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五通鋼印在哪;捷安特自行車鋼印怎么看
接之前的開箱作業《鋁創騎跡 2019款GIANT TCR SL2 開箱》(←點擊查看美騎相關文章),我們花了一段時間進行整車的測評。
車架幾何
由于捷安特官網沒有給出TCR SL2車架的幾何參數,所以在家簡單地就整車進行了量測(←點擊查看如何做量測),數值僅供參考:
車架Reach=385mm,Stack=545mm
車架的其他參數:
座管長度A=470mm;
頭管角度B=70.5°;
座管角度C=73°;
有效水平上管長度D=540mm;
頭管長度E=150mm;
后下叉長度F=405mm;
總輪距G=990mm
跨=755mm。
重量:整車含腳踏9.5kg;前輪組含快拆1.47kg,后輪組含飛輪快拆2.13kg
ALUXX SL算是捷安特次頂級的鋁合金技術,ALUXX SLR才是官宣的頂級鋁合金技術,但同樣都采用6011材質的鋁合金進行平焊。TCR家族入門級的SL2車型能配置了碳纖維前叉和座桿算是比較亮眼的了。
整車消光灰、藍色點綴,素雅簡潔;M(470)尺寸的壓縮車架前三角也還是很大的,放置兩個水壺架綽綽有余;
整個車架除前叉外全內走線:后剎線管入口在上管右側,所以為了走線順暢出廠時則采用了左后右前的剎車設定(部分車友可能會習慣“前變前剎、后變后剎”的設定,這里是可以在后面自己改走線的)。
前后變直接是從頭管硬焊的導線座進入下管,從下管五通處的開口導出,后變速線再進入右后下叉從勾爪穿出。
這里可以看到前后變速的走線是從下管的開口引出,前變速線從導線版直接上穿,而后變速線則通過右后下叉的開口直接從勾爪引出,變速線均有防塵保護套。后下叉做了打凹削位設計,裝配700x25C的輪胎后下叉的胎間隙還是夠的。
上管、下管、下叉以(長)方形截面的管型設計,細圓管的上叉搭接異形上管焊接,座管上端為大橢圓截面(內置隱藏式座管夾)、下端為D型截面以增加座管與輪胎的間隙,座桿為橢圓管。
我一直認為左前45°視角是縱覽這臺車最好的角度
整車騎乘測評
由于平時通勤騎乘的是Cervélo S3,整車幾何及高剛性的設計都比較不適合用來通勤,所以這臺TCR SL2算是代替S3用來通勤的選擇之一。
捷安特壓縮車架傾向于設計較小的前三角、傾斜上管而降低跨高,降低車架重量的同時提高前三角剛性。
Prowheel的50/34T鋁合金牙盤組搭配Shimano HG500 11-34T的10速飛輪,完全符合爬坡戰車的設定,應該也考慮了剛入公路坑的騎友的需求,算是友好的配置。
平時通勤平路騎行掛著50T的大牙盤即可,按照平時通勤騎行的踏頻基本上很輕松就能維持28km/h的巡航,加快點踏頻也能輕松維持住30km/h,但通勤的第一要點是不能滿身大汗地進辦公室。
Shimano Tiagra 4700變把告別了螳螂須,抓握感跟105或UT級別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2x10速的變速剛好夠用。
在兼有上下坡的起伏路面,若想將速度拉起來的話最好換個53/39T的標準盤,帶鏈條護盤的牙盤組雖然外觀上不是很Pro,但是能防止鏈條蹭臟褲管。
TEKTRO TKB177這款剎車手感有點生澀,剎車感覺也偏硬,這兩點是靠調整剎車手柄的距離解決不了的,再加上搭配光頭胎,在濕滑路面或路況比較復雜時要提前做好剎車準備。
上坡搖車整車的響應比較到位,捷安特這款光頭胎在干燥鋪裝路面上的抓地力確實不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Tiagra后撥要調整好以防止大力踩踏時鏈條躥檔。
TCR SL2鋁合金車架比S3碳纖維車架偏軟,這一點算是本人的主觀感受,若是有剛性數據的對比就會更能說明問題。
TCR雙層鋁合金輪圈+鋁合金培林花鼓搭配Giant S-R4 700x25C輪胎,前輪組含快拆1.47kg,后輪組含飛輪快拆2.13kg,在平路或下坡巡航時很不錯,但是如果定位為爬坡型戰車,這對輪組偏重。
這支碳纖維前叉和座管對小顛簸的過濾比S3的好很多,所以平時不戴手套完全可以hold得住; 對比我一直在用的座包,捷安特這款Contact座包支撐足夠,穿背帶褲坐感很好,但個人感覺通勤時不穿騎行褲會偏窄、偏硬。
其他細節
我們從頭管、五通、座管及勾爪處的焊接來看下捷安特的焊接水平。
方形截面的異形上管從頭管逐漸過渡到座管,并在座管與上叉連接處做了造型設計,讓位于隱藏座管夾的同時可以增強連接處的強度。
細節上,車架上有些許瑕疵:如頭管/下管焊道、五通區域的焊道/雜質等。不過遠看不太容易察覺,也不影響使用。
測評總結
優點:整體來看,捷安特TCR SL2這款車在以爬坡競賽為定位TCR家族里算是入門車型,往上還有SLR、Advance、Advance Pro、Advance SL,SL2次頂級的ALUXX SL鋁合金技術、配置了碳纖維前叉和座桿都是亮點,整體的配置中對于剛入第一輛公路車的騎友來說也足夠了,Shimano Tiagra變速套件搭配50/34T牙盤、11-34T飛輪就是為入門騎友量身打造的,相信你會在這個價位的幾個不同品牌中也多看TCR SL2兩眼的。
缺點:由于整車的價格定位,屬于經濟入門的配置,開箱后需要耐心調整變速,并在后續騎行中需要再微調后撥躥檔的問題,剎車夾器手感較澀,輪組偏重,焊接及涂裝細節仍有改善空間。
升級建議:偏運動競速的建議為剎車夾器>變速套件>輪組>牙盤,偏通勤的建議為剎車夾器>座包>后撥>牙盤>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