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va車牌多大的官員、軍車車牌編號規則

首頁 > 汽車 > 汽車資訊 > 正文

紅旗va車牌多大的官員、軍車車牌編號規則

(報告出品方/作者:長江證券,馬太、葉家宏)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輪胎企業仍然占據全球輪胎市場主導地位。根據 《輪胎商業》統計數據,2022 年全球輪胎企業 75 強排行榜中,米其林、普利司通、 固特異位列前三名,2021 年輪胎業務的收入分別達到 263.0 億美元、221.8 億美元和 149.2 億美元,合計達 633.9 億美元,占全球前 75 強胎企總營收的 38.0%。

中國輪胎品牌高端化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根據榜單,前 75 強中來自于中國及中國臺灣 地區的輪胎企業總數達到 34 家,整體營收占全球前 75 強比例已經達到 20.6%,但營 收排名達到前 20 的企業只有中策橡膠、正新橡膠、玲瓏輪胎及賽輪輪胎,而排名進入 前 10 的僅有中策橡膠以及正新橡膠。即便國內輪胎頭部企業,中策收入也僅為米其林 的 17.2%。

紅旗va車牌多大的官員、軍車車牌編號規則

從全球份額來看,米其林與普利司通長期穩定保持前二且不斷拉開與第三名固特異的 差距,而行業后起之秀韓泰不斷向上拓展市場份額。輪胎三巨頭的成功與它們的悠久 歷史密不可分,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異分別成立于 1889 年、1931 年和 1898 年, 引領與見證了全球輪胎行業的發展與進步。而在傳統輪胎三巨頭中,雖然固特異在榜 單上始終排名第三,但其領先優勢愈發不穩固,有逐漸下降趨勢,其原因在于在世紀 更替的時候,固特異陷入了自身財務危機之中,沒有足夠資金用于制定戰略,且自身 無法從美國市場賺取足夠的利潤,導致了份額在 2004 年后便不斷下滑。反觀新興品牌 韓泰,憑借其 21 世紀初在中國市場的配套路線以及之后的全球化、高端化戰略,市占 率從 1999 年的 1.5%升至 2021 年的 3.6%,成為了首個不斷提升市場份額并且能夠挑 戰歐美日系輪胎的品牌。

從品牌價值來看,米其林、普利司通的品牌價值不斷穩步上升,而固特異在 2015 年品 牌價值大幅滑坡,后起之秀韓泰則穩步增長。根據國外品牌估值權威機構 BrandFinance 統計數據,2022 年全球份額前三的輪胎公司米其林、普利司通與固特異的品 牌價值分別為 77.4 億美元、71.0 億美元和 22.9 億美元,米其林與普利司通遠遠領先 于固特異。而在 2013 年,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異的品牌價值分別為 43.7 億美元、 44.6 億美元和 32.1 億美元,彼此之間的差距并不大。盡管進入行業較晚,2022 年韓 泰輪胎的品牌價值也已達到了 14.6 億美元,直逼固特異的品牌價值。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輪胎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銷量不斷提升,特別是周期屬性較強的 全鋼胎以及中小尺寸半鋼胎,在全球范圍內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從品牌角度出發, 中國輪胎品牌在高端半鋼胎市場仍與頭部輪胎企業存在差距。本篇文章將以國際優秀 輪胎企業的發展之路為鑒,看中國輪胎龍頭的成長之路。在第一篇分析老牌輪胎巨頭 中,我們選取米其林作為代表企業,分析它的發展歷史及成功經驗,發掘其在技術、 品牌、管理、渠道等方面的優秀特質,并給予國內輪胎企業一定參考,復制其成功路 徑,最終完成彎道超車。

米其林引領輪胎進步之道。1889 年法國人米其林兄弟(安德雷和愛德華)創建了米其 林公司,1940 年將之命名為米其林橡膠制造公司,1946 年發明了子午線輪胎。2021 年,米其林集團已發展成在全球五大洲 26 個國家擁有 123 家工廠和 12.5 萬名員工的 龐大帝國,在 8 個國家擁有 6000 名研發人員,在 30 個國家擁有 7900 家專賣店或特 許經銷中心。每年米其林集團在全球生產近 2 億條輪胎和 2000 萬份地圖及旅游指南, 2021 年米其林整體業務的銷售額達 281.4 億美元,在全球輪胎市場中占據約 16%的份 額,位居同行第一。2020 年,米其林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 500 強排行中位列 472 名。米其林旗下子品牌包括 BF Goodrich、Uniroyal,Kleber、Riken、Siam、Taurus、 Stomil-Olsztyn、Laurant、Wolber、Tyremaster、Icollantas、回力等。

作為全球輪胎巨頭,米其林財務狀況較為穩定,長期具有周期性。長維度來看,除去 疫情及特殊事件影響,米其林的營收大致在 250-300 億美元之間,凈利潤大致在 15- 20 億美元之間。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米其林部分產能受限,同時全球經濟遭受 下滑,需求受到較大影響,米其林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 233.7 億美元和 7.2 億美元,同比下降 13.5%和 63.2%。2021 年,歐美國家疫情防控力度有所下降,疊加 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米其林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 281.4 億美元和 21.8 億美元,同比增加 20.4%和 202.3%,回到往年較正常水平。

接下來,我們將分別分析米其林崛起的四大路徑,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給予國內輪 胎企業一定借鑒。

