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計劃加強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監管,懷疑IS在利用比特幣秘密轉移資金。
2015年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市發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震驚了全球,伊斯蘭國(IS)宣稱此次恐怖襲擊是他們所為,這令該組織成為“眾矢之的”,甚至連黑客組織都不愿放過他們。
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在推特上發文稱,已經侵入并清理了超過5,500個與伊斯蘭國有關的社交媒體賬戶。在上周五的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匿名者”就向其宣戰,稱將追查該極端組織成員。
在今年1月巴黎《查理周刊》和猶太熟食店受到襲擊后,“匿名者”也發起了類似的黑客行動,關閉了數百個社交媒體賬號。
參加此次名為#OpParis行動的黑客周一通過推特表示,他們已經在社交網絡上關閉了數千個IS的賬戶。同時,“匿名者”還指導其支持者如何識別并清理相關賬戶。
與此同時,法國也針對IS的大本營Raqqa展開空襲。“匿名者”的言論與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的表態可謂不謀而合,瓦爾斯周一接受電臺采訪時表示“我們會從各個領域采取行動,摧毀IS。”
比特幣被“盯上”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周三(11月18日)報導稱,七國集團(G7)計劃加強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監管,懷疑IS在利用比特幣秘密轉移資金。
《明鏡》周刊稱,在土耳其的二十國(G20)峰會期間,震驚于上周巴黎恐襲事件的G7財長于周一的一次非正式會議上討論了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
德國財政部拒絕對此消息置評,稱G7部長級會議是保密的。
提供諸如比特幣這類數字或“虛擬”貨幣的金融服務是基于軟件,操作范圍經常跨越國境,安全部門對此“鞭長莫及”。
比特幣只以數字形式存在,可用于資金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匿名轉移,而無需第三方驗證。這一點對于不少用戶,從毒品販子到試圖規避希臘和中國等國資本管制的人來說,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德國之聲》此前就曾報道稱,IS正在試驗使用比特幣和黃金,以躲避資金監控。
歐盟委員會已提出了計劃,力爭改善對這一領域的監管。周二發布的一篇論文中一個章節論述了如何防范恐怖分子融資的舉措,稱“虛擬貨幣的使用將會受到特別的關注”。
“匿名者”上周六發布網絡視頻,對IS稱:“匿名者將會大舉出擊,你們要知道,我們會找到你們,不會輕易放過你們。我們會發起有史以來最大的行動,等著大量的網絡攻擊吧。戰爭打響了,做好準備。”
該黑客組織表示,其成員發現一個據信屬于IS的網絡錢包,其中存有300萬比特幣,可能與巴黎恐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