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東西是我從一位上海藏友手中‘搶購’的。”王小鋒說著,指尖點了點一份泛黃的紙張,眉宇間流露出些許驕傲的神色。只見那圖樣設計的很有新意,公司名稱呈對角線式,將品牌LOGO、業務特色、公司地址、slogan等四類信息分塊描述,一目了然。“賠款迅速”、“手續簡便”等字眼,與如今太平人壽所秉持的“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治業理念一脈相承,讀來尤為令人動容。再看那十六個“壽”字相圍的品牌標識,古樸大方,不但表達出太平人壽愿借保險之力,保障民眾長壽的美好心愿,還大為提高了公司的品牌辨識度,使其“太平保險,保險太平”的slogan一度走紅民國滬上老百姓的“朋友圈”。
還有一幅廣告圖很有深意,“當初保存狀況不太好,紙上有腳印和褶皺痕跡,費了一番功夫才清理熨平。”王小鋒如是說。在這份廣告圖上,“太平”兩字尤為醒目,廣告語非常簡明,不太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但王小鋒卻認為它“恰能代表保險公司的良心”。原來,抗日戰爭爆發后,時局動蕩、民不聊生之景比比皆是,老百姓十分希望能過上“太太平平”的日子。于是,太平人壽從中國傳統倫理需求的角度出發,以刊發廣告的形式,宣揚“人壽保險,可以補償人生由于意外災害所致之經濟損失,實為人事劇變中最妥善之救濟方策”的保險理念,且“惟保壽險者乃真正良夫賢父”,一時間,百姓對太平人壽的產品趨之若鶩,投保者逐年增多。
可見,早期的太平人壽堪稱當時中國民族壽險企業的表率。其廣告內容均從中國家庭、倫理道德,以及人民生活的根本需求出發而設計,充分展現出太平人壽保障民生社稷的初心、履行社會責任的決心,是太平人壽堅定踐行“保險業姓保”的有力佐證。
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中國太平旗下的專業壽險子公司,太平人壽全面繼承和發揚太平品牌88年來“用心服務、誠信經營”的理念,不忘初心投身壽險事業,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全面執行集團“精品戰略”為目標,讓“保險就是保太平”的“潛意識”代代傳承,日久彌新。(陳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