路徑一:與同時代優秀汽車工業體系共同成長

米其林是汽車充氣橡膠輪胎的開創者之一。米其林公司的雛形是一間小型的農業機械 廠,愛德華.米其林繼承后創立了米其林公司。1891 年,米其林兄弟研制出可拆卸自行 車輪胎,并申請第一項輪胎專利。傳統汽車誕生后,硬質車輪的局限性讓米其林兄弟 看到充氣橡膠輪胎的發展潛力。1894 年,米其林的第一款汽車輪胎應用在標致 Type 9 上,而汽車歷史上第一條可充氣輪胎在 1895 年才被應用在米其林自家的由標致汽車代 工的 l’Eclair 賽車上。從實心的橡膠皮到可充氣橡膠輪胎是舒適性的一次飛躍,其衍生 出來的學科還包括了懸掛設計、輪胎抓地力、耐用性甚至車架設計等,預示著汽車開 始從馬車底盤向專用底盤的演化。

與普利司通、固特異一樣,米其林憑借其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歐洲汽車工業的早期發 展,拉開了其輪胎帝國的序幕。輪胎誕生后,20 世紀初米其林開始圍繞著歐洲和北美 主要的汽車制造中心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力求與朝氣蓬勃的汽車及運輸業并 肩發展。20 世紀初期,法國為當時全球汽車工業第一強國,占全球汽車年產量的 49%。 當時 30 多個汽車品牌在法國誕生,年產汽車近 3 萬臺,而同期英國汽車年產量僅 2000 臺。盡管此后法國在全球汽車制造中的份額不斷下降,但早期的配套及技術支持 使得米其林迅速占領在歐美汽車發達國家的市占率。1919 年,戰爭結束后汽車數量的 增長強烈刺激了輪胎業的發展。

米其林參與了最早期的汽車配套市場,涉及配套品牌,市場滿意度名列前茅。從 1946 年發明可以改善車輛操控性、安全性并延長壽命的子午線輪胎,到如今成為世界輪胎 三巨頭的佼佼者,米其林一直是全球輪胎行業的技術領袖。在國際市場,各大汽車品 牌的中高檔汽車品牌都是米其林輪胎的忠實用戶。標致、雪鐵龍和雷諾的部分車型都 是原配米其林輪胎;德國車中的奔馳、奧迪、大眾也大量采用米其林輪胎。此外,根 據美國 JD Power 的統計,2022 年米其林原裝胎分別在美國消費者滿意度排名中獲得 豪華車 830 分和乘用車 807 分的優異成績,分列第一和第三。

全球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政策扶持與產品力驅動共振的新周期,銷量不斷提升。2021 年,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675.0 萬輛,同比增長 108.3%。根據高工鋰電預測,預計 2025 年銷量將達到 1120-1389 萬輛,銷售滲透率達 11.8%-14.7%。展望未來 15 年,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或接近 5000 萬輛,銷售滲透率或超 50%。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22 年 1-7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 337.1 萬輛,同比增長 110.7%。2016-2021 年國內新能源車產量復合增速達 51.9%。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 年 1-7 月,我國新能 源汽車銷量為 319.4 萬輛,同比增長 116.1%。2016-2021 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復合增 速達 47.3%。未來,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和電動車本身的優勢,各車企新能源 汽車產銷量有望繼續走高,并有望創造巨大的新能源輪胎市場。

米其林對于新能源汽車配套同樣位于全球領先水平。根據乘聯會、途虎以及汽車之家 的統計數據,2022 年上半年米其林在中國銷量排名前 15 的汽車系列中總共配套 5 種 車型,分別為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漢、特斯拉 Model 3、理想 ONE 和比亞迪唐, 相關配套車型銷售均價達到 28.8 萬元,輪轂尺寸范圍從 18-22 寸不等。米其林幾乎壟 斷了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市場,大大拉開與其全球主要競爭對手普利司通的差 距。

路徑二:不斷堅持技術革新帶領行業發展

米其林堅持技術革新,帶領行業發展,終成全球輪胎巨頭。汽車輪胎經過百年以上的 發展,凝結了全世界多個國家不同時期和不同領域的技術,才形成當今的樣貌。米其 林在輪胎技術革新的發展歷程中做出了卓越貢獻,首次將充氣輪胎技術應用到汽車領 域,發明生產了全球第一條子午線輪胎,并且開發出了第一條“綠色輪胎”。 1834 年:橡膠之父固特異發明了橡膠硫化技術,使得橡膠不會在沸點以下的任何 溫度分解,橡膠輪胎制造業從此應運而生。 1845 年:英國人發明了第一個空心輪胎,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 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 1888 年:鄧祿普將橡膠做成管狀,包在木制車輪邊緣,然后充入氣體,發明了世 界上第一條充氣輪胎。 1892 年:伯利密爾發明了簾子布,改進了輪胎質量,使輪胎外胎具備了模制的可 能性。1895:米其林兄弟將充氣輪胎技術應用到汽車領域,由此銷售額大增。 1904 年:馬特創造了炭黑補強橡膠,使輪胎的耐磨性和行駛里程得到了顯著提高。 1905 年:倍耐力發明第一條有花紋輪胎,大大提高了操控性和安全性。 1927 年:由于天然橡膠獲得受阻,德國和美國加速研究用石油產品合成的人造橡 膠,固特異的橡膠獲得專利權。 1946 年:米其林試制生產了全球第一條子午線輪胎。子午線輪胎更安全、更經 濟、更耐用,行駛里程比傳統輪胎高出四倍,使輪胎工業迎來了一場真正意義的 技術革命。 1992 年:米其林通過在口香糖中添加白炭黑(二氧化硅)開發了第一個“綠色 輪胎”(MICHELIN MXN)。該技術提高了能源效率,同時提高了安全性和使用壽 命。 2012 年:制造商批準 MICHELIN Energy TM EV 輪胎,第一個專為電動汽車設 計的米其林輪胎,在歐洲標簽上獲得 A 級濕地制動和能效。

