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斗——抗日戰爭時期木刻版畫展”泉州展出】一幅幅線條清晰的木刻版畫、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戰爭場景、一條條振聾發聵的抗日宣傳語……20日,“中國戰斗——抗日戰爭時期木刻版畫展”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
圖為中國戰斗木刻版畫展現場設置的拓印區,供市民體驗。
一幅幅線條清晰的木刻版畫、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戰爭場景、一條條振聾發聵的抗日宣傳語……20日,“中國戰斗——抗日戰爭時期木刻版畫展”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展覽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 target=‘_blank’>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聯合舉辦。當天,馬達、李樺、江豐等40余位藝術家200余幅抗日時期版畫作品及相關資料展出。
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興版畫在魯迅的倡導和培育下成長,成為抗日戰爭重要“文藝戰士”。如今,北京魯迅博物館所藏版畫作品中還有大量抗日戰爭時期的木刻作品。而是次展覽是從該館作品中遴選而出。
步入展館內,版畫中一些熟悉的歷史場景尤為醒目,展覽分為血肉長城、鐵蹄之下、民族抗爭、不屈的人、走向勝利五部分。這些版畫主要描繪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軍民各類抗戰生活的圖景,部分作品曾參加1938年在武漢舉行的“全國抗敵木刻畫展覽會”。
歷史記載,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對華侵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版畫家們投身戰爭洪流,用藝術弘揚團結御侮、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揭露侵略者的暴行,歌頌抗日軍民的偉大業績,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堅強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念。
此外,不少專業人士還認為,抗戰時期的木刻版畫作品,也是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藝術追求上也達到了較高的成就。這主要體現在木刻家所表現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對民族特色的追求上。它們對新中國的美術創作,產生過深遠而復雜的影響。
展覽現場還特別設置“版畫拓印體驗區”,讓觀眾親身體驗木刻版畫拓印的樂趣。展覽將持續至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