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的全國保健服務認證暨國家標準宣貫會在北京召開,首批保健服務認證證書在會上頒發。公安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相關領導,來自全國各地保健服務行業400余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隨著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社會對保健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近年來我國保健服務業發展迅速。據統計,目前全國大大小小保健服務企業已超過140萬家,服務人員2000多萬,每年創造產值約6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保健服務業年平均增長率有望保持在20%以上。
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保健服務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由于行業門檻不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缺乏服務規范的指引,監管相對薄弱,消費者缺乏區分優劣方法等等,導致保健服務行業規范化程度較低,社會形象整體欠佳。
尤其是近年來頻頻發生針對消費者的欺詐、強制消費、不當傷害、卷款跑路等惡性事件,加劇了消費者對保健服務機構的不信任。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制定保健服務規范和相應標準,建立相關認證制度,是促進保健服務業規范管理、有序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201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要求“在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引入認證制度,通過發展規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認證,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標準應用,為政府監管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撐。”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支持下,組織研發了保健服務認證的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批準實施了保健服務認證制度。通過推行保健服務的技術規范和認證評價規則,對保健服務機構的管理和服務質量進行分級認證,發揮認證傳遞信任的作用,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服務,幫助政府部門采信認證結果實施分類監管,促進保健服務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標準化體系、推動保健服務認證工作,是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行動,通過標準化和認證體系建設,發揮標桿的示范作用,帶動行業整體規范化發展,促進保健服務提質增效。
在本次會議上,中健標認證服務有限公司向首批通過保健服務五星級認證的15家企業32家門店頒發了認證證書和標志。頤而康、華夏良子、五指生、中航健身、鳳儀軒、喜悅閣等足療、美容、月子會所等知名品牌保健服務企業的部分門店率先通過了這一最高等級認證。
首批通過保健服務五星級認證的15家企業聯合發出了《中國保健服務企業誠信宣言》,簽署了《企業誠信承諾書》,號召全行業共同開展自律、誠信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據了解,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同中健標認證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三年工作發展規劃,計劃在3年內推動和完善保健服務認證體系,發揮認證傳遞信任、規范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的作用,促進行業普及標準和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