汽車電氣化發展浪潮下,米其林在新能源汽車輪胎的技術方面位于全球領先水平。米 其林針對新能源汽車特點及消費者需求,憑借高端輪胎制造技術,研發出為電動汽車 量身定制的專用輪胎產品。針對高端電動汽車重車身、高扭矩等特性,米其林改良材 料和產品結構,實現穩定續航和持久耐用。而對于被車主們廣泛關注的胎噪問題,米 其林引入行業領先的靜音科技,優化駕乘體驗。2021 年 5 月,米其林正式面向中國市 場推出兩款高端電動汽車專用輪胎——“e·聆悅”和“競馳 EV”:

e·聆悅(e·Primacy):采用獨特的高彈性橡膠,將橡膠分子和填充物出色耦 合,降低行駛過程中輪胎的內能損耗,進而降低滾動能耗。此外,e·聆悅還添 加了節能帶束層,使用全新的簾子線和鋼絲排列方式,優化帶束層附著內側橡膠 的厚度并保持相同的強度,有效降低行駛過程中輪胎的內能損耗,以及減少形變 生熱,改善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e·聆悅的靜音筋技術,在車輛行駛過程中, 保持輪胎接地面積穩定不變,傳導至車廂內的噪音波趨于平穩,營造更靜音的車 內環境。e·聆悅 19 英寸輪胎配備 Acoustic 靜音技術,在輪胎內側融合了高科技 的聚氨酯材料,能吸收車輛行駛過程中產生的空腔噪音。

競馳 EV(PILOT SPORT EV):采用了壓力均勻分布技術、高效低滾阻配方、 Acoustic 靜音技術等科技,提升了耐用性,實現更長續航里程,并有效降低 20% 車廂內噪音。在胎面支撐、形變減少、橡膠熱量產生減少等方面,競馳 EV 都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和改進。承襲米其林 6 年來在電動方程式賽事中的輪胎開發經 驗,競馳 EV 胎面花紋的中央部分采用高剛性橡膠配方,提供突出的抓地力,有 效地發揮電動車的強大扭矩,通過設計與制造工藝的創新,輪胎轉向剛性提升 15%。

路徑三:全球化布局抵御原料及市場風險

米其林踐行全球化布局,以抵御潛在的原料及市場風險。1905 年開始,米其林布局法 國之外的輪胎生產,拉開全球化布局大幕。截至 2021 年,米其林在歐洲、北美、亞洲、 南美等 26 個國家及地區分別擁有總計 123 家輪胎相關以及原材料、研發相關的工廠。 米其林擁有與輪胎生產直接相關的工廠 70 個,分布于歐洲、北美及亞洲,其中歐洲 35 家,北美 20 家,亞洲 10 家。

可以規避海運緊張等突發事件的擾動。2020 年末起,受新冠疫情擾動,全球海運供應 鏈體系遭到巨大打擊,特別是亞洲至美國及歐洲航線價格大幅上漲,集裝箱嚴重緊缺。 生產基地在亞洲的輪胎企業,特別是中國輪胎巨頭在出口海運運輸環節中遭遇很大困 難,2021 年業績普遍同比下滑。反觀米其林,因為其在除亞洲之外的北美、歐洲等區 域都有生產基地,貿易沒有受到很大限制,2021 年業績同比實現正增長。

米其林同樣較為重視原材料的供應安全,加大上游橡膠園的收購力度。2022 年 6 月, 米其林收購 Royal Lestari Utama(RLU)51%的股份,加上原本持有 49%股份,米其 林成為 RLU 項目 100%的所有者。該項目啟動于 2015 年,旨在保護印尼地區占地 9.8 萬公頃的橡膠林,為可持續生產天然橡膠創造條件。近 6 年來,橡膠樹種植面積超過 2.3 萬公頃。本次收購,表明了米其林對該項目的信任及對橡膠行業的長期愿景。

路徑四:差異化營銷及渠道分銷體系助力品牌價值提升 和長期成長

打破慣性的跨界營銷手法豐富且有效,幫助米其林品牌價值長期位于全球輪胎企業頭 部地位。米其林在進行營銷規劃時,不將思維局限于產品或者品牌的展示,而是找準 受眾的消費鏈條,并占領鏈條的最前端,讓看似不太合理的營銷方式帶來意想不到的 效果:

1898 年:里昂的第一次展覽會上,米其林兄弟發現墻角的一堆直徑大小不同的輪 胎很像人的形狀。之后畫家歐家洛就根據那堆輪胎的樣子創造出一個由許多輪胎 組成的特別人物造型,于是,米其林輪胎人一一“必比登”(Bibendum)誕生了, 成為最早的工業 IP,從此他成為了米其林公司個性鮮明的象征。 1900 年:萬國博覽會上,米其林公司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對于汽車旅行的發展前 景十分的看好,認為車賣得好了,那么作為汽車配件的輪胎也一定有更好的銷量。 因此他們試著做了一本指南,指南里將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汽車維修廠 等一些與汽車旅行相關的信息融合其中,而這本工具書后來就被命名為《米其林 指南》。 1926 年:《米其林指南》一書開始用星號來標記餐廳的優良,"米其林星級餐廳" 就是從那正式開始的。指南每年更新出版一次,后來被人們視為全球的美食寶典。

