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創新機制發展商標品牌 五措施助推構建品牌大區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抓住國家戰略機遇,商標品牌建設成效顯著,現已初步建立多梯次商標品牌戰略培育機制。但受地區經濟發展限制、企業意識淡薄和政府不重視等因素影響,相關發展水平依然偏低,下一步仍須通過多重措施積極實施以實現構建商標品牌大區的目標。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抓住國家戰略機遇,商標品牌建設成效顯著,現已初步建立多梯次商標品牌戰略培育機制。但受地區經濟發展限制、企業意識淡薄和政府不重視等因素影響,相關發展水平依然偏低,下一步仍須通過多重措施積極實施以實現構建商標品牌大區的目標。

――內蒙古創新機制發展商標品牌成效顯著

近年來,內蒙古創新機制推行商標品牌建設,重點加強對地方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幫扶指導,目前已初步建立著名、馳名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三大梯次方陣的商標品牌戰略培育機制,商標品牌建設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內蒙古注冊商標增加39460件,有效注冊商標總數已達75356件,與“十一五”末(2010年底)相比增長109.93%。其中,中國馳名商標新增45件,總數達到74件,增長155.17%。

一是制定商標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工作機制。據內蒙古工商局副局長霍武介紹,早在2011年,自治區工商局就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十二五”商標品牌戰略發展規劃》,明確商標品牌戰略發展目標,并先后出臺近十條政策對全區商標品牌建設工作提出具體意見,14個盟市行署(政府)分別下發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意見規劃或獎勵政策,使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工作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

二是建立商標品牌戰略培育機制,完善商標品牌戰略機制。記者了解到,內蒙古通過推行“四書一卡”“一所一標”“一鄉一品”和“公司(合作社、協會)+商標(地理標志)+農戶”的模式,進一步規范馳(著)名商標的申報認定程序。“內蒙古在各旗縣工商局和基層工商所建立了商標聯絡員制度,及時解決企業在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方面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霍武說。

三是建立年度商標發展報告制度,積極推出品牌融資戰略。按照規定,內蒙古各盟市、旗縣工商局每年編寫年度商標發展報告,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此外,內蒙古還及時出臺商標權質押貸款的優惠政策,與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內蒙古銀監局聯合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注冊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暫行辦法》,為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商標無形資產價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

四是依托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扶持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近年來,全區各級工商機關在有效指導伊利、蒙牛、鄂爾多斯、包鋼、一機等大型企業依托商標品牌做大做強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中小微企業商標品牌的幫扶和指導。呼和浩特的“民族”“維多利”等一大批商標被認定為馳名或著名商標,“烏蘭察布馬鈴薯”“豐鎮月餅”等商標被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商標,成為引領內蒙古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領頭羊。

“品牌對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區都很重要。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應把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常軍政說。

五是建立健全商標協作保護工作機制,推行商標品牌授權經營制。內蒙古先后與多省區工商局簽署了《商標戰略合作協議》,就加強區域商標戰略、商標執法、信息共享、重點商標保護等達成共識。在區內各盟市首府所在地的大型百貨商場和品牌專賣店,倡導市場主辦方對進場(店)商品商標進行備案、查驗、審核管理,逐步實現商標品牌監管關口前移。

――內蒙古商標建設發展難題仍存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內蒙古商標品牌建設近年來取得較大成績,但與經濟發達省市相比,商標發展水平還很低,存在注冊總量小、知名品牌少、貢獻率偏低、政府和企業重視不夠等多重難題。

一是內蒙古注冊商標總量偏小,整體發展呈現不平衡態勢。截至2014年底,全區有效注冊商標總量僅64702件,全國占比0.88%,大體每23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有效注冊商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內蒙古商標占有率偏低,與全區擁有上百萬的市場主體相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內蒙古工商局商標處處長喬玉龍說,區域分配中,呼包鄂的注冊商標達4萬余件,占比63%,而個別經濟總量小的盟市如烏海、阿拉善盟則不足1000件,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明顯。

二是內蒙古高知名商標品牌數量少,結構單一,對支柱產業支持不夠。截至目前,內蒙古在全國能夠叫響的商標僅有鄂爾多斯、伊利、蒙牛、小肥羊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大部分企業尚處于品牌創建的初級階段,商標品牌結構單一,普遍含金量和附加值低,在拉動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是區內企業對商標品牌重視不夠。記者采訪發現,許多當地企業商標意識淡薄,只重視有形資產的積累和發展,而忽視無形資產(商標品牌)的注冊、培育、保護和增值,缺乏依靠商標品牌開拓市場、提升企業及產品競爭力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地理標志商標發展滯后,對農牧業產業化現代化貢獻率偏低,地理標志“重注冊、輕使用”現象較為普遍,農畜產品“有品無牌”現象依然存在。

五是部分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商標品牌建設的外部環境仍須改善,個別地區的工作甚至還停留在起步階段,沒有真正將商標品牌戰略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大局中謀劃和落實。

――五大措施力推內蒙古加速構建商標品牌大區

商標品牌戰略是助推企業發展、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記者了解到,內蒙古將通過五大措施完善商標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商標品牌,品牌經濟在全區經濟總量的占比明顯提高。

一是加強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營造商標品牌發展良好環境。如鼓勵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創業群體、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在創業中積極申請商標注冊,培育和創立自有商標品牌;扶持、指導和培育各類商標代理機構、律師事務所加快發展,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初創企業提供商標法律法規服務,不斷提高各類市場主體的品牌競爭力等。

二是落實“五大基地”發展戰略,提升商標品牌的競爭力。按照內蒙古“8337”發展思路“五大基地”戰略構想,加強對鋼鐵、建材、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裝備制造、材料工業、有色金屬等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商標品牌扶持和培育,實施“十、百、千”品牌培育工程,培育10家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商標品牌企業,100家國內知名、行業領先的商標品牌企業,建設1000家自主品牌梯隊,不斷提升企業商標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是有效運用地理標志商標,促進農畜產品產業品牌化。全面實施“一縣一標”品牌培育工程,每個縣至少申請注冊1件地理標志商標,加快建設一批集中連片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創建一批地理標志和農畜產品商標品牌。

四是依托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打造優勢特色產業品牌集群。以傳統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高新開發區(園區)為依托,培育形成若干個行業性商標品牌集群;鼓勵支持商標品牌抱團發展、板塊發展,培育形成以“蒙牛”“伊利”商標為代表的乳業品牌集群,以“鄂爾多斯”“鹿王”商標為代表的羊絨制品品牌集群等。

五是加大商標品牌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商標執法協作。建立工商部門與公安等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聯動機制、與馳(著)名商標企業的聯合打假機制、與省(區、市)工商機關的案件查處協作機制,集中力量查辦跨區域、大規模的商標侵權案件。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国产精品视频a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99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