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支持區域經濟樣本:深市368家粵企力促轉型】12月2日,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主要在3個方面支持創新型企業方面,深交所正在推動加快創業板新股發行節奏,增加創業板專門層次,盡快實現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及科技創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從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和創業創新型企業。
廣東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征途中,深交所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月2日,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主要在3個方面支持創新型企業方面,深交所正在推動加快創業板新股發行節奏,增加創業板專門層次,盡快實現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及科技創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從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和創業創新型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深交所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共有368家位于廣東的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其中主板99家,中小板170家,創業板99家。
類似于奧飛動漫(002292.SZ)、翰宇藥業(300199.SZ)等深交所優秀上市公司,借助上市平臺,通過再融資、投資并購等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方面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則實實在在地推動了廣東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深交所助力廣東轉型升級
“廣東是一個中小企業眾多的省份。”2014年5月,時任廣東證監局局長侯外林在中小板十周年座談會上談及,通過深交所中小板這么一個市場的培育、發展平臺,有一批企業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
前述368家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藥、化工、房地產、家用電器和輕工制造行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56家,占比70%。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深市廣東企業平均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3.2億元和3.9億元,相比2011年增長幅度分別達48%和54%,實現了快速、健康的發展。
彼時,侯外林提及的案例是奧飛動漫。侯外林表示,奧飛動漫2009年在中小板上市,上市初期主要是設計銷售玩具。但是通過中小板平臺,這幾年進行了一系列并購活動,實現了很好的轉型。這家企業已經成為廣東文化創意產業的領軍企業,廣東省委宣傳部給其頒發了“文化創意獎”。
奧飛動漫著實是廣東企業憑借深交所平臺取得跨越式發展的典型。
2009年8月,奧飛動漫成功IPO,共募集資金約9億元。此后,公司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進行了一系列的再融資、投資并購、以及股權激勵。
其中,知名度頗高的收購是,2013 年9月,奧飛動漫以近5.4億元人民幣收購資訊港及廣東原創動力名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相關動漫形象的商標和版權。“喜羊羊與灰太狼”是目前國內知名度最高、品牌價值最大的動漫卡通品牌之一。
布局上看,上市后,奧飛動漫加快了從“產業文化化”到“文化產業化”戰略布局,除了主營的動漫內容和玩具兩大板塊之外,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逐步涉足消費品、媒體、游戲、電影、教育和主題樂園等領域,加強IP矩陣和泛娛樂產業化能力的布局,提升公司在泛娛樂領域的競爭優勢,努力打造成為兼具中國特色和全球視野的“新時代迪士尼”。
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奧飛動漫的業績也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從上市以來,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年平均增幅均超過40%。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9億增長為2014年的24億,凈利潤從1.3億增長到4.3億。公司市值規模從近90億一度超過500億。
“奧飛動漫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實現跨越式發展轉型的路徑很有啟發性。”廣東另一家與奧飛動漫同類型企業的深市上市公司董事長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奧飛動漫之后,包括其公司在內的廣東數家同類型公司都借助上市平臺,啟動同路徑的轉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前述中小板十周年座談會上,侯外林感慨,正是這些優秀的深市上市公司,為廣東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
另一個角度的統計數據則顯示,2012年至2014年,深市廣東企業平均員工人數從3947人增至4931人,每年支付的員工總薪酬從3.4億元增至4.7億元,增幅分別達25%和37%,對廣東經濟發展以及加快實現“增加居民收入”、“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等民生目標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創業板作用尤為突出
在啟動于2004年的中小板五年經驗基礎上,2009年,深交所開啟創業板。在創業板這個平臺,深交所更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具備新商業模式的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廣東的企業同樣明顯受益于此。位于深圳的翰宇藥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翰宇藥業首發募集資金凈額7.15億元,上市后發行兩期公司債募集資金4億元。公司通過引進消化、自主創新等模式,突破了多肽藥物規模化生產技術瓶頸,順利切入了口服緩控釋制劑領域,目前已形成了200多項發明專利。公司的產品結構從普通仿制藥到首仿再到創新藥,不斷升級,推動公司快速成長。
12月4日,翰宇藥業董秘全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創業板上市后,公司擁有一個非常好的資本發展平臺,并借此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儲備更多的新藥,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完善公司的業務版圖。
類似于翰宇藥業,諸多創業板廣東企業積極利用創業板的資源配置功能推動自身發展,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服務自主創新國家戰略。
改革開放后,廣東通過加工出口貿易成為全國GDP排名第一的省份。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廣東亟需通過產業升級從制造業中心升級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基地。這個過程中,創業板起到了重要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共有99家廣東企業,IPO平均募集資金5.3億元。其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97家,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78家,凸顯出較強的創新特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創業板廣東企業研發支出占收入比重達6.2%,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并購重組、股權激勵是創業板廣東公司借助上市平臺積極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手段。
深交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30日,有84家次的創業板廣東企業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披露方案的58家平均交易金額達8.4億元。
人才是創新型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創業板鼓勵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創業板廣東公司有51家次披露了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6896名,平均每人授予股票或期權3.7萬份。
2014年10月,深圳市市長許勤在創業板五周年論壇上總結,創業板優秀上市公司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三個轉變。
目前,創業板還在進一步優化中。
前述創業板五周年論壇上,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表示,深交所將進一步發揮交易所的職能,整合、優化、升級現有的服務方式,強化創業板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