賽道上長期的優異表現同樣彰顯米其林技術為先的高端品牌價值。早在一個世紀之前, 米其林便與賽車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1891 年,法國人查爾斯泰宏騎著裝有米其林輪 胎的自行車,獲得了第一次環法自行車大賽的冠軍,由此開啟了米其林投身賽車運動 的序幕。如今,米其林已經贏得了逾百項世界冠軍,以及一級方程式賽車、汽車拉力 賽、耐力賽等不計其數的勝利。賽事運動中競爭激烈,這就需要輪胎制造商研發出最 佳的解決方案,為車手獲勝創造良好的條件。而米其林對賽車運動的熱情,并非僅為 應對極限條件下對輪胎性能的挑戰,也致力于將來自賽道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應用到公 路上,以改進普通商品輪胎的性能。米其林曾取得了 18 次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 (其中包括 12 次連續奪冠)——這是其賽車運動中取得的驕人戰績之一。此項運動對 輪胎的性能和耐久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米其林集團通過參與此項賽事積累了大量、寶 貴的技術數據,并將其引入米其林高性能輪胎——Pilot Sport 系列。

從輪胎消費角度出發,輪胎替換需求占比較高,歐洲、北美和亞洲是半鋼胎主要市場。 據米其林年報數據,2021 年全球輪胎市場銷售量為 17.3 億條,同比增加 8.0%,其中 替換胎占全球輪胎消費量 76.5%,而配套胎占比僅為 23.5%,替換胎為輪胎主要下游 市場。半鋼胎相較于全鋼胎更偏向于消費品,因此半鋼胎主要消費地區歐洲、北美以 及亞洲(除印度)需受到胎企的重視。根據米其林年報數據,歐洲、北美、亞洲(除 印度)三大市場在 2021 年總共消耗了約 13 億條半鋼胎。

以全球最大的輪胎市場美國為例,輪胎經銷商仍然是替換胎零售和批發市場的主導力 量。中國輪胎經銷商基本沒有維修服務門店,因此行業整合度低。而美國輪胎后市場 擁有較為齊全的銷售服務體系,消費者主要通過經銷商購買輪胎。根據 MTD 統計,輪 胎經銷商約占美國輪胎零售市場 65%份額,批發市場 80%份額。美國獨立輪胎經銷商 仍然是替換胎零售和批發市場的主導力量,特別是在 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車主更多 地轉向獨立輪胎經銷商尋求專家建議和服務,導致其地位上升。

在中國等新興輪胎市場,傳統渠道須從批發零售往服務商轉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 展,米其林集團每個地域的渠道都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定,例如第一:在中國米其 林集團建立了一座金字塔結構的分銷渠道,最下面一層是最普通的零售店,第二層是 米其林的選擇零售商、指定零售商,塔尖就是米其林馳加店。中國車市有所減緩的時 候,輪胎配套市場的利潤減少,輪胎生產商們都開始將戰略重點轉移至輪胎服務中心, 使傳統渠道從批發零售往服務商轉型。

米其林成長之路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啟示

米其林通過四大路徑成功晉升為全球輪胎第一大品牌,值得中國輪胎企業借鑒: 1. 配套:米其林憑借其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歐洲汽車工業的早期發展,參與了最早 期的汽車配套市場,涉及配套品牌,市場滿意度名列前茅。此外,汽車電氣化浪 潮下,米其林對于新能源汽車配套同樣位于全球領先水平。 2. 技術:米其林堅持技術革新,帶領行業發展。米其林在輪胎技術革新的發展歷程 中做出了卓越貢獻,首次將充氣輪胎技術應用到汽車領域,發明生產了全球第一 條子午線輪胎,并且開發出了第一條“綠色輪胎”。 3. 全球化布局:米其林早在上世紀初便開始布局法國之外的輪胎生產。截至 2021 年, 米其林在歐洲、北美、亞洲、南美等 26 個國家及地區分別擁有總計 123 家輪胎相 關以及原材料、研發相關的工廠。米其林擁有與輪胎生產直接相關的工廠 70 個, 分布于歐洲、北美及亞洲,以抵御供應鏈及原材料帶來的額外風險。4. 營銷&渠道:米其林通過差異化的營銷及渠道分銷體系,不斷提升其產品力和服務 力,在成熟及新興的輪胎市場都占據了很強的市場認知度和渠道市占率,助力品 牌價值提升和長期成長。

