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V型反轉顯強勢 市場進入信心修復階段】周一滬指慣性下跌后迎來反轉,在高送轉行情的催化下,小盤次新股如火如荼。專家表示,縮量反彈表明增量資金介入不多,指數或仍有反復,調整有望逐步到位。
周一滬指慣性下跌后迎來反轉,權重維穩之下,題材股依然成為反彈大熱門,尤其在高送轉行情的催化下,小盤次新股如火如荼。專家表示,縮量反彈表明增量資金介入不多,當前新股申購開閘,指數或仍有反復,但股指階段性下跌近10%,非股災局面下,調整有望逐步到位。
滬指反轉凸顯強勢
受上周五大跌影響,昨日早盤滬指短暫震蕩后,仍慣性下挫,盤中跌幅一度超過百點,小幅擊穿60日均線。但此后中信銀行率先發力護盤,此前砸盤主力券商股亦全線企穩,權重輪動助指數快速企穩回升。尾盤題材股行情再起,尤其小盤次新股在高送轉行情催化下,批量漲停,指數尾盤逆轉翻紅。
截至收盤,滬指報3445.40點,漲0.26%,深成指報12037.86點,漲0.64%,中小板、創業板漲0.82%、0.87%。兩市共成交9841億元,較上周五下降超過10%。個股方面,兩市共有1284只個股上漲,1164只個股下跌,其中157只非ST股漲停,9股跌停。
一級行業中,電子、公用事業、銀行、房地產、化工漲逾1%,鋼鐵、非銀金融、交通運輸等8行業下跌。以概念分類,石墨烯、次新股、創投漲5.45%、5.20%、4.44%,居前三;鋰電池、網絡彩票等11板塊漲幅超過2%,航母、長江經濟帶、智能物流、上海自貿區跌幅居前。總體上,在指數反轉收出長下影線之下,板塊個股多有不同程度回升,題材股仍為資金首選追逐對象。
短線反復不改慢牛
巨豐投顧認為,昨日市場理當出現強反彈,但市場走勢延續低迷,滬指一度跌破60日均線,說明場外資金對于3400點興趣不大,遠不如滬股通投資者的逆向投資那么有信心。但短線三大股指均已出現10%的回落,調整或已一步到位。新股申購開始,市場短線維持寬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
國元證券分析師王明利認為,近期市場出現震蕩的可能性較大,滬指震蕩區間在3400點到3700點之間。如果判斷不錯,那么接下來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實際上并不大,主要是因為股災已經過去,市場缺乏持續暴跌的基礎,如果恐慌性因素導致跌破3400點,那么就預示著新的投資價值區間的到來。總之,股災已經過去,目前仍處于信心修復的階段,在這個大的背景下,較大幅度的下跌和大漲都不太現實。
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表示,短期下跌后或有反彈,中期仍然需要等待。上周股市暴跌的主要誘因,周末都被澄清或明確。監管措施之所以能帶來較大沖擊,可能是想要控制上漲節奏,避免過快上漲帶來泡沫化風險。同時,股市經歷過較大上漲后,獲利盤較多,雖然長期來看,宏觀環境依然較為樂觀,但想要沖破上方的重重壓力,需要新增的資金和新的中期邏輯。新的中期邏輯可能來自基于供給側改革的穩增長,但時間點可能要到12月中旬以后,在此之前建議投資者維持謹慎。
關注小盤題材機會
在配置方面,中泰證券分析師羅文波認為,市場從國慶過后上漲幅度較高,尤其中小成長漲幅接近40%,利空出現后,市場存在獲利了結需求。從當前調整來看,并未破壞整體趨勢,仍然看好調整之后的反彈行情。從中期角度看,市場仍然處于政策博弈和新經濟轉型中,依然看好新興產業代表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主題投資主要集中在四個方向,人口老齡化、環境要求、消費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短期建議關注干細胞治療、PPP、海綿城市、地下管廊等主題。
代鵬舉表示,在前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最為超預期的地方是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建議關注農業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養殖板塊。11月30日-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大會將在巴黎召開,同時近期環保部對京津冀地區派出多個督查組,督查空氣污染應對情況,建議繼續關注環保板塊。
國金證券認為,在12月中旬之前,繼續看好符合經濟結構轉型,符合產業升級的相關板塊,同時建議提防12月末的風格短暫的切換。具體到行業,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計算機、信息安全、大數據、電子、環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