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調SLF利率 構建利率走廊】央行決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隔夜、7天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調整為2.75%、3.25%。
央行決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隔夜、7天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調整為2.75%、3.25%。 央行表示,調整旨在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探索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當前流動性形勢和貨幣政策調控需要。而對于央行下調SLF利率是否意味著近期還有進一步寬松的空間,機構認為,央行調整SLF利率是參考歐央行利率走廊模式的制度完善,順應了低利率環境,但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已發生變化。
利率走廊的基本操作原理是,中央銀行通過向商業銀行提供一個貸款便利工具和存款便利工具,將貨幣市場的利率控制在目標利率附近。這樣,以央行目標利率為中心,在兩個短期融資工具即央行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之間形成了一條“走廊”,存貸款便利利率分別構成了這條走廊的下限與上限。與單純的公開市場操作系統相比,利率走廊操作系統更有利于金融市場主體形成稍 ?定的預期,能夠更及時、準確地對市場流動性變化作出反應,從而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動上更有優勢。
從我國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來看,僅僅依靠公開市場操作來穩定利率面臨著較多困難。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政策協調、金融創新、資本項目開放等因素會產生許多不可測貨幣需求沖擊。如果選擇變異系數(日均利率標準差除以平均利率)作為利率波幅的指標,2012年至2015年6月期間我國隔夜SHIBOR的波幅是同期美元隔夜LIBOR利率波幅的1.7倍,韓國隔夜利率波幅的1.9倍,日元隔夜利率波幅的3倍,印度隔夜利率波幅的4.4倍。
利率走廊的實施有利于穩定商業銀行預期,避免預期利率飆升而出現囤積流動性傾向,從而達到穩定利率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只有明顯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動性,商業銀行才有意愿使用某種短期利率作為定價基礎,才可能培育出未來的政策利率。另外,利率走廊還不僅有助于降低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使用頻率和幅度,降低操作成本,也有助于提高貨幣政策透明度。
中信證券稱,央行調整SLF利率是參考歐央行利率走廊模式的制度完善,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變化。此次調整是針對數次降準降息的適應性調整,上一次有確切記錄的SLF操作是在2015年3月,隔夜利率為4.5%、7天利率為5.5%,其后的操作利率并不知曉,但是當時的7天回購利率為4.8%,SLF利率與其利差也在70bp左右;因此,此前利率顯然虛高,此次屬回歸合理水平的正常調整。
在此時央行明確下調SLF利率,有釋放利率走廊意愿的意圖。從央行馬駿的論文也能看到,央行構建利率走廊的意愿非常明顯。從金融危機之后,歐央行基準利率、存款便利利率與邊際貸款便利利率之間的利差不斷收窄,邊際貸款便利利率與存款便利利率的利差從1999年歐元成立時期的200-250bp下降到2008年之后的100bp,在2014年再下降到50bp左右。將利率走廊的上限荊?隨市場利率下調,有利于減小資金面波動,降低金融風險。
至于此次央行調整SLF利率對債市有何影響,中信證券稱,我們認為,此政策僅是針對利率走廊構建以及多次降準降息推出的適應性政策,而且今日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并未調整,表明央行沒有進一步寬松的政策意圖。在IPO即將到來的當口,這一政策當然有助于降低資金面的波動性、維穩資金利率,但對于債市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引導或將有限。我們繼續維持10年期國債3-3.3%波動的判斷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