本文選取了國內上市胎企中較為優秀的玲瓏、賽輪、森麒麟在各個維度的表現,與國 際巨頭米其林作比較。以其為鏡,可以明國內胎企之得失,給出一定的發展建議。對 于中國輪胎企業來說,配套、技術、全球化布局以及優秀的營銷及渠道建立仍是日后 發展的重中之重: 1. 配套:新能源汽車浪潮正在帶動整個汽車供應鏈升級和轉型,而輪胎作為重要的 汽車零部件也正在進行一場電氣化革命。借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發力,我國 國產品牌輪胎有望實現換道超車,因此新能源汽車配套成為關鍵一環。 2. 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下,車企及消費者對于滾動阻力、抗濕滑性以及耐磨性 等要求將比傳統輪胎更高。因此,能夠利用新型胎面材料、新型胎體結構等新技 術增強各項性能指標的輪胎企業,有望實現技術的彎道超車。 3. 全球化布局:國內胎企在營收和全球市占方面較米其林等全球巨頭仍有較大差距。 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供應鏈渠道、原材料價格都具備較大風險,疊加歐美等國 對于中國本土較為嚴格的稅收政策,海外布局成為了中國輪胎企業擴大市場份額 的重要戰略。 4. 營銷&渠道:國內胎企在營銷及渠道管理方面起步較晚。參考米其林,中國輪胎企 業可以建立差異化的營銷及渠道分銷體系,在成熟市場和大型獨立經銷商合作, 在新興市場將傳統渠道從批發零售向服務商轉型,助力品牌價值提升和長期成長。 5. 智能制造:先進的智能制造可節約大量人力成本,疊加管理精細化可保證企業成 本結構健康、可持續,長周期內具備強大競爭力,具備長期抗風險能力。國內胎 企在智能化制造方面較為領先,鞏固原先水平并將其復制在海外基地可保證長期 成本控制優勢。

玲瓏輪胎:全球化驅動,內涵式飛升

玲瓏不斷優化全球產能布局,進一步聚焦戰略力的提升。隨著玲瓏輪胎業務的不斷拓 展、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將發展戰略調整為 “7+5”發展戰略(國內 7 個生產 基地,海外 5 個生產基地并行發展),到 2030 年規劃突破 1.6 億條輪胎產能,實現銷 售收入超 800 億元,產能規模進入世界前五,打造具備世界一流技術水平、世界一流 管理水平、具備世界一流品牌影響力的技術型輪胎制造企業。 在國內,目前玲瓏已擁有招遠、德州、柳州、荊門、吉林 5 個生產基地。第 4 個 生產基地荊門工廠產能規劃年產 1446 萬套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預計 2023 年達產。 第 5 個生產基地——吉林玲瓏年產 1420 萬條輪胎智能生產項目啟動儀式也已于 2020 年 4 月 15 日在吉林長春舉行。 在海外,泰國玲瓏現已達到年產 1720 萬套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的產能。歐洲玲瓏 (塞爾維亞)年產能規劃 1362 萬套/年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預計 2025 年項目全 部達產。

玲瓏十分重視配套市場發展,即便配套胎利潤率不太高,仍選擇優先滿足配套市場需 求。替換市場是全球輪胎消費的主要市場,但由于大部分消費者在更換輪胎時,仍會 首選原配輪胎,存在較強的用戶粘性,因此配套市場對于替換市場具有明顯的引流作 用。2021 年,玲瓏配套渠道收入 55.0 億元,同比減少 5.6%;公司替換渠道收入達到 127.8 億元,同比增長 4.0%。2021 年,汽車工業負重前行,乘用車由于受到芯片短缺 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商用車由于國五、國六切換提前透支市場導致下半年銷 量巨幅下滑,整車廠在 2021 年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玲瓏圍繞配套中高端產品占比、 中高端車型占比、中高端品牌占比三個結構調整改善配套領域的盈利能力,并以此形 成品牌突破以及替換拉動。

配套紅旗 L5 國賓車,展現了公司輪胎的高端品質與民族品牌的良好形象。2019 年 10 月 1 日,玲瓏輪胎亮相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閱兵儀式,本次閱兵儀式的紅旗牌檢閱車、 車牌號為 VA01949 的陪閱車以及 21 輛“致敬”禮賓車和 56 輛“祖國萬歲”國家主題 彩車均配套玲瓏輪胎,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制造”的風采。

短期受到行業不利因素擾動,長期玲瓏近年經營規模和業績增長。2015 年以來,隨著 美國對于國內半鋼胎的雙反政策影響逐漸消除,以及玲瓏泰國、廣西柳州和湖北荊門 基地的新增產能貢獻,玲瓏業績快速上升,2015-2021 年玲瓏營業收入復合增速達 13.4%。2021 年,受到原材料價格高企、海運費高企及下游汽車市場階段性需求受阻 影響,玲瓏實現收入 185.8 億元(同比+1.1%),實現歸屬凈利潤 7.9 億元(同比64.5%),實現歸屬扣非凈利潤 6.4 億元(同比-69.2%)。

玲瓏主要生產半鋼、全鋼胎,近年來產能快速擴張,毛利率長期保持較高水平。作為 國內老牌的輪胎制造、銷售公司,玲瓏輪胎業務占主營業務比重超過 98%。2021 年, 玲瓏半鋼及全鋼子午胎的年產量分別為 5322.3 萬套和 1223.0 萬套,而斜交胎產量僅 51.6 萬套。2016-2021 年公司年產能自 4954 萬條增長至 8206 萬條,產能擴張保持高速增長。受原材料價格波動、海運及配套端的影響,玲瓏毛利率在 2016-2018 以及 2021 年后呈現下降。但隨著上游原料價格逐漸穩定,公司毛利率由 2018 年的 23.7% 提升至 2020 年的 27.9%。

