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巴尼小鎮,地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緊鄰怒江,是怒江州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020年7月,記者初次探訪地處高黎貢山深處的金滿村時,部分群眾搬遷至山下的巴尼小鎮,部分群眾留在村里改種經濟林果。時隔近3年,記者再次來到這里采訪。

“我們去光金仙家看看吧。”金滿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沈光干帶著記者,沿著村里的水泥路時上時下,來到光金仙家。光金仙今年77歲,他沒搬到巴尼小鎮,而是選擇留在金滿村,和兒子兒媳、3個孫輩一起,住在4間新建的大房子里。“現在日子很舒心。”光金仙說著,從窗口向外望去,眼前是山邊大片的香櫞地。

現在,沈光干每月都要走訪一遍脫貧戶和“邊緣戶”。“目前村里沒有返貧戶,外出務工也越來越順當,大家的日子越來越穩了。”沈光干欣慰地說。

拓寬增收渠道

村民工資性收入約占六成

還在瀘水市六庫街道時,記者就被提醒:最近雨多,落石可能堵路,恐怕去不了金滿村了。

也是運氣好,從巴尼小鎮沿著一條硬化的山路走上8公里,只是在路旁看到一些碎石和泥土,就到了金滿村。“這里土層薄、坡度大,不適合耕種。一到雨季,各種地質災害頻繁發生,易地搬遷很有必要。”洛本卓鄉黨委書記董亞輝說。

村委會里,除了眼見著瘦下來的沈光干,還有國家電投集團云南國際派來的幾名駐村工作隊隊員。一落座,記者就問起香櫞產業的情況——上次來時,村里剛種下300多畝香櫞沒多久。工作隊隊長方瑞介紹,最初的一批香櫞去年初才開始掛果,一上市都賣光了,平均每公斤12元。“如今香櫞種植面積增加了一倍。”方瑞說。

說話間,方瑞帶著記者來到公路旁的香櫞林。放眼望去,青綠的香櫞沉甸甸掛在枝頭,白里透紅的香櫞花已然綻放,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方瑞介紹,州里的農業龍頭企業在鄰近的古登鄉投資建設了香櫞生產企業,有加工果脯、香櫞酒的生產線,承諾保底價收購村里的香櫞,因此香櫞產量雖然一年比一年高,但不愁銷售。

除了香櫞,金滿村還有核桃、花椒、櫻桃、刺龍苞等經濟林果,助力農戶增收。此外,村民通過外出務工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吃飯了嗎?今天工作累不累?”村民木光介接到兒子的電話,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和兒子聊了起來。她的兒子、兒媳在江蘇鹽城一家五金廠里務工。“剛去的時候什么也不懂,工資不高,但他們肯學能吃苦,現在兩個人月工資加起來有1萬元左右。”木光介說,相比以前一家6口人緊巴巴的生活,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

沈光干說,留在金滿村的75戶中,今年有133人在外務工,州外有36人,其中有26人在省外,“與前兩年比,外出務工不需要我們動員了”。在巴尼小鎮,去年有87人出省務工,沒出去的也基本都有活干。“現在村民的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約占六成,政策性收入約占三成,還有一成經營性收入。”方瑞說。

強化基礎保障

精準推進后續工作

從巴尼小鎮拾級而上,幾分鐘就來到洛本卓鄉中心完小,教學樓寬敞明亮,旁邊還有幼兒園。學校副校長李玉華告訴記者:“這里有763個小學生,其中753人寄宿住校。我們的教學水平比起州府的小學也不差,平時還開展少年宮活動呢。”

“0.125等于幾分之一?”“1/8!”在洛本卓鄉中心完小的教室里,記者見到了光金仙的孫女英彗星。一聽到數學老師的問題,她便搶著回答。

光金仙的3個孫輩,分別在讀初中、小學和幼兒園。“孩子們可以享受費用減免,在校還可以吃免費營養餐。村里也有子女上大學、開銷比較大的村民,一般會被列為低保戶加強保障。”沈光干說。

“拉一拉,扯一扯,擰一擰,擰麻花,擰完麻花搓湯圓……”在洛本卓鄉中心幼兒園里,老師段仙嬌正帶著孩子們開展泥工活動。據她介紹,這兩年,入園的孩子多了,從80多個增加到179個。孩子們在街上遇到老師也不怵了,愿意跑過來和老師交流了,“變化太大了!”

近年來,當地圍繞安居、就業和治理3個關鍵詞,精準推進后續扶持工作。以安居為例,全覆蓋配備中小學校、幼兒園、醫療點、養老服務中心等,讓搬遷群眾享受便利生活。

“哪里不舒服?”一大早,在洛本卓鄉衛生院,院長和光南就忙著為患者查看病情。忙了一上午,匆匆吃完午飯后,和光南又背起藥箱和同事到巴尼小鎮開展上門隨診服務。“我們會不定期上門開展隨訪管理,為不方便就醫的患者做基本健康檢查,普及醫療知識。”

據介紹,洛本卓鄉衛生院負責承擔附近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設置了公共衛生科、醫學影像科等科室,還配備了彩超機、離心機等醫療設備。“小病、慢病防住了,大病減少了。”和光南說。

推動社區治理

搬遷群眾步入新生活

每天凌晨5點多,家住巴尼小鎮的華小軍便來到自己的包子店。天剛亮,包子店里已經人來人往,“現在每天大概能賣出100多個包子、10多碗米線,感覺生意會越來越好。”華小軍說。

以前住在金滿村的桑才忠、華小軍一家,2017年搬到了巴尼小鎮。記者上次采訪時,這里的社區還沒有正式成立。如今,居委會已經組建起來,共有包括桑才忠在內的9名工作人員,每人負責聯系一到兩棟樓。

“家里現在有幾個常住人口?最近有沒有人生病?”由于經常要入戶進行人員動態管理,桑才忠對樓里每戶家庭的基本情況、服務訴求幾乎了如指掌,“這家人去廣東務工了,那家最近兒子生病了、母親年紀大了,需要重點關注。”

自搬遷群眾陸續入住以來,為加強服務,巴尼小鎮成立社區黨支部,同時實行網格化管理,每棟樓配有樓棟管理人員,并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安置區自治組織、群眾組織、服務組織建設。原來金滿村的年輕干部肖志南,當選為巴尼小鎮社區黨支部書記。

“為了讓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我們通過全面摸清勞動人口的就業創業狀況、就業服務需求,組建相關車間,積極開展技能和創業知識培訓,扎實推進勞動人口的轉移就業和培訓工作。”肖志南說。

依托黨建推動社區治理,目前怒江州已完成3個鄉鎮安置區行政區劃調整,新成立社區25個,實現易地搬遷點、樓棟、產業園區黨的組織網絡全覆蓋。肖志南介紹,巴尼小鎮社區已設立綜治中心、鄉愁書屋、兒童之家等,服務搬遷群眾步入新生活。

版式設計:沈亦伶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