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藤肉豆須作文好標題(絲瓜藤肉豆須作文800字)
編者按:
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高考作文更是歷屆網友討論的重要話題之一。2015年的“絲瓜藤和肉豆須”、2022年的“本手、妙手、俗手”成為不少網友“難以忘懷”的記憶。
2023年,夏季高考如期拉開帷幕,山東濰坊考生的作文挑戰是新國標I卷,作文題目為: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濰坊融媒中心推出“高考作文大家寫”系列征文活動。截至6月7日晚8點,我們收到了來自濰坊各地的文學創作愛好者們的形色各異的“故事”,他們有什么好故事?一起來聽聽。
華夏故事親風雅,不廢江河萬古流
文/李曉丹
題記:我們可以一輩子只寫這個小地方,但是這個小地方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中國。可以通過這個小的地方走向世界——莫言
詩可以興觀群怨,文可以載道隱秀。好的故事,可以促進表達溝通,可以使人動心啟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個人命運,可以展現民族形象。今日之華夏泱泱,面對時代大潮,更需要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傳承民族力量。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好的故事是只身的銅鏡,是時代的留聲。
每隔一段時間,或一個世代,總會有某個迷惘的、身處人生十字路口的文學青年,在講述好故事時獲得啟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吟唱著俄國農奴制改革后的苦難與救贖之歌,讓俄羅斯民眾重塑起自救的品格;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切開了拉丁美洲被資本主義壓榨和吮吸的干癟血管,讓世界看見哥倫比亞的歷史傷痕;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洞見了封建專制制度大廈將傾的預言,后來的讀者們既在大觀園中找尋著自己,也品咂著時代。每一個講述好故事的人,無不為人性的卑劣與罪孽而憂慮,孜孜于人的道德自新之路,不倦于敲響舊時代的喪鐘。言者無罪,卻使聞者足戒。
何嘗見明鏡疲于屢照,清流憚于惠風。好的故事可以動心啟慧,展現民族形象。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的故事不懼解讀,只待機緣。六國破滅是何道哉?蘇門三父子各有立場便各有千秋。希望北宋統治者不要再奴顏婢膝的蘇洵說“弊在賂秦也”;高居宰輔之職而對士人有更高要求的蘇轍認為“當時之士不知天下之勢”;官場幾經波折屢屢失意的蘇軾則認為“養士”是“先王之所不能免也”的。同樣的題材會因講述者的立場不同,而變成不同的故事:六國破滅可眾說紛紜,中國形象亦如此。在西方世界不斷鼓吹“中國”的今天,中國默默承擔世界舞臺上的國際責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展示華夏文化底蘊,索馬里海灣中呈現大國責任擔當。無言的訴說讓每一位華夏兒女更加堅定立場、由衷自豪。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好的故事需要冷靜觀察,傳承講述。
面對紛繁的世界局勢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講好中國故事是我輩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網紅美食博主李子柒于新媒體中講述中國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失聰的清華女博士江夢南于無聲中講述中國青年的自信堅韌與優雅從容,奧運會跳水冠軍全紅嬋于水花中講述中國青年的勤奮自律與拼搏專注……過去疫中前行的三年里,無數挺身而出的抗疫一線人員,正是傳遞著新生中國力量的青年。只要我們冷靜觀察負重前行中的中國,賡續前人之志,續寫時代華章,總能發現身邊的“好故事”,也持久地被好故事的力量感動著、鼓舞著。
莫言通過他的“高密鄉”訴說著他眼中的中國故事,“這地方有母親生你時流出的血,這地方埋葬著你的祖先,這地方是你的‘血地’”。我輩復登臨在華夏歷史無數個關鍵節點的此時此地,致廣大而盡精微,焚肉身而述華夏。誠如柳宗元斯言:瑯乎璆璜沖牙之響發焉,煌乎山龍華蟲之采列焉,則揖讓周旋乎宗廟朝廷斯可也!
爾曹身與名俱滅,人間正道開新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