賽輪輪胎:全球布局引領成長,“液體黃金”驅動飛升

賽輪以“做一條好輪胎”為使命,致力于為全球輪胎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賽輪集團成立于 2002 年,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同時還 聯合承建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是國內首家集新材料、新技術、 新裝備、新工藝、新管理模式于一體的信息化生產示范基地。集團以“做一條好輪胎” 為使命,致力于為全球輪胎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以先進的技術推動橡膠輪 胎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國內,目前賽輪已擁有青島、東營、沈陽、濰坊 4 個生產基地。青島工廠目前 實現全鋼 320 萬條、半鋼 1000 萬條、非公路輪胎 5 萬噸年產能。東營工廠規劃 新增 650 萬條半鋼胎年產能,預計 2022 年實現 2700 萬條半鋼胎年產能;沈陽 工廠預計 2022 年實現 500 萬條全鋼胎年產能;第 4 個生產基地濰坊工廠規劃 120 萬條全鋼胎+600 萬條半鋼胎年產能,預計 2022 年實現 350 萬條半鋼胎+60 萬條全鋼年產能;此外,公司新增青島董家口基地項目,總規劃年產 1000 萬條 全鋼胎+2000 萬條半鋼胎+15 萬噸非公路輪胎,計劃分別于 2022 年 11 月到 2027 年 10 月分期投產。隨著上述項目的逐步達產,公司國內輪胎產能會大幅提 升,這對提高公司市占率,增加營收及利潤產生積極影響。

在海外,目前賽輪主要生產基地為越南工廠以及與美國固鉑合資的 ACTR 公司 (賽輪持股 65%)。賽輪越南工廠現已達到年產 1200 萬條半鋼胎+160 萬條全鋼 胎+5 萬噸非公路輪胎產能,與固鉑合資的 ACTR 公司現已達到 265 萬條全鋼胎 年產能。同時,越南工廠三期(300 萬條半鋼胎+100 萬條全鋼胎+5 萬噸非公路 年產能)正在建設,項目預計于 2023 年完全達產。賽輪柬埔寨規劃 900 萬套半 鋼子午線輪胎年產能,項目預計于 2023 年完全達產。2022-2023 年公司海外產 能也將不斷擴張,考慮到越南(6.23%反補貼稅)及柬埔寨(當前 0 關稅)對美 出口低關稅,公司海外產能布局將在未來 1-2 年大幅增加公司出口收入及利潤。

賽輪近年來業績增速較快。2015 年以來,隨著公司管理層股權逐漸集中以及公司越南 及國內各生產基地的新增產能貢獻,公司收入與業績快速上升,2015-2021 年公司營 業收入復合增速達 10.7%,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達 37.6%。2021 年公司實現收入 180.0 億元(同比+16.8%),實現歸屬凈利 13.1 億元(同比-12.0%),年度收入創造新 高。2022H1,公司實現收入 104.9 億元(同比+21.3%),實現歸屬凈利 7.1 億元(同 比+1.6%)。經對輪胎行業公開披露的新建項目情況進行對比,賽輪在新建項目的投資 金額、建設時間、產能提升等方面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這對賽輪未來產能的快速提 升及搶占戰略先機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賽輪產能不斷增長,毛利率自 2017 年起快速增長。賽輪主要以生產半鋼胎及全鋼胎為 主,非公路胎占比較小,2016-2021 年輪胎年產能自 4082 萬條增長至約 5815 萬條。 2021 年,公司計劃生產輪胎 5325 萬條,實際生產 4540 萬條,計劃完成率為 85.3%。 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公司毛利率在 2016-2017 年度呈現下降。但隨著上游原料價格逐漸穩定,公司毛利率由 2017 年的 16.5%提升至 2020 年的 27.2%。在行業基本 面較困難的 2021 年,公司毛利率仍然維持較高水平,達到 18.9%。

輪胎存在“魔鬼三角”,很難同時滿足高滾阻、高耐磨性及抗濕滑性三項指標。輪胎行 業曾經存在“魔鬼三角”理論,指的是輪胎的三項指標,即滾動阻力、耐磨性和抗濕 滑性。這三項指標相對平衡,如果有一項指標發生了改變,其他兩項也會隨之改變。 比如,如果一款輪胎的滾動阻力小,那么,它的耐磨性就會提升,但它的抗濕滑性便 會隨之降低。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車輛在行駛中燃油經濟性會出色一些,但是在操控 性和安全性上就會有所降低。滾動阻力是輪胎省油和省電的指標,耐濕滑性代表了輪 胎的安全性能,耐磨性則代表了輪胎的使用壽命,都十分重要。

“歐洲輪胎標簽法”將輪胎抗濕滑性和滾動阻力劃分為以字母列示的不同等級。 2020 年 6 月 5 日歐洲議會發布《歐洲輪胎標簽條例》修訂版,新條例在對分類標記進 行微調并引入雪地抓著性能和冰地抓著性能信息同時還將須使用輪胎標簽的車輛范圍 拓寬到乘用車、輕型車輛以及重型車輛,修訂版于 2021 年 5 月 1 日正式執行。新歐盟 輪胎標簽法中從 A 到 E 規定了燃油效率(滾動阻力)和濕地抓地性能等級,以及外部噪音水平等相關要求,并且將卡車輪胎也納入標簽法范圍內。2016 年我國采用與歐洲 相同的標準也制定了相應的標簽法。

