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指導意見》稱,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將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六個消費將成為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新消費指導意見》)。《新消費指導意見》稱,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將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拓展未來發展新空間,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六個消費將成為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
服務消費:享受型消費供給不足
■教育、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既滿足人民生活質量改善需求又有利于人力資本積累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的服務消費迅速增長。職業技能培訓、文化藝術培訓等教育培訓消費,健康管理、體育健身、高端醫療健康消費發展空間廣闊。
從近幾年北京市居民收支數據看,六成以上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低收入群體消費意愿較強、發展潛力較大,但消費能力較低,不利于服務性消費市場的良性發展。此外,目前北京部分服務消費領域存在供給不足、供需失衡、供給質量不高等問題,抑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也是當前服務性消費的困境之一。以醫療服務領域舉例,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占據85%以上的衛生資源和90%的市場份額,民營醫療機構比重不足一成,且以婦嬰、整形美容、體檢、口腔等專科醫院或門診部為主,這些醫療機構規模小,規范化管理和監督治理不到位,社會信譽度不高,難以適應高端醫療服務快速增長的需要。
信息消費:優勢明顯發展迅速
■信息消費方面,著力于互聯網與協同制造、機器人、旅游、文化等產業跨界溶液,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為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可穿戴設備等職能終端產品和研發發展帶來廣闊空間。
北京市去年2月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打造信息產業的“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和“北京創意”品牌,使信息消費成為本市擴內需的新動力、穩增長的新引擎、調結構的新舉措和惠民生的新途徑。1-3季度,北京市與信息相關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5.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增長38.8%,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均達到八成以上。北京市商務委在年中發布15項提拉消費政策時表示,完成2015年度全市社零額增長目標的前提下,對拉動全市網上零售額增長貢獻突出的電商企業、應用電子商務轉型升級的傳統企業和新增納統網絡零售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時尚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特別是年輕一代更加偏好體現個性特征的時尚品牌商品和服務。同時,中高收入群體規模的壯大使得通用航空、郵輪等傳統高端消費日益普及,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連續高速增長多年的中國奢侈品市場已經風光不再,而年輕消費者青睞的平價快時尚異軍突起,國際上各大快時尚品牌均已進入北京開設旗艦店。同時,北京原有的批發業態也在加速外遷,并被改造成時尚生活圈,今年朝陽區啟動雅寶路地區市場轉型升級,重點發展以創意設計、時尚消費、外貿升級為主的產業形態。在航空、郵輪消費上,根據專家預測,未來10-15年,中國郵輪旅客量能達到美國的水平,約1000萬人,大約需要200艘郵輪,整體能拉動約50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規模。
品質消費:跨境商品受追捧
■更加安全實用、更為舒適美觀、更有品位格調的品牌商品開始受到消費者重視,這類消費涉及幾乎所有傳統消費品和服務,當前市場競爭不再以數量擴張和價格肉搏為主,更是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進口商品已經開始占領品質消費市場。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元,同比增長42.8%,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7.3%。據商務部測算,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增長到6.5萬億元,占整個外貿規模的19%,年均增速近30%。今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跨境電商提供財政金融、支付結算管理等五方面的政策。北京目前探索了一些跨境電商新模式,包括打造以境外保稅備貨直購進口、保稅免稅一體化運作和境內保稅備貨為特色的O2O直購體驗店;對接境外品牌電商平臺和主流營銷渠道,為進出口企業和消費者搭建“平臺中的平臺”等。
農村消費:文化消費增長明顯
■農村消費表現出明顯的梯度追趕型特征,在交通通信、綠色環保、家用轎車等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間,適宜農村地區的分布式能源、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投資潛力巨大。
北京市委農工委、市農委2015年工作安排中明確表示,繼續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提升“221”物聯網應用平臺水平,加快北斗技術應用,繼續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建設。今年11月,北京市農業局產品產銷辦公室和農業局信息中心聯合舉辦北京市農產品產銷工作培訓會,為大興農業園區、農業合作社等拓展農產品電商渠道進行質量追溯、產地監測等培訓。據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顯示,2014年京郊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4529元,同比增長7.2%。 從消費支出上看,增長最多的前三項分別是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人均交通和通訊支出、人均在外飲食支出,在具體項目上,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人均醫療保健消費增長最為明顯。
綠色消費:政策頻頻助推
■綠色消費正在從生態有機食品向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節能節水器具、綠色家電、綠色建材等有利于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的商品和服務拓展。
從2009年開始,北京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和市財政局等部門組織開展“節能產品進超市”活動,各參與企業通過設立“節能產品專區”、“節能產品專題網頁”、“家電綠色回收”等開展節能產品促銷活動。對達到節能產品銷售額較上一年度增長一定比例、每年舉辦節能產品專項促銷活動不少于4次、每年進社區宣傳活動不少于3次等標準的商業零售企業,按照節能超市考核指標體系,經過評估考核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獎勵。此外,市商務委還將推進加快老舊機動車淘汰、推廣綠色環保油煙凈化裝置等措施。上個月北京剛剛啟動的史上最強節能補貼政策,消費者在線上線下21家企業,最高補貼800元,最快兩分半鐘拿到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