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今年融資規模過千億】上周新三板掛牌企業首次超過4000家,今年以來融資規模已過千億。業內人士認為,尤其融資規模過千億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將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涌入新三板。
上周新三板掛牌企業首次超過4000家,今年以來融資規模已過千億。業內人士認為,尤其融資規模過千億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將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涌入新三板。
融資達千億
相對于4000家企業掛牌新三板來說,業界更關心融資規模。截至上周五,今年以來新三板預計融資規模1182億元,實際募集1048億元。
九泰基金產業投資部總經理鄭立昌告訴記者,新三板的核心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融資達千億是里程碑事件。該事件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金聚集到新三板市場里。
“新三板融資已超過創業板定增的規模,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國信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魯先德表示,但也要看到,新三板企業融資家數較多、平均融資規模較小,以及PE機構融資額較大等特點,與創業板相比,還存在諸多不足。
廣證恒生總經理、首席研究官袁季表示,今年上半年融資較為容易,下半年受制二級市場低迷,企業融資較難。另外,行業分布不均勻,單個中小企業融資幾千萬依然難度較大。
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新三板研究院院長楊青表示,今年新三板融資千億的背后是資本市場杠桿的放大,這讓一些企業的市值得到快速提升。隨著融資額的不斷上升,未來新三板可能培養出世界級的企業,會有更多過千億的企業涌現,這是中國經濟體量和民營企業的體量相匹配的結果。
企業掛牌提速
4000家企業掛牌的背后是企業掛牌的提速。廣證恒生數據顯示,新三板累計掛牌企業從0到1000家用了2236個工作日,從1000-2000家用了144個工作日,從2000-3000家用了106個工作日,而最近的1000家僅用73個工作日。
魯先德認為掛牌加速由三方面因素決定:一是企業的認可;二是投資人的認可;三是監管層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十三五規劃支持新三板發展,證監會、股轉公司對新三板高度重視,股轉公司在不斷優化掛牌流程,因此提速效果明顯。
在掛牌加速的背后是做市企業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做市企業僅為122家,而上周五已經達到963家,增長近700%。魯先德表示,企業做市加快是必然的事情,因為企業認識到做市的好處,一些新的企業掛牌即進行做市,做市商也更關注新的項目,所以今年開展做市的新掛牌項目比例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