米其林首推的“綠色輪胎”能同時提高滾動阻力和濕地抓地性,但耐磨性較普通輪胎 更差。在輪胎發展中,米其林在 1992 年推出了“綠胎”。該類輪胎的胎面膠是用細粒 子二氧化硅(俗稱白炭黑)加偶聯劑作填料制造的。與傳統的輪胎相比,其特點是滾 動阻力低,抗濕滑和抗冰雪滑動性能好,而在耐磨性上較普通輪胎稍遜。白炭黑與橡 膠分子鏈通過硅烷偶聯劑發生化學反應,白炭黑分散性不佳是白炭黑配方不耐磨的根 本原因。盡管“綠色輪胎”性能較普通輪胎有所進步,但仍未能破解輪胎的“魔鬼三 角”定律。

怡維怡研究院耗時多年研發出濕法混煉技術和“液體黃金”膠,較傳統干法混煉橡膠 性能顯著提高。輪胎的性能主要取決于橡膠材料的性能和輪胎結構及花紋設計,怡維 怡橡膠研究院自 2013 年就開始進行合成橡膠液相混煉工藝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成果產 品便是“液體黃金”膠。這種以連續液相法制備的合成膠/白炭黑母膠,相比傳統膠料 具有制造工藝簡化、分散性更好、加工性能好的優點,且混煉能耗可降低 20%以上; 而由于橡膠與填料的相互作用高,而填料與填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低,所以表征輪胎滾 動阻力的動態滯后損失低,表征輪胎抗濕滑性能的動態滯后損失高,表征輪胎耐磨性 能的補強因子高,材料的最終性能相較于傳統的干法混煉橡膠有顯著提高。

“液體黃金”打破魔鬼三角定律,是輪胎歷史中“第四個里程碑”式的中國原始創新。 “液體黃金”輪胎的抗濕滑性能等級達到歐盟標簽法規 A 級標準,滾動阻力指標達到 B 級以上,同時耐磨性指標也較傳統輪胎提升 20%以上,成為世界上首個能夠同時改 善滾動阻力、抗濕滑性能、耐磨性能、操縱性能并使各項指標都達到最佳水平的輪胎 胎面膠料。歐洲《國際輪胎技術》贊譽液相法煉膠技術為“liquid gold(液體黃金)”, 業界也認為液相法煉膠技術是橡膠輪胎領域繼充氣斜交輪胎(1888 年)、子午線輪胎 (1946 年)、綠色輪胎(1996 年)之后“第四個里程碑”式的中國原始創新。

“液體黃金”輪胎節油節電,市場應用空間十分廣闊。“液體黃金”輪胎作為新一代低 碳綠色輪胎產品,采用新型胎面膠材料制造而成,其轎車胎的滾動阻力可降低 30%以 上,卡車胎的滾動阻力可降低 40%以上。例如,1 輛轎車行駛 15 萬公里,可節油 797 升,減少 CO2排放 2.0 噸;1 輛載重卡車(按 18 條輪胎計),行駛 50 萬公里,可節油 2.8 萬升,減少 CO2排放 69.4 噸。如果按 95 號汽油價格 7.6 元/升來算,平均來看乘 用車司機使用 4 條“液體黃金”輪胎 15 萬公里可節省油費 6057.6 元;如果按柴油價 格 7.2 元/升來算,商用車司機使用 18 條“液體黃金”輪胎 50 萬公里可節省油費 20.2 萬元,經濟適用性十分強。此外,輪胎耐磨性能的提升,也可在降低細粒子物質向大 放的同時,有效減少廢舊輪胎的產生,從而緩解“黑色污染”問題。

“液體黃金”輪胎放量在即,深化賽輪技術領先優勢,提升全球品牌力及競爭力。 2020 年 6 月,根據軟控股份公告,益凱投資建設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循環經濟綠色一體 化項目目前計劃是一期 10.8 萬噸/年,項目預計工程建設周期至少 28 個月。截至 2021 年 9 月,軟控具備 1 萬噸/年的 EVEC 膠料的產能,而且正在推進擴建項目的建設,擴 建項目投產后有望為賽輪“液體黃金”輪胎在市場上的放量提供關鍵原料支持,深化 賽輪在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隨著“液體黃金”膠料及輪胎的穩定量產,未來或將為 賽輪輪胎在全球輪胎市場中品牌力及競爭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森麒麟:高端智能制造,新軍蒼頭特起

森麒麟主營高性能乘用車輪胎及經濟型乘用輪胎,溢價能力強,毛利率更高。目前公 司在大尺寸乘用車胎(>17 寸)領域收入占比整體超 60%。由于尺寸 17 寸及以上的 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車、輕卡輪胎產品多適用于中型轎車、越野車、城市 SUV、皮卡及 商務車等車型,對輪胎性能的要求更苛刻、輪胎研發制造工藝更復雜,相應定價環節 溢價能力更強,毛利率更高。此外,在航空輪胎領域,公司歷經逾七年持續研發投入, 掌握航空輪胎技術及產品開發能力,取得中國民航局 CTSOA 證書、MDA 證書,受中 國民航局委托起草 CTSO-C62e《航空輪胎》行業標準,并于 2019 年成為中國商飛 ARJ21-700 航空輪胎合格供應商。

在國內,目前森麒麟擁有青島生產基地。青島工廠目前實現半鋼 1200 萬條年產 能,通過對第一條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規劃新增 300 萬條半鋼胎年產能,預計 2022 年實現 1500 萬條半鋼胎年產能。此外,公司募投年產 8 萬條航空胎項目 (3 萬條新制胎+5 萬條翻新胎)有望于 2022 年投產。

