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保理業務2012年、2013年均位居全球首位。但由于2014年中國國內保理業務同比下降,被英國反超,中國國內保理業務以14.08%位居世界第二,英國目前以17.69%位居國內保理業務世界第一。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銀行業協會保理專業委員會年會上,《中國保理產業發展報告(2014)》(下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保理業務總量首次出現了下降。根據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保理業務量折合人民幣2.92萬億元,同比下降7.89%。
其中,國內保理業務量為人民幣2.17萬億元,同比下降12.15%;據了解,中國國內保理業務2012年、2013年均位居全球首位。但由于2014年中國國內保理業務同比下降,被英國反超,中國國內保理業務以14.08%位居世界第二,英國目前以17.69%位居國內保理業務世界第一。
五因素導致規??s減
《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保理產業出現了以下新的發展態勢:一是,經濟下行導致我國保理業務風險上升。我國面臨內需不旺、出口受限的企業正在承受巨大經營壓力。企業利潤下滑,甚至出現虧損,負債問題愈發嚴重,應收賬款質量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壞賬風險不斷顯現,欺詐風險也頻頻發生,因此保理商經營日趨謹慎。
二是,保理對行業及經濟類型選擇發生變化。保理產業正逐漸從傳統行業轉向違約風險較低、關系國際民生的基礎行業和服務業。三是,由于國內長期缺失保理專業法律,目前的法律制度尚未對保理的法律性質等核心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也仍未統一標準,使得保理商面臨很大法律風險,制約保理產業進一步發展。四是,與銀行保理相比,商業保理規模和影響力仍較小。截至2014年底,國內注冊商業保理公司達到1220家,注冊資金超過1千億元,商業保理轉讓業務量達到800億,融資余額月200億元。五是,中資銀行對以融資為主要目的的國內保理趨于審慎,有意無意收縮國內保理業務規模,轉而發展風險相對可控的國際保理。由于資金充沛的中資銀行在我國保理市場占據主要地位,因此中資銀行的保理業務經營策略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國保理產業發展態勢。
《報告》認為,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國內保理業務顯著下降,國際保理業務小幅增長,總體保理產業規模縮減。
保理產業仍大有可為
對此,保理專業委員會常委單位、中國民生銀行行長助理石杰在發布會上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保理產業仍大有可為。
他指出,首先,國內保理市場尚未得到充分開發。我國保理業務規模雖然較大,但占GDP的比重僅為4.7%,與保理產業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其次,國內無追索權保理業務占比偏低,2014年占比不足15%,保理產品改善企業財務報表的核心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再有,我國保理產品以融資功能為主,而應收賬款管理、催收等服務功能未得到足夠重視,保理產品的綜合金融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揮。
其次,保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貿易融資產品,其專業性體現在產品設計、業務操作和風險管理上,但與此同時,作為一項與貿易活動緊密相關的金融服務,則更應接地氣,要貼近客戶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保理從業人員不斷研究市場,把準市場脈搏,更好地滿足市場需要。
石杰指出,今年的產業報告對當前市場中租賃、工程、供應鏈等熱點產品與模式作了較深入的剖析,通過對多樣化產品模式的研究來展示保理產品的良好適用性,并促進保理產品的實際應用,以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保理產品要抓住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在支持國家戰略的過程中尋找保理產業發展的藍海,幫助中國優質企業走出去,打造中國保理+中國制造的新業態。”石杰說。
最后,石杰認為,中國保理產業應該加強與監管部門、司法部門的溝通合作,加強銀行之間的同業合作,加強與商業保理公司的互補合作,加強跨境業務的國際合作,共同改善經營環境,并實現互利共贏。
“在合作方面,我們要特別強調一下國內雙保理合作。國內雙保理業務模式可以為國內保理商有效拓展業務邊界、分工協作共御風險、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石杰說。
今年,保理委員會順利完成了國內雙保理的課題研究,并擬定了《銀行間國內雙保理業務協議文本》?!斑@標志著國內保理商合作發展的新紀元正式開啟,我們期待國內雙保理業務蓬勃發展。” 石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