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活動范圍擴展到國門之外,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充分釋放,330個城市的18萬家商店嘗試全渠道營銷,電商平臺技術應用創新促進支撐能力增強……今年“雙十一”呈現的諸多亮點令全球市場耳目一新。
促銷活動范圍擴展到國門之外,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充分釋放,330個城市的18萬家商店嘗試全渠道營銷,電商平臺技術應用創新促進支撐能力增強……今年“雙十一”呈現的諸多亮點令全球市場耳目一新。
在出口和投資均不甚樂觀的背景下,消費增速以穩中有升的態勢,持續為經濟增長發揮“穩定器”作用。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0%,月度增速已連續三個月回升。
記者在11月17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0月份網絡消費、農村消費、汽車消費、服務消費以及居住類消費均表現不俗,對于網絡消費領域出現的假冒偽劣等問題,商務部還將協調其他部門加大整治力度。
消費市場引擎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發布數據指出:“近期消費增速呈現穩中有升態勢,消費持續發揮經濟增長‘穩定器’作用。”
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萬億元,同比增長1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較9月份分別加快0.1和0.2個百分點。1~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增速較前三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
沈丹陽表示,從10月份來看,消費市場主要呈現六大特點:一是網絡消費繼續高速增長;二是農村消費保持較快增長;三是汽車消費出現回暖跡象;四是服務消費需求旺盛;五是居住類消費穩中回升;六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這些特點表明拉動消費的引擎多,消費增長的潛力還很大。”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表明提高居民收入、推動消費轉型升級等努力已經在逐步產生效果,隨著居民總體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持續。
的確,網絡消費、汽車消費、農村消費等多個消費領域正發揮著巨大的潛能。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1.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由9月的10%提高至10.4%;10月車市出現回升,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倍,是今年以來汽車銷售市場的一大亮點。此外,10月份,鄉村消費增長12.2%,對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14.9%;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建材、家具、家電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5.3、0.7和0.6個百分點。
規范電商將加力
“今年‘雙十一’電商促銷規模再創新高。”沈丹陽說,在當前國家大力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和消費增長之際,今年“雙十一”呈現出許多令全球耳目一新的可喜亮點:一是促銷活動范圍擴展到國門之外,通過全球買、全球賣影響了世界;二是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充分釋放;三是全國包括330個城市的18萬家商店不同程度地嘗試了全渠道營銷,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四是電商平臺技術應用創新促進支撐能力增強。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共產生定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
沈丹陽強調,在“雙十一”火爆的背后也要看到問題,如假冒偽劣商品、大平臺優勢地位、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銷宣傳的真實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值得電商從業人員和政府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對這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早防范。”
對于假冒偽劣商品和侵權盜版等問題,沈丹陽表示,去年以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了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商務部還將采取四大舉措,與有關部門一起加大力度規范網絡侵權售假問題:一是落實國務院于近期印發的《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二是推動落實企業責任;三是針對網絡交易新特點,加強執法協作;四是健全長效機制,將研究措施監管微信、微博售假等新問題,發布失信企業“黑名單”,建立全國侵權假冒“黑名單”數據庫。“總之,我們相信,經過各方努力,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仍將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沈丹陽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