在海外,目前森麒麟主要生產基地為泰國工廠,包括泰國一期及泰國二期項目。 森麒麟泰國一期目前已達到年產 1000 萬條半鋼胎產能。泰國二期項目(600 萬 條半鋼胎+200 萬條全鋼胎)已經投產,項目預計于 2022 年大規模達產,產能逐 漸爬坡。同時公司加快推進西班牙工廠的建設,設計年產能為 1200 萬條半鋼胎, 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中國輪胎企業在歐美發達國家的首家智慧輪胎工廠,預計 2024 年投產。近年來,公司海外產能不斷擴張,考慮到泰國森麒麟(17.1%雙反 稅率)及西班牙(0%雙反稅率)對美出口低關稅,公司海外產能布局將在未來 1-2 年繼續大幅增加公司出口收入及利潤。

公司是國內輪胎行業率先實現工業 4.0 的先行者。公司通過產學研結合,綜合利用 RFID 技術、生產管理、模具制造、數據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平臺及集成應用, 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森麒麟智能管理系統”建成國內首個以自動化、信息化、 智能化、個性化為特點的輪胎工業 4.0 智慧工廠,將工業 4.0 概念變成現實,成為唯一 一家入選 2016 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的輪胎企 業。

智能制造應用于輪胎生產工藝流程,實現生產“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 可視化、可溯化”。公司從智能中央控制系統、智能生產執行系統、智能倉儲物流系統、 智能檢測掃描系統、智能調度預警系統五個主要模塊實現輪胎制造“自動化、信息化、 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可溯化”,打造工業互聯網及生產制造物聯網體系。

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公司借助 MES 系統,結合輪胎制造工藝流程,開發“森麒 麟智能管理系統”,作為中央控制系統,與 ERP 訂單系統、庫存管理系統對接,實施 自動排產、生產過程信息交互、制造執行、過程監控、數據采集、智能反饋,實現輪 胎多規格生產自動切換和工廠內部全生產周期管理。中央控制系統實時追蹤生產計劃 執行情況,及時掌握生產動態,實現全程溯源,保障生產高效執行、提升輪胎品質及 一致性,實現產品與信息大數據集成、信息與產品互聯。

智能生產執行系統:采用包括大數據應用、物聯網及云終端、新型傳感器、智能 機器人、工業 APP 終端等智能制造技術和設備對從投料、密煉、部件、成型、硫化、 檢測直至輪胎出庫的各流程實行實時監控與生產調整,提高設備協同與信息交流。

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基于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和智能生產執行系統,采用金蝶 ERP 系統、車間 MES、倉儲 WMS 及 WCS 等信息系統建設智能化物流體系,優化空間利 用效率,建立抗干擾能力強的有序銷售、存貨物流系統。

智能檢測掃描系統:動態抓取輪胎測試,全過程無人參與,實現輪胎逐條掃描、 逐條檢測,自動收集、記錄、傳輸與輪胎品質相關信息,自動篩檢、分流合格輪胎、 次品輪胎,產品一致性及品質管控精準度得到有效保障。

智能調度預警系統: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完成自動排產后,通過移動終端實施下發 及協調生產,提供計劃人員即時監測各生產機臺狀態的能力,進行生產臨界狀態預警 與排查,提高了生產組織效率。

管理精細化疊加制造智能化保證公司成本結構健康、可持續,長周期內具備強大競爭 力。受益于智能化制造系統,公司用工人數較低,用工成本較同規模傳統企業降低了 75%左右,大幅度節約了人力成本。管理方面,扁平化架構、平行化管理、精細化控 制都能夠幫助公司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具備長期抗風險能力。從財務數據看出, 2021 年公司人均創收能力達到 191.9 萬元,在國內輪胎行業中保持領先優勢。從完全 成本構成來看,2020 年公司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比僅為 65.7%和 4.2%,對于原材料 及用人成本的敏感性較低,在海內外輪胎企業中保持一定優勢。同時,有賴于智能化 制造的優勢,公司具備較強產品均一性 ,兩大工廠設備合格率常年達到 99%以上。

公司近年經營規模和業績快速增長。近年來,隨著公司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青 島、泰國一期、泰國二期項目新增產能貢獻,公司業績快速上升,2015-2021 年公司 營業收入從 20.2 億元增長至 51.8 億元,復合增速達 16.9%,歸母凈利潤從 1.4 億元增 長至 7.5 億元,復合增速達 32.4%。2021 年,受到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疊加海運出 貨困難影響,但公司輪胎產能持續擴張,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 51.8 億 元和 7.5 億元,同比+10.0%和-23.2%,業績降幅較小,在全行業中仍能保持較高利潤 水平。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 31.6 億元(同比+24.8%),實現歸屬凈利 4.8 億元(同比+20.4%),實現歸屬扣非凈利潤 5.4 億元(同比+29.5%),單季度收入創 造歷史新高。

未來產能逐步釋放,利潤率長期維持高水平。森麒麟目前主要以生產半鋼胎為主, 2017-2021 年年產能自 1768 萬條左右增長至 2200 萬條。2022 年,公司繼續堅持兩化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優化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基地。公司毛利率較 高且常年保持穩定,在基本面較困難的 2021 年達到 23.3%,位于行業較高水準。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xxxxbbbb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1在线精品|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videossexfreeohdb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