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資產擬明年1月掛牌股份公司 2017年擇機境內外上市】12月24日,在第22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胡建忠表示,目前長城資產的股改已經進入尾聲,明年1月份上半段可能會落地,股份公司在1月份會掛牌。股改完成之后,長城資產計劃在明年二季度開始進入正式的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年底完成引戰。
12月24日,在第22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下稱“長城資產”)副總裁胡建忠表示,目前長城資產的股改已經進入尾聲,明年1月份上半段可能會落地,股份公司在1月份會掛牌。股改完成之后,長城資產計劃在明年二季度開始進入正式的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年底完成引戰。
“我們同時在做內地上市和香港上市的各項基礎的準備,看市場的變化、看時間窗口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上市。 2017年的上半年會是長城資產完全具備在港交所和在境內A股上市的條件。”胡建忠稱。
長城資產成立于1999年,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作為中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務是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
今年8月份,國務院批復同意了長城資產轉型改制方案。實際上從今年6月份開始,長城資產就開始策劃股改和引戰,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香港多次和國際、國內十多家著名的投資銀行做對接。同時,其高管團隊分別到北美、歐洲、亞太地區、中東地區等做了多場的非交易路演。
那么,長城資產對于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怎么樣的標準?
胡建忠表示,這次引戰寄希望于引進一些真正的戰略投資者,而不是財務投資者,就是能夠和長城資產在業務、產品、客戶、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協同。具體而言,引進國際的投資機構,有利于提升長城資產國際品牌,引進國內的投資者,能夠擴大長城資產國內的市場占有率。
長城資產第一次引戰還是財政占90%多的股份,而二次引戰,長城資產表示,希望引進5~8家國際、國內的合格投資者,計劃釋放20%左右的股權。
作為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的處置是長城資產的主營業務,成立16年以來,長城資產先后收購、管理和處置了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其他商業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剝離的不良債權本息合計近1萬億元。經濟新常態之下,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劇增,對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根據長城資產的數據統計,其收入構成中不良資產是業務支柱。在2014年中國長城資產營業收入中,不良資產經營管理、投資投行和資產管理、綜合金融服務的占比分別為57%、26%、17%,不良資產經營管理板塊對總資產和稅前利潤的貢獻分別為79%、73%。
隨著股改的推進,長城資產也確立了依托不良資產主業,“大資管、大投行、大協同”的發展戰略定位。截至9月末,長城資產集團表內外總資產4267億元,較年初增加1511億元,增幅54.8%。資本充足率13.37%;成本收入比4.9%,杠桿率13.94%。今年前9個月,公司凈利潤75.88億元,同比增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