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效應遇“打新” 北京地區理財產品微漲】據銀率網數據顯示,上周(2015年11月21日-2015年11月27日)北京地區發行的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較之前一周上升0.02個百分點,平均投資期限為131天。
據銀率網數據顯示,上周(2015年11月21日-2015年11月27日)北京地區發行的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較之前一周上升0.02個百分點,平均投資期限為131天。
中短期限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中,投資期限為1至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0.02個百分點至4.25%;3至6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5%,與之前一周持平;而中長期限6個月至12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0.03個百分點至4.5%;1年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0.23個百分點至4.39%。
11月中旬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跌幅收窄,有走勢逐漸平穩的態勢。一位理財分析師預測,年末效應遇上IPO重啟抽血,12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但基于目前國內的經濟現狀,市場存在降息預期,加之央行綜合利用各種貨幣工具對市場流動性進行調節,預計年底仍然是“不差錢”的局面,因此,今年年底銀行大幅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的可能性不大。
這位分析師建議稱,銀行從資金成本和利率風險的角度去考慮,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提高中短期尤其是短期產品的收益,但也不排除個別資金相對緊張的銀行會大幅提高其各期限理財產品的收益,投資者在提高風險意識的基礎上,可適當關注這類高收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