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6小區專維金涉嫌被騙簽的爭論依舊在持續。怎樣合法合理使用房子的“養老金”,也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那么,牽扯進此次事件的6家小區物業,到底存不存在偽造業主簽名、造假數據的情況?昨天,豐臺區房管局在官網上發布通知,將清查轄區內各物業公司以及物業管理單位專維金的使用情況。
豐臺6小區專維金涉嫌被騙簽的爭論依舊在持續。怎樣合法合理使用房子的“養老金”,也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那么,牽扯進此次事件的6家小區物業,到底存不存在偽造業主簽名、造假數據的情況?昨天,豐臺區房管局在官網上發布通知,將清查轄區內各物業公司以及物業管理單位專維金的使用情況。
最新進展
房管局介入調查
昨天,豐臺區房管局在官網上發布通知,要求各物業公司、物業管理單位做好專維金的項目自查和數據核對工作,并以書面形式進行詳細回復。
此次核查的重點是,是否申請、使用過住宅專維金;目前專維金的申請、使用情況;是否存在“偽造業主簽名”、“冒領專維資金”、“幽靈門牌”等問題。如果存在問題,那么,要說明產生問題的原因、當前狀況、補救措施和意見。
今天上午,記者就此聯系了豐臺區房管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幾天都在加班加點調查此事。因為還在調查中,所以不方便發表任何意見。
通過街訪,記者發現,對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即“專維金”,很多人并不清楚。這筆錢指的是,專項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房屋的建設單位,也就是開發商負責保修期內的質量保修責任,通常這個保修期一般為5年,在這期間發生的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保修期滿后,業主將負責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大修、更新和改造。根據公開報道,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業主們繳納的專維金總量為360多億元,劃撥使用了7.8億元,約占歸集總和的2.1%。不過,從2009至2013年這5年的官方數據看,雖然每年專維金的繳納增長率只有10%,但使用率卻達到了100%。有專家指出,以這樣的速度,用不了多久,這些錢就會被花光,業主們將面臨不斷續繳的可能。
所以,當彩虹城等多小區業主發現自己的專維金被人動用的消息一出,專維金該不該動?如果動,怎樣用得合理透明,馬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焦點一
專維金該不該動?
【業主】 物業費和公共收益應首先落實好
盡管沒有成立業委會,但是此次牽頭維權的多位彩虹城小區業主認為,專維金有其法定的用途,小區設施的維修不是一定非得使用這筆錢。
業主們說,小區是2004年入住的,如今已經11年,按說是可以動用專維金維修改造小區的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但是,實際上可以用于小區的相關資金有多種,比如物業費以及業主公共收益等。如果物業公司沒有盡到相應的養護和維修職責,沒有把業主們繳納的物業費用在實處,等到小區設施損壞、老化到一定程度時,再申請支取專維金,即便把資金全部用于小區,業主們認為,這也等于違背了專維金的法定用途,這筆錢也變相成為物業費。只有把物業費和小區公共收益實實在在用在業主身上,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仍需資金維修、改造,那時,業主們是可以充分理解和接受的。
【物業】 小區越舊花錢越多
昨天,璽萌麗苑小區物業向記者出示了施工圖紙以及小區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明細等材料,力證不存在天價防水。
物業公司說,業主質疑的是小區1、2、3號樓進行的防水維修工程,施工日期為2013年5月至6月。所謂防水面積,是指頂層屋面面積、女兒墻面積、頂層陽臺面積之和,每棟樓的工程量為1500多平方米。根據這種計算方法,此次防水維修的每平方米單價為228.58元,而當時每平方米防水的市場價在230元左右,稱不上“天價防水”。
那么,每平方米12元的專項維修資金分攤標準是怎么來的呢?物業拿出一份分攤明細表,上面注明了1、2、3號樓每戶的建筑面積以及分攤份額。用工程預算總額,除以工程對應建筑物的總面積,即是每平方米所要分攤的費用。雖然是頂層做防水,但是全樓都要進行分攤,并不只是頂層的業主才去分攤。
負責計算分攤標準的工作人員表示,專項維修資金的系統里是按戶為單位,不可能有綠地、車庫之類的戶頭,所以,有業主說他們“偷換概念”,是一個誤會。至于造價員崔冰的身份問題,物業也拿出了相應證據證明自己沒有違規操作。
物業表示,小區已入住十余年,近幾年才開始動用專維金進行設備設施維修,業主當初繳納的本金并沒有動,目前動的只是利息部分。雖然小區的專維金還很充裕,但物業顧問趙先生對此并不樂觀。他表示,隨著小區年齡的增長,設施設備也越來越老化,用到專維金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半娞菔甏笮抟淮?,下一個維修周期肯定比十年要短,而且越往后錢花得越多。”
焦點二
怎樣才算合理使用?
【業主】專維金用得要讓人信服
彩虹城業主許先生不久前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的渠道,從豐臺區房管局獲得了小區2015年關于專維金的所有遞呈材料。這幾天經過仔細推敲,他發現這里面“問題”越來越多。
比如,他指出,在“彩虹城一二區監控、對講和門禁更新改造工程”的預算審核報告中,顯示的門禁材質是實木門,報價為每平方米2582.18元。而實際改造后安裝的卻是不銹鋼單元門;在溝槽回填一項上,寫明的是1000立方米,“這是什么概念?是至少250輛8噸卡車才能一次運完的概念。而監控線路入地改造,哪兒用得著這么多回填方?”
“動用專維金來改造房子,我們不是不同意,但是程序要合法,過程要公開,做不到這些,就很難有說服力。”一位業主表示。
【物業】專項維修資金該花就得花
璽萌麗苑物業顧問趙先生說,大中修物業修不了,就得動用專項維修資金來修。如果不修,就會存在安全隱患,就不利于房子的保值增值,最后利益受損的還是業主。
據介紹,璽萌麗苑小區目前共動用了3次專項維修資金。除了這次防水維修外,維修電梯、更換二次供水裝置各用了一次。其中,防水屬于六種可應急使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情形,無需“雙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但他們也都按照規定進行了公示。在維修電梯和更換二次供水裝置的時候,因為不屬于應急情形,物業公司加了一個月班,入戶請業主簽字。“這些簽名都是真實的?!壁w先生表示,沒有監管不行,但是監管成本太高也不行。同時,業主也應該轉變想法,專項維修資金該花就得花?!氨热缯垖I機構做鑒定該修,但是業主不同意,鑒定費就白花了。而鑒定費也是從業主的專項維修資金里出的?!?/p>
專家觀點
北京蘭臺律師事務所包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今后5到10年,全國一二線城市商品住宅將全部進入大中修的時間節點,但目前由于機制不暢,業主和物業在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上產生了隔閡。包華認為,應該從機制建設上去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亟須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彼此之間能夠相互制約,同時又能產生相互信任的機制,從而保護業主的利益。
社區管理專家陳鳳山認為,在現有專維金的使用上,有關部門的監管方式是存在問題的。比如鑒定和審價環節,有的要找熟人才能辦成事,有的審價高于市場價格……都說專維金使用難,它不是難在業主表決門檻高,癥結其實是在程序、機制出了問題。所以,政府部門在專維金的監管上,應走社會化、公開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