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吃的風俗食物是什么_小雪吃的風俗食物是什么東西
11.22號就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小雪。
農諺道:“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節氣的到來,天氣會越來越冷,但并不意味著要下雪。由于小雪前后黑夜漸長白天漸短,陽氣弱、陰氣盛,所以要格外的注意身體健康。
中醫講究“順應節氣而養生”,在民間,小雪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人們會在小雪節氣吃些滋補的食材,保養自己的身體,儲存能量、抵御寒冷。
小雪將至,老傳統“吃3樣、忌3樣”,是哪3樣?補充營養,驅寒保暖,舒服過冬。
俗語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大半個中國都在忙著腌“寒菜”。所謂的“寒菜”,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咸菜。
小雪前后霜打的蔬菜,口感脆而鮮甜,腌制起來可以保存很久,冬天吃菜就不用愁了。
“百菜不如白菜”,腌什么都不如白菜,而站在養生角度,白菜的食療價值也是值得稱頌的,通腸除煩、消食下氣、冬季尤佳。
推薦做法:【腌制白菜】
1.把白菜一個一個破開,撕成條。用嫩白菜芯,不用洗了,泡之前不能沾水。非要洗的話,一定要晾干水分再腌。生水里面雜質太, 容易變質。
2.腌的時候用這種無碘的鹽腌,帶碘的鹽容易發黑。把食鹽均勻的涂抹在每一片白菜葉上面,盡量多抹點,最少不了的就是鹽,能有效防止變質。
3.全部處理好,用重物壓住。封上保鮮膜,先腌上一天。一天以后,白菜以后出了很多水。把它取出來,依次碼放在干凈的罐子里面。
鹽水也倒進去,盡量壓實,擠壓出多余的空氣。
4.注意鹽水要裝滿整個瓶子 ,再用蘿卜壓住,白菜不飄上來。然后蓋上蓋,放到陰涼的地方,密封發酵一個月。整個腌制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到的食材和容器,全部不要沾上生水、生油,以免變質。用這個方法,腌蘿卜照樣行。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人們腌制臘肉、臘腸以備寒冬而食。
1.做臘腸用肥瘦比例3:7的豬肉最好,我們準備了4斤豬肉。把豬肉先切成均勻薄片,再剁成肉粒,灌臘腸建議手工剁肉更好吃。
準備大蒜一把,放在蒜臼中碾成蒜蓉,倒入肉餡中,再撒入食鹽20克、加入白糖50克、胡椒粉20克、料酒30克去腥、啤酒半罐、老抽10克調色。
攪拌至肉餡把調汁全部吸收后放入適量的土豆淀粉,再加入辣椒醬30克,繼續攪拌至肉餡起筋,腌制1個小時。
2.將購買來的腸衣用清水浸泡3分鐘,浸泡以后把腸衣多清洗幾次,去除腥味。然后把清洗干凈的腸衣放在盤中捋順,這時的腸衣細細的就一點,等會兒我們把它灌滿就脫胎換骨了。
3.開始灌腸,把腌好的肉餡,裝到灌腸器中蓋上蓋子,把洗凈的腸衣套在灌香腸的模具上面,系緊腸衣的開口,把肉餡推進腸衣里面。
耐心的把肉餡推入腸衣中,臘腸灌好之后把臘腸扎成小段,用牙簽把腸衣扎破,排出里面的空氣,防止臘腸發霉變質。
然后把臘腸掛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制12小時,晾干水氣備用。
4.12個小時以后用烤箱將臘腸拷到焦脆。烤箱預熱一下,放入晾干水氣的臘腸,烤四十分鐘,把腸衣烤至焦脆取出,切片即可食用。
小雪前后,土家族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就是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推薦做法:【蘿卜大骨湯】
1.砍好的大骨頭泡在清水里2到3個小時,泡出血水;起鍋燒水,加入料酒、蔥姜去腥,大骨頭涼水下鍋焯水,水開后撇出去血沫,煮5-6分鐘后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2.起鍋燒油,放入骨頭中火煎至表面金黃,加入姜片、半鍋開水,開大火進行燉煮,燒開以后加入兩根黨參,繼續大火燉30分鐘,然后轉為中小火,倒入蘿卜塊,蓋上蓋繼續燉1個小時關火。
3.碗中加入食鹽調味,加入香菜、小蔥花,澆入骨湯,秋天熱乎乎地喝一碗,驅寒暖胃,喝完身上馬上就能熱乎乎的。
一、忌吃燥熱食物
冬季寒冷,人們喜歡吃溫熱的食物以抵御嚴寒。比如,北方吃羊肉,南方吃甲魚。但并不是熱性的食物都適合在小雪節氣食用,辣椒、胡椒、花椒的食物,烈性白酒。損傷人體的陽氣,尤其是高血壓的人更要少吃。
二、忌多吃高熱量的食物
到了冬季人體的消化機能活躍,食量增大。攝食高熱量的食材有較好的抗寒耐凍作用,但不宜過多,以防止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情況出現。
老年人不宜吃太多的肥膩食物,很容易消化不良。但可以增加優質蛋白的比重,比如多吃雞蛋、豆腐或者各種海產品等,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也可以增強抵抗力。
(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