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標識圖案大全_交通安全標志牌圖片大全
瀝青混凝土路面蜿蜒向前,
兩旁綠樹成蔭、
房舍錯落、農田鋪陳、鳥語花香……
來到肇慶的小伙伴,
定然會被這一幕幕風景驚艷!
瀝青混凝土路面蜿蜒向前,
兩旁綠樹成蔭、
房舍錯落、農田鋪陳、鳥語花香……
來到肇慶的小伙伴,
定然會被這一幕幕風景驚艷!
△左圖為鼎湖山0號路(吳勇強 攝);右圖為德慶縣官圩鎮“彩虹公路”(圖源 德慶發布)。
近年來,
肇慶持續加大資金投入,
不斷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
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和助力“百千萬工程”
的重要抓手,
讓公路與沿線鄉村風貌、田園風光、
農業園區充分融合。
如今,人們出行更便利,
也更舒適!
Trip.01
和美鄉村 · 華麗蛻變
大坑邊南坑村,
是肇慶市高要區河臺鎮較為偏遠的鄉村。
沿著蜿蜒的村道一路駛進入村中,
仿佛進入到了世外桃源。
這里四面環山、環境清幽,
溪流穿村而過,民居沿溪岸而建,
微風拂面,好生愜意!
△圖源 高要發布
去年8月,
南坑村利用拆舊復墾資金全面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修建廣場、休閑步道,增添健身器材,
升級改造村道巷道......
這條偏遠的鄉村迎來了建村以來
最華麗的一次“蛻變”,
讓所有村民驚喜不已。
南坑村村長 羅秀飛
我在這里已居住了六十多年,今年升級改造之后,真切覺得村里美了,更舒服了!
村民 羅叔
感謝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也感謝國家鄉村振興的利好政策!不僅村子變美了,村民出行、生活都便捷了,感覺住在村里更舒服了。
△圖源 高要發布
Trip.02
路網通達 · 便民利民
農村公路,
不僅是關乎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
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礎。
除了“顏值”上的提升,
暢通的鄉村路網還將改善村民出行環境,
為農業機械化耕作、
鄉村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當 前
肇慶市高要區小湘鎮在全鎮范圍鋪開了農村公路“單改雙”。其中,筍石公路(X805線)、大湘口公路(X424線)“單改雙”工程建設正全速推進。這兩條路沿途輻射了13個村、1.1萬畝耕地林地,是周邊21000多名村民的出行必經之路。截至8月底,筍石公路完成改造約15.6公里,大湘口公路完成改造約8.6公里。
△林欣桐 攝
今年4月,
大湘口公路(X424線)
“單改雙”正式啟動,
沿途愛村、漢塘村路段均已完成施工,
三股村路段施工正抓緊推進。
三股村黨支部副書記 賴煥強
道路拓寬了,交通更加順暢,不僅方便了當地群眾出行,也提高了農產品的運輸效率,讓村里更多農產品走出去,助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
△林欣桐 攝
今年以來,
肇慶市落實資金補助2.53億元,
完成投資8.46億元,
占年度目標任務的73%,
實現農村公路新改建205公里、
村道安防工程78公里、
危舊橋梁改造6座。
截至目前
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萬公里以上,100人以上自然村100%完成通硬底化路和砂土路清零,強力輻射廣寧、封開、德慶、四會等特色農副產品基地,助力廣寧縣每年約40萬噸竹制品、封開縣年產量超400萬公斤的麒麟李、德慶縣超4萬畝的貢柑、四會市年產量達600萬噸的沙糖桔等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
△徐潔文 攝
Trip.03
美麗圩鎮 · 一路繁花
走進肇慶四會威整鎮過境公路瀝青路,
干凈整潔的道路環境讓人心情愉悅;
圩鎮建筑物外立面風格統一,
環境文明有序;
文體公園新建成,村民休憩聊天,
呈現出一幅社會秩序安定、
人民安居樂業的鄉村新風貌。
近日,威整鎮過境公路瀝青罩面工程、圩鎮周邊瀝青罩面工程全面完成建設,省道S260線地豆至威整段道路提升工程全面動工建設。這些道路升級改造是威整打造美麗圩鎮“樣板”,展現高質量發展新面貌的一個縮影。
△圖源 四會發布
2022年以來,
威整鎮積極推進省級休閑農業與
鄉村旅游示范鎮建設,
完成了圩鎮過境公路(政通路)
和古鎮東路的新建、
圩鎮主干道路修繕、文體公園建設等工程,
擴容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當地深入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美麗圩鎮建設為著力點,全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示范鎮建設。
結合千年古鎮人文歷史,以古鎮路、政通路、狀元街、隆慶街、水運巷等具有威整歷史文化底蘊的路名,對圩鎮及周邊道路進行了規范命名,完善指示牌、旅游標識設置。
△圖源 四會發布
此外,
威整鎮整合圩鎮周邊豐富的人文、
歷史、生態資源,
加快建設“千年古鎮·時光之旅”
鎮域休閑旅游環線,
活化提升古村、古樹、
古驛道、古碼頭等節點,
力爭再次上榜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圖源 四會發布
如今,
肇慶正積極統籌推進“四好農村路”
示范縣創建,
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改造提升,
全力開展新一輪“美麗農村路”建設。
△徐治彪 攝
著力推進封開縣X448線、
廣寧縣Y559線、
鼎湖區X413線等一批鄉村旅游公路建設,
盤活鄉村自然景觀、歷史遺存、
特色美食等旅游資源,
打造賀江碧道畫廊、綏江兩岸、
古邑道等精品路線,
推動鼎湖鳳凰黃金溝、高要貓爪谷、
德慶龍母故里、
廣寧竹海大觀等景點串珠成鏈,
吸引省內外游客進入綠美肇慶深度游覽,
帶動鄉村民宿、農家餐飲、
農業體驗等良性發展。
△西江日報記者 吳勇強 攝
久在樊籠里,
復得返自然。
在肇慶,阡陌交通,繪出“詩和遠方”;
行在路上,沿途俱是風景。
如今,肇慶的農村公路正由“窄”變“寬”、
由“線”成“網”、由“通”向“暢”!
來源:肇慶發布 肇慶發布綜合自肇慶交通運輸 高要發布 四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