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美食 > 美食菜譜 > 正文

    牛扒最簡單的做法視頻、牛扒的做法?

    本文作者:silencesky

    本食譜可以說是基本參照世界第一名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James Ramsay)的牛排做法,作為一名從“黑暗料理國度”走向世界的廚師,他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站在廚藝界的頂峰。

    關于牛排,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在教學視頻和電視節目中演示這種做法。

    同時,我也認為這是最經典也是最適合家庭牛排愛好者的做法,所以呢我來做下演示,并且分享給大家。

    這里可能有人要問了:“狗蛋老母雞的食譜?那我直接去看視頻好了,不是更直觀?干嘛還要看你的文章?”

    當然,本文中除了食譜,肯定會有一些我獨有的東西,比如我結合中國的家庭烹飪環境做出的經驗總結,比如我一些小小的改變,這些是大師的視頻中,得不到的信息,肯定會對你有用。

    所以,請耐心看下去。

    本文想傳遞的中心思想是:“牛排是最簡單的家庭烹飪,沒有之一”。

    簡單到什么地步呢?只需要有一塊好肉,就行了。

    對于其他的要求?

    廚具、調料、手法、等等等等,要求都很低!

    至于低溫慢煮(Sous-vide)、干式熟成(Dry-aged Steak)等等,這是我們去米其林星級餐廳才需要考慮去享用的東西,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自己在家搞,意義不大。

    當然,你要是想折騰,有研究精神,那也不錯。

    但我覺得與其折騰這些,獲得的味覺提升遠遠不如去搞一個烤架來嘗試露天碳烤來的大。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樓主在值得買3年期間,沒發過一個牛排食譜。

    WHY?

    答案其實很簡單,但肯定很多人想不到,因為。。。吃!吐!了!

    當然,這是樓主的個人經歷問題,在美國總共待過6年以上的時間。。。。。。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什么很好的經歷,其實對熱愛美食的樓主來說,這和噩夢沒什么兩樣,因為這個國家的飲食結構可以說太單一了。

    很多人對“世界上最能吃牛肉的國家”這個概念缺乏判定或理解,那么下面我就來一個數據:

    根據2018年《肉類消費》組織統計,隨著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消耗肉類總量大大增多,根據數據統計,18年肉類消耗總量高達1033.1萬噸,而其中一個國家,每年消耗接近100萬噸牛肉,僅僅只有占據人口比列15%的老年人偶爾吃口素菜!美國農業部門作出統計,18年食肉量再創新高,平均每人每年將吃掉220磅的紅肉和雞肉。

    好吧,你們可以想象下,每天都是牛排、牛排、牛排!

    各種各樣制作的牛排、煎的、烤箱烤的、碳烤的。。。各種部位的牛排,菲力、肉眼、T骨!

    尤其是露天燒烤,基本上兩天一小烤,三天一大烤,簡直是城郊居民們最熱愛的娛樂活動。只要有個小院子,有個小陽臺,繚繞著裊裊肉香的燒烤架,仿佛從未停歇過!

    甚至很多公園里還會專門劃分出專供戶外燒烤的公共區域!

    但是!我骨子里是中國人?我愛吃豬肉勝過一切!

    然而美國/加拿大的豬肉你們懂的,屠宰用電不放血,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所以吃牛肉也是被迫的。

    終于,回來之后呢,真好吃呀!紅燒肉一時爽,一直吃一直爽。

    結果呢,幾年之后痛風了。。。

    當然,也是由于我自己大量飲啤酒的緣故,不過我查了下食物嘌呤含量表,豬肉的嘌呤含量在牛肉的兩倍以上!

