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寶寶類理財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不斷下,P2P活期理財產品卻一路高歌猛進,搶占“寶寶”市場。
近期,愛錢進推出活期理財產品,其聯合創始人楊帆告訴記者,P2P平臺必須通過技術手段把投資資金和一個一個標的做一一匹配,基于這些現金、資產的流動給到用戶收益。金蛋理財CEO鄧巍指出,網貸平臺的活期理財產品收益較高,但無法實現即時消費,且提現到賬上需要緩沖時間。
記著了解到,當前市場上,P2P活期理財的實現方式共有兩種。一是與基金公司合作進行貨幣基金業務對接,風險相對較低,如余額寶,用戶充值到平臺上的資金在沒有投資借款項目之前相當于購買了貨幣基金產品,此類項目的安全性大部分取決于平臺的綜合實力。二是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債權的“快進快出”機制。平臺把借款項目打包,然后利用技術手段在后臺將投資人資金與先有的借款項目進行匹配,如果投資人提前提現,平臺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來實現,一般網貸平臺活期產品背后即是此類。
“網貸活期理財產品由于需要極速債權轉讓,對平臺可能造成擠兌風險。因此該類產品大都有一定的提現和購買限制。”拉拉財富COO班良健告訴記者,如果平臺一味宣傳隨時提現,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正規做法是,一個活期理財投資人提現退出,投資匹配的債權被釋放出來,再由新的投資人承接這些債權。
班良健表示,債權的“快進快出”相對來說風險是較高的。在債權流轉市場中,債權打包流轉容易引發資金池風險,這樣投資人的資金都無法得到保障。平臺將借款項目進行打包,投資人并不知曉自己的錢匹配到哪里,項目信息不透明。
投資者在選擇P2P產品時,拉拉財富理財師提醒投資者需要仔細慎重考慮。一方面是對平臺的考慮,一般靠譜的P2P平臺,在理財項目中,一定是以長周期的理財項目為主。另一方面,在理財周期選擇上,投資者也需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量。一般P2P平臺的活期理財項目,更適合理財小白用戶,從最終收益及長遠發展角度看,成熟的、有風險意識的投資者更偏向于投資周期較長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