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6億美元增持搜狐 或為私有化前奏】昨日,搜狐宣布公司董事長、CEO張朝陽和財團擬出資總計最多6億美元現金,回購公司的普通股和可轉債。此舉旋即被錯誤解讀為“張朝陽要對搜狐實施私有化”,但在業內看來,增持公司股份之后意味著公眾手中股權越少,有利于搜狐可能存在的私有化計劃。
盡管搜狐公司董事長和CEO張朝陽在世紀互聯網大會上極力低調,但難阻搜狐成為昨日的新聞焦點之一。昨日,搜狐宣布公司董事長、CEO張朝陽和財團擬出資總計最多6億美元現金,回購公司的普通股和可轉債。此舉旋即被錯誤解讀為“張朝陽要對搜狐實施私有化”,但在業內看來,增持公司股份之后意味著公眾手中股權越少,有利于搜狐可能存在的私有化計劃。
據36氪中概股分析師王亞謙解釋,中概股私有化一般是管理層聯合一些財團向董事會提交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對公司進行報價,就是私有化的價格。這個要約是把公司流通在外的公眾股權全買回來,實現財團對公司的100%控股。
按要約顯示,張朝陽和第三方私募股權公司將成立一家特定目的實體,對搜狐進行投資。這一特定目的實體將以最多6億美元現金投資搜狐的普通股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可轉債。其中普通股的購買價格為認購協議簽署前一天的最后一筆成交價,但不超過50美元。
截至12月16日美股收盤,搜狐股價報收51.50美元,如果按照50美元每股的價格計算,6億美元可購買1200萬股。而目前搜狐總股本為3864萬股,這意味著張朝陽可以一次性購買搜狐約30%的股權,加上張朝陽目前持有的20.1%持股比例,顯然不夠完成到私有化。
“但是為后續的私有化提供了便利,因為公眾手中股權越少,越有利于私有化。”王亞謙表示。
至于搜狐實施私有化的理由,有分析認為,在中國概念股的私有化浪潮大背景下,搜狐私有化除了追逐國內市場紅利外,另外也是為了積極的尋求業務分拆與整合。如果私有化之后,搜狐便可以將搜狐視頻分拆進行獨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