    所以,最近我在考慮下,要不要改變下自己的飲食結構?當然,不吃肉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所以,把豬肉替換成牛肉,我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里主要是交代下我的背景經歷,在美國6年期間我起碼烹飪過1000塊以上的各種牛排,這個數目并不夸張,一次戶外燒烤聚餐烹飪幾十塊是常有的事。

    所以呢,本文的寫作基礎,是我對牛排烹飪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用四個字足以形容,那就是:“熟能生巧”。

    然而回國之后就相當相當少了,一年不一定有幾塊。

    一方面是吃吐了的原因,再者是國內的適合做牛排的牛肉不好買,尤其是剛回國的時候,又沒有電商,又沒有多少正規進口好牛肉。。。甚至直到前兩年,所謂的“牛排”還多半是卡拉膠拼接,你們懂得,被Prime和Choice級別的牛肉養刁了嘴巴之后,我也受不了這些。(不過講真,拼接牛排切丁兌素菜炒一下還是可吃的)

    這幾年倒是好了很多,國內正規渠道進口牛肉最高等級到了澳洲的M9,不過美國牛肉解禁之后,價格也并不便宜。

    不過,我來講下自己的看法。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有三大牛肉分級制度,分別是:

    1??、澳洲,M1-M12

    澳洲牛肉本來分為M1-M9,9個級別,近年來引進日本和牛和美國安格斯牛之后,培育出“澳洲和牛”,往上又提升了三個等級,目前是到M12封頂。

    “BMS”是“Beef Marbling Standard”的英文縮寫,是牛肉的脂肪肌間紋理含量的多寡,從少到多分為12個等級。

    2??、日本,C1-A5

    相對于澳洲的簡單分級,日本的牛肉分級制度可以說是非常復雜,要講明白的話,不亞于寫論文。

    此外這個問題和我們關系不大,因為國家從2001年開始就禁止進口神戶牛肉了。也就是說,如果想吃到高品質的和牛,那么請去日本本土,而國內一些標榜“和牛”“頂級神戶牛肉”的餐廳,都是不正規甚至違法的。

    同時,請不要相信任何“牛肉”的說法,這種一律當作來源不明的不安全肉制品看待。

    此外,頂級的神戶牛肉產量很低,即使在日本本土,也曾經有過以次等牛肉濫竽充數的餐廳丑聞,更不要講國內了。

    國內的所謂“神戶牛肉”,請一概不要相信,也不要花冤枉錢在上面,是造假的重災區!

    和牛的等級是由三個標準共同決定的,分別是步留等級、肉質等級和BMS值。

    所謂“步留等級”就是一頭牛最適合用來食用的部分,一般分為A、B和C三個等級,以A為最優

    “肉質等級”是對牛肉的霜降程度、顏色、肌理大小、脂肪度的綜合評價,通常分為1-5五個等級。我們平常說的A5牛肉的“5”就是指肉質等級,所以最頂級的和牛是A5級別。

    但是,并非如此簡單,因為要判定和牛的級別,首先還得先看下和牛的品種。

    不同的品種,肉質不同,分級標準也不同。。。。看品種,看瘦肉顏色、看脂肪顏色、看肌間脂肪含量,看美觀程度。。。。令人頭暈腦脹。

    3??、美國 - 8等級

    相比之下,我覺得美國的牛肉分級更為簡單也更為合理一些,或者說,更接地氣。

    美國農業部(USAD)以油花(Marbling)分布情況和牛只屠宰的年齡將牛肉分成八類:

    Prime(極佳級)、Choice(特選級)、Select(上選級)、Standard(標準級) 、Commercial(商業級)、Utility(實用級)、Cutter(切割級)和Canner(制罐級);前五個等級消費者能夠直接購買,最后三級則多用來做成加工食品。

    一般來說,即使是普通米其林餐廳也就用得上Choice(特選級),只有為數極少的頂級餐廳會標榜自己用的是Prime(極佳級),而我以前做牛排,一般都會選擇Select(上選級),偶爾奢侈下會用Choice(特選級)。

    因為啥?因為窮。即使是在牛肉日常銷售的大國,牛肉也不便宜,比如下方就是一塊Choice(特選級)的RIBEYE價格:

    為什么說美國的牛肉分級制度比較合理呢?

    因為它并沒有近乎變態的去追求BMS值也就是肌間脂肪含量。

    而日本的A5,和澳洲的M12,則是有些夸張了,與其說是“吃肉”,不如說是“喝油”,口感好是好,入口即化,可能不入口即化嗎?脂肪含量太高了。

    所以,吃多了會膩,只適合小口品嘗一點點,而無法去大快朵頤。

    而老美們一塊牛排動不動就是一磅的份量,即使是Prime級別也就是11%左右的脂肪含量,按照我的經驗來說,8-12%的脂肪含量是口感極好的了,吃到飽也不會膩。

    下面我來集中解答幾個關于牛排烹飪的問題

    1??、吃牛排還有個鄙視鏈?

