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跌至六年低位也沒有能夠讓做空者收手。業內人士透露,在休整了數月之后,有投資者開始了新一輪做空銅鋁等有色金屬的攻勢。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空倉持有量逐步上升的同時,成交量也在顯著增長。
昨日,滬銅成交量較6月份的低點增長了近10倍;而11月11日,滬鋁日成交量則達到前期低點的20倍左右。今年年初,倫銅滬銅的閃崩如猶在耳,這會是“空銅派”又在躁動的信號嗎?
銅鋁交易火爆
“中國基金正繼續大量拋售期銅。”花旗集團金屬研究及策略部主管David Wilson昨日表示,“這有點兒像是1月份的情況。”昨日盤面,在滬銅下跌超過4%的帶動下,早盤空頭拋售加速,帶動倫銅也跌至六年新低。從盤面上看,滬銅、滬鋁本輪跌勢始于國慶節后。其中滬銅主力合約從40420元/噸跌至34470元/噸;滬鋁主力合約從11750元/噸跌至9910元/噸。
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昨日滬銅、滬鋁空倉量繼續增長逾8000手。成交量的增長更為迅速。昨日滬銅成交116.2萬手,是6月份低點的近10倍。滬鋁11月11日成交44.9萬手,而就在本輪跌勢開始的9月28日,滬鋁僅成交19054手,增長了20倍有余。
滬銅、滬鋁拋售潮已點燃國際市場做空熱情。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當周,對沖基金和貨幣經理人增持期銅凈空頭倉位至19398手,較上周增加16499手,創下8月中旬以來最高半?空倉紀錄。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幕與年初的情況十分相似。今年銅市波譎云詭,年初觸目驚心的瞬時大跌令人印象深刻。年初,部分國內對沖基金對銅期貨發起猛烈而急促的做空行動,導致國內外銅價閃崩并創下五年半新低。1月12日至14日的三個交易日,倫銅在6000美元/噸關口突然遭遇空頭巨量砸盤,三個交易日的跌幅近10%,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來自中國的對沖基金——混沌投資,是煽動銅市風暴的那只蝴蝶。1月14日,倫敦銅市崩盤,當天倫銅最深跌至每噸5353.25美元,盤中跌幅一度超過8%,刷新2009年7月來最大跌幅,上海銅期貨午盤封死跌停。
一位接近葛衛東的知情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混沌投資只是“順勢交易”,趕上了價格下跌而已,外媒過分夸大。上海一家投資機構的金屬交易員猜測,銅價這波下跌或是混沌投資在6000美元/噸關鍵位置上“砸盤”,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導致期貨價格發生暴跌,因這一點位有很多期權,一旦砸破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這次大跌之后,銅市消耗了數月時間來恢復元氣,但在今年5月18日站上6400美元/噸關口的LME銅再度拐頭向下。至8月24日間,短短69個交易日內,LME銅價跌幅高達22.79%,最低下探至4855美元/噸。
大宗商品不再緊盯“中國因素”
“能拯救商品市場的,只有中國。”國際投行高盛表示,眼下要讓銅、鋁等市場走向平衡,只能寄希望于中國的金屬需求大幅上升。但高盛在詳細論述之后不得不表示,由于全球最大買家中國正致力于從投資引導型經濟模式轉型,其對金屬的需求將受到影響,任何寄希望于中國需求重返高位的價格反彈終究是曇花一現。
由于銅在建筑業和工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且中國是銅的第一大消費國,占全世界消費量的45%,國內外對沖基金通常會用銅價來表達自己對中國經濟的看法。銅半?此贏得了“銅博士”的美譽。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著力于調整經濟結構,“銅博士”開始跌跌不休。
有色金屬價格長期低位迫使礦業企業開始減產。今年9月,商品巨頭嘉能可宣布,旗下位于非洲的兩個旗艦銅礦將停產18個月,這將導致其銅產量減少約20%,為年內最大規模減產。緊接著10月,嘉能可又宣布將鋅的年產量縮減約50萬噸,占其產量的三分之一。本月初,美國最大的鋁生產商美國鋁業也宣布,將削減冶煉鋁產能50.3萬噸,以及氧化鋁精煉產能120萬噸。
在這些減產決定宣布之后,銅、鋅和鋁價分別應聲大漲,但卻并未改變價格下滑的趨勢。高盛分析師稱,盡管近期銅和鋁供應的縮減看似有助于促進市場向平衡邁進,但減產行動實際上并不足以最終實現市場平衡。供應縮減只是證實了這些金屬價格深陷熊市。
最新的消息是,因預計中國需求疲軟,全球最大銅礦生產商Codelco將明年對中國出售銅的附加費下調了2%。相關報道認為,這一調價突出表明,全球最大銅進口國中國的消費增長正在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