上行的走勢不在,兩市成交量再度放大,主要集中在賣方投資者的增加所致;同時也失去了近期普漲的格局,板塊跌多漲少,航空、草甘膦、生態農業等板塊漲幅居前;倉儲物流、基因概念、電商等板塊領跌。
股指經歷上半月的上漲以來,進入本周后出現了調整的苗頭。從技術指標來看,通過周二的再度下跌,已經修復完畢的KDJ指標再次高位向下出現交叉,超買的顯現比較嚴重;而MACD指標雖然依舊維持紅柱狀態,但是紅柱的長度逐漸縮短,并且DIF曲線存在拐頭向下的可能性。
短期來看,市場面臨3700點重要的整數關口壓力以及在此位置形成的就是資金巨量的套牢盤,市場短期內突破必須符合一個條件,即量能快放放大,且上行的速度也要快,最起碼要出現一個百點長陽的突破走勢,才可以確認市場為有效突破。分析顯示,最近市場的上行基本上是可以確認是場內的存量資金博弈,不僅新資金流入較少,同時滬港通出現連續多日的凈流出;此外,從下周開始,兩融業務的保證金比例從目前的50%提高至100%,無疑也會降低保證金的使用額度,無形之中也制約了市場資金面的增加。所以后市無明顯資金大規模進入的情況下,市場放量突破壓力位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建議投資者對于近期漲幅較大的板塊落袋為安,如券商、次新等。
從中期走勢來看,市場運行的趨勢并未改變,中期行情依然樂觀,而且推動中期走強因素并未根本改變,包括金融改革、無風險利率的下行等等。從從消息面來看,經國務院批準,新加坡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擴大至1000億元。至此,13個國家和地區已獲得RQFII試點資格,總額度10600億元,其中11月份新增900億元。可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推薦,中國資本市場與外資的聯系持續密切,新增的RQDII,也會為市場帶來益處。所以綜合建議短線投資者仍然要注意風險,圍繞阻力與支撐做高拋低吸。中期投資者可逢市場回調在關鍵支撐位買入,等待市場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