    我覺得這是完全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牛肉只是一種食用肉類,牛排是根據不同部位分割出來適合烹飪的牛肉統稱,至于做法,那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并沒有所謂的“最好”,“最強”,“最正宗”等等說法,也沒有規定你必須要怎樣做,不能怎樣做。

    美食烹飪,殊途同歸,好吃才是唯一的目的。至于熟成的瞧不起新鮮的,碳烤的瞧不起煎的,我覺得沒有必要。

    牛排可以很貴,門檻也可以很低。

    2??、我喜歡吃牛排,一定要買個烤架來做嗎?

    我覺得廚具這個追求,是無極限的。即使你置辦了烤架又怎樣?還有效果更好的商用專業烤架,而且燒烤大師們還會講究木炭的種類以及溫度對牛排的風味影響,訂制木炭和專門設計的烤架,所以,烹飪器具這方面,燒起來是沒個底的。

    不妨先看看你手邊有哪些廚具。

    比如一口平底不黏煎鍋,這就行!

    畢竟戈登拉姆齊也不止一次用平底不黏煎鍋來做牛排并且視為自己的教程之一。

    3??、做牛排,什么樣的平底鍋最合適?

    這個問題,需要看你做牛排的頻率,還有你的勤快程度來定。

    我建議,如果是1-2天就做一次牛排,甚至天天做,那就買lodge的鑄鐵煎鍋,如果喜歡牛排上有花紋,那就買橫紋款,尺寸最好在26cm以上,因為足夠大小和份量的牛排才能夠出風味。

    洛極Lodge 美國進口健康無涂層不易粘鑄鐵煎炒鍋26cm228元

    如果是3天以上甚至更久才做一次牛排,我建議你買一口重型鑄鋁煎鍋,能到足夠的溫度,蓄熱能力強,不至于牛排放下去就涼,而且清洗簡單,不粘鍋,對新手很友好。

    因為做牛排的頻率不高的話,用lodge,做完之后你刷不刷鍋?刷的話油膜保持不住,不黏性能差,不刷的話,上面的油膜會氧化,然后一股哈喇子氣,下次用還是得刷。鑄鐵鍋本身表面孔隙多,殘油不好刷,平底的還好,橫紋的刷起來尤其累。。。

    至于普通的不粘鍋,能不能做牛排?可以是可以,但是需要你把鍋燒到非常熱,才能保證牛排下鍋之后不會被驟降的溫度影響品質。然而,涂層的耐熱能力有限,燒熱鍋是很毀鍋的,自行斟酌。

    至于不銹鋼煎鍋,一個是蓄熱問題不如鑄鋁和鑄鐵鍋,再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粘鍋,也不算很適合。

    4??、做牛排不能放黃油和橄欖油,是這樣嗎?

    有人說:“做牛排還放油的,都是異端!”

    以前聽到這種說法,我就想笑,然而笑笑也就罷了,懶得上去說話。

    實際上,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要視牛肉的級別和部位來定。

    比如你煎一塊M9以上級別的RIBEYE,或許不用放油直接煎,但是你煎一塊M3級別的菲力呢?不放油恐怕不合適吧?

    總之,這個要看牛肉本身的脂肪含量來定。確實,用牛肉本身脂肪是挺好的,但不可否認使用一些其他食用油,比如發酵黃油等等,能更增加牛肉的風味,尤其是需要額外用到一些香料的時候,可以說牛肉本身蘊含的脂肪是不足以去激發這些香料的味道的,這個時候還是得放油的。

    此外用鑄鐵煎鍋的話,一般來講也會在熱鍋的時候先放一些精煉橄欖油(煙點240度左右),一方面是潤鍋防粘,再一方面當油煙起來的時候,也是提醒你牛排可以下鍋了。

    5??、有必要在家里搞“低溫慢煮”和“熟成”嗎?

