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沉寂后,昨日大盤再度迎風起舞,不同于此前券商帶路的局面,以虛擬現實、智能穿戴等為代表的概念股異軍突起,題材股集體唱戲,創業板指因此暴漲百點,成為滬指最終重上3600點的最大功臣。分析人士表示,隨著IPO即將重啟,市場不少資金已在備戰打新,而以創業板為首的中小盤個股市值普遍較小,目前市場的存量資金更多聚集于此。在當前藍籌權重無法形成合力的背景下,投資者不妨關注題材類個股的結構性機會。
經過兩天沉寂后,昨日大盤再度迎風起舞,不同于此前券商帶路的局面,以虛擬現實、智能穿戴等為代表的概念股異軍突起,題材股集體唱戲,創業板指因此暴漲百點,成為滬指最終重上3600點的最大功臣。分析人士表示,隨著IPO即將重啟,市場不少資金已在備戰打新,而以創業板為首的中小盤個股市值普遍較小,目前市場的存量資金更多聚集于此。在當前藍籌權重無法形成合力的背景下,投資者不妨關注題材類個股的結構性機會。
概念股再受捧
虛擬現實挺立風口
對于A股市場來說,概念性的題材板塊常常是資金的重點追逐地,而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帶有高科技基因的行業則更加受到青睞。昨日,暴風科技旗下暴風魔鏡推出虛擬現實一體機“魔王”和“暴風魔鏡4”兩款硬件產品,并推出首款“增強現實”游戲。隨著科技感十足的虛擬現實逐漸走入平常生活,市場敏感的神經也得到觸發,市場的相關概念股因此走上了風口。從昨日盤面來看,包括愛施德、慈星股份、聯創光電、華力創通、易尚展示在內的多只概念股全線漲停,而整個板塊的漲幅更是超過9%,如此表現,也使得虛擬現實概念成為了昨日最為惹火的板塊。
業內人士表示,所謂虛擬現實,即利用計算機發展中的高科技手段構造出一個虛擬的境界,使參與者獲得與現實一樣的感覺。機構認為,伴隨面向消費市場的硬件和內容的批量上市,2016年該行業有望迎來爆發。預計到2020年,全球頭戴VR設備年銷量將達4000萬臺左右,市場規模約400億元,加上內容服務和企業級應用,市場容量超過千億元,產業鏈相關公司受益明顯。興業證券表示,虛擬現實目前尚處于推廣初期,直接對接消費者、設備商,將在未來發揮更顯著的平臺效應,而從昨日概念股的火爆,也可看出市場對于相關產業的看好。
題材股競相飄紅
中小盤股更受青睞
在虛擬現實概念的一路引領之下,集成電路、智能穿戴、在線旅游、蘋果概念等與之有關的諸多概念也集體爆發,超華科技、宏圖高科、丹邦科技等個股攜手掀起了漲停潮。截至收盤,上述幾大板塊的整體漲幅均達到了6%以上,從昨日收盤數據看,在兩市總計150余只漲停個股中,就有近50只來自創業板,占比近三分之一,而如果算上60只中小板個股,這一比例則超過了三分之二。正是在中小盤個股的攜手上漲之下,此類個股云集的創業板也吸引了更多的資金入注,最終創業板指數暴漲超過100點,極大地提升了市場人氣,滬指受此推動重回3600點上方。
不同于前幾日券商等藍籌權重一騎絕塵的局面,昨日題材股的競相綻放,則讓市場嗅到了風格轉換的味道。分析人士表示,從昨日盤面觀察可發現,大漲行情主要是題材個股所帶動,熱點板塊異彩紛呈,而權重板塊則表現較弱。分析認為,在IPO重啟和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提升的壓力下,市場能夠吸引的資金有限,市值較大的藍籌類權重全面崛起或仍待時日,滬指預計難有大級別反彈,而隨著中小盤個股賺錢效應的回升,題材炒作行情有望持續,投資者可適當參與結構性機會,但注意控制倉位,謹防變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