    我覺得這是比較專業的領域,一直是米其林星級餐廳們考慮并去研究的范疇。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更合適。

    當然,如果你也有一定的研究精神或者物質條件,在自己家庭環境下做下相關嘗試,也是好事,畢竟美食變得更美味的動力之源,就是不斷的嘗試和研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做低溫慢煮(Sous-vide)的時候,食材本身一定要過硬,不然就是細菌培養皿。

    牛排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就是一道幾分鐘內搞定并且大快朵頤的快手菜,一樣能達到很高的美味度,沒必要搞太復雜。

    所以,恒溫水浴機、熟成箱、烤箱什么的,并不是做牛排的必需品。

    6??、做出一塊完美牛排的秘訣是什么?

    我覺得4個字可以總結:“熟能生巧”。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每一塊牛排的肉質、等級、重量、厚度、是否熟成等等因素,是不盡相同的,往更大了說,每個人烹飪牛排用的鍋具和火力也不一定能保持一致,所以說,精確到XX秒翻面,總共烹飪XX秒就是完美X分熟的食譜是不存在的,是無法去copy的。

    如何能做到完美品相?或者說你想要的火候?那只有在不斷的嘗試中積累經驗和手感,古人云:“唯手熟耳”,就是這個道理。

    就好比本篇,樓主已經一兩年沒煎過牛排了,而且這塊牛排也“來源不明”,是過年時我媽帶來的,我也不清楚是哪里買的,什么時候買的等等,姑且就當是一塊“辣雞牛排”好了,但我往年積累的經驗仍然可以讓我通過對肉質和厚度等等的把控,在一邊拍照一邊烹飪的情況下,做出如此成色。

    所以,第一要素就是“手熟”,也就是要多嘗試,多做。

    第二要素是什么呢?要有一塊好肉。

    當然,好肉不便宜,這個預算大家量力而行。

    我建議最好是M3等級以上,部位上是西冷、肉眼、菲力等部位的來練手。

    牛肉等級太高,貴,做壞了心疼;

    而牛肉等級太低,烹飪難度也高,對新手也不算友好,容易打擊到懷疑人生。

    好吧,本來就是簡單一食譜,一不小心又扯了四五千字。。。我也是服了我自己。

    看看今天所需要的食材

    1??、主料

    牛排一塊,大小問題不大,關鍵是厚度,我建議如果是菲力的話,厚度可以在4-5公分,其他部位的話,厚度在2-3公分比較合適。。

    這樣的厚度不但容易掌握火候,對新手友好,同時方便出來“層次感”,不至于一下“全熟”。

    太薄的,那叫牛肉片。。。。。。 我真不是鄙視的表情。

    目前購買牛排的好店多半是淘寶C店,我也不打算推薦,但是最靠譜的還是中糧的安至選,等級最高M9,這也是法定能夠進口的最高級別了

    中糧安至選M9級澳洲和牛西冷厚切牛排 300g 盒裝 好貨498元中糧我買網

    去購買

    2??、輔料

    橄欖油

    推薦精煉橄欖油,煙點高,便于新手掌握下鍋時機。當然,熟練的話,用什么油無所謂,就是風味的區別了。

    黃油

    這兩種是做牛排料理最常見的食用油,前者一般用于潤鍋,后者一般用于烹飪香料同時增加風味。

    如果是用不粘鍋的話,前者可以省略掉,本文就是演示了不用橄欖油的做法。

    黃油推薦總統的發酵黃油:

    總統(President)發酵型動物淡味黃油塊 200g (淡味)烘焙原料31.8元

    3??、調料

    鹽、胡椒

    這兩樣是必須的,沒有鹽和胡椒,不成牛排,這也是主調味。

    兩種最好都是研磨瓶,粗粒、新鮮、現磨,這樣風味最佳。

    鹽么建議上喜馬拉雅玫瑰鹽,雖然是玄學,但風味更好一些,最次也得是粗粒海鹽吧。

    美國進口柯克蘭kirkland喜馬拉雅粉鹽 成人特粗地中海海鹽帶研磨器黑胡椒粒 兒童玫瑰鹽寶寶食用鹽 天然粉鹽帶研磨器 737g87元

    至于胡椒用什么,傳統會用單一現磨黑胡椒,不過我現在發現四季胡椒味道更佳,層次更豐富:

    意大利 進口調味料 卡納梅拉cannameila 黑胡椒混合海鹽系列 牛排調味 兩瓶包郵 四季胡椒25g28元

    大蒜、百里香、迷迭香等

    大蒜幾乎是必須有的,搭配任意一種香草,和牛排都是絕配。但是用大蒜和香草的話,就需要多點黃油去激發了。

    【老一生鮮】新鮮香料 迷迭香 100g7.4元天貓精選

    去購買

    4??、廚具

    這個前面已經講過了,對于一周只做一兩次牛排,甚至頻率更低的朋友,我還是建議買一口重型鑄鋁不粘鍋。除了煎牛排,平時還可以用作其他料理。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菜譜

    1??、首先把牛排在冷藏室解凍之后,提前20-30分鐘拿出,在室溫下靜置。

    2??、開始煎制前15分鐘,現磨鹽和胡椒(注意胡椒顆粒要大一些),均勻涂抹在牛排表面,稍微按摩一下,然后繼續靜置。

    3??、在腌制的同時,我們來準備香料,這次樓主用了大蒜和迷迭香的組合。

    大蒜去皮切片,迷迭香整枝洗凈瀝水即可。

    4??、起鍋,大火,燒熱,不用放油。

    當然樓主是憑自己的經驗感覺,把腌制好的牛排下鍋。如果是新手,建議放油來掌握溫度。

    5??、最好有個烤肉夾,30秒即可翻面,煎另外一邊。

    6??、兩面各30秒之后,放入大蒜和迷迭香,還有黃油。

    7??、把煎鍋稍微傾斜,牛排位于鍋的中間,然后把蒜、香草和黃油傾斜在鍋的底側如圖。這樣可充分激發香料的香氣。

    8??、此時一分鐘翻一次面,在煎制的同時,用勺子不停的把底部的黃油澆在牛排朝上的一側,這個操作我自己沒法拍,你們知道就行了。

    9??、如此反復1分鐘翻面,讓兩邊受熱均勻,2-3cm的牛排看肉質和部位,一般來講正反各3.5分鐘可以達到Medium Rare(三分熟),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熟度。

    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實際上影響烹飪時間和熟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你完全依照別人食譜里告訴你的時間來做,出來可能成色完全不對,所以呢,必須還是得多做,然后熟能生巧,總結經驗。

    還有就是注意觀察,當表面出現下圖這種漂亮的焦痕,Maillard reaction已經做足了的時候,牛排的風味也就差不多了。

    1??0??、此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某些部位的牛排,比如SIRLOIN西冷,RIB-EYE肋眼,

    在切割之后會有一條肥肉較多的邊,在煎制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處理下,把這里白生生的肥肉煎熟,把油脂逼出來,不然,一塊還帶著白生生肥肉的牛排是十分惡心的,是無法被端上餐廳的餐桌的。

    做法很簡單,就是如下圖這樣,把肥肉一側朝下,把牛排豎立在鍋沿進行煎制。

    如果你有個深煎鍋,那就更簡單了。

    同理,如果是4-5公分以上厚度的菲力牛排,每個側邊也要分出來時間進行均勻煎制,可以說菲力牛排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部位之一。當然,價格也是最昂貴的。

    1??1??、在做完了以上工作之后。就可以把牛排取出,裝盤,靜置幾分鐘,期間用配菜加以點綴,就大功告成了。

    下面是實拍時間,我們來看看這塊牛排做的如何。

    切開。

    再加一朵新鮮迷迭香點綴下。

    牛扒最簡單的做法視頻、牛扒的做法?

    總結

    本文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已經很明白了。

    那就是:

    做牛排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即使沒烤架、沒低溫慢煮機,沒熟成的條件,

    只要有一口平底鍋,一塊還過得去的牛排,一顆勇于嘗試的心,

    就能做出一塊多汁的、美味的、出色的牛排。

    畢竟,世界頂級大廚也是這么做的。

    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觀賞!

    如果覺得不錯,還請點贊、收藏、打賞+評論來一套哈,謝謝支持!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