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火車日記300-火車日記日記
9月的編鐘之城隨州秋意漸濃。在隨州站一樓候車室的“襄遇1080”服務臺前,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襄陽車站管內隨州站客運員黃蔓莉全程微笑著,耐心解答過往旅客的提問。
今年49歲的黃蔓莉,個頭不高,工作中的她總是小跑著,去幫助有需要的旅客。從事客運工作9年來,她臉上掛滿笑容,眼里裝著旅客,用三萬字日記記錄下全心全意服務旅客的“大情懷”。
文字記錄初心使命
2014年8月,黃蔓莉從貨運崗位調至客運,主要負責進站口檢票驗證和引導等工作。從那時起,黃蔓莉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至今已經寫了厚厚3本,共計3萬余字。翻開日記,里面記錄著接受過服務的重點旅客信息、旅客留言及建議等內容。
2021年,車站成立“襄遇1080”服務臺,黃蔓莉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在服務臺工作,責任更重,作為一名黨員,我更要做好表率,用文字記錄工作中的點滴,并不斷改進學習。”黃蔓莉暗下決心。
“黨員同志,太謝謝你了!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咋辦!”旅客的一聲聲感謝,都被黃蔓莉寫進了日記中。“沒有什么比旅客的認可更有價值,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動力。”翻著日記本,黃蔓莉的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小人物”書寫“暖故事”
“2021年5月24日,晴。上午11點鐘,一位重點殘疾旅客來到車站,無陪同,乘坐K358到武昌站。臨近中午,因旅客行動不變,無法購置午餐,我自費為旅客買來面條和礦泉水送去,并不斷安撫旅客情緒......14時30分,我通過便捷通道優先將旅客送往站臺,并與列車員辦理了交接.....”這是黃蔓莉日記中的一段內容,服務旅客之情躍然紙上,平凡小事中流淌著令人動容的溫暖和情意。
“沒有不講理的旅客,只有不用心的交流。”這句話,黃蔓莉在日記中寫過無數次,也在工作和實踐中重復過無數遍。“后來,這位殘疾旅客成了我的固定幫扶對象,每次來坐火車都會找到我,漸漸地我們成了知心朋友。”黃蔓莉說。
在車站服務品牌“襄遇1080”的工作崗位上,黃蔓莉共計幫助300余名行動不便的重點旅客進站乘車,助力1100余名旅客解決乘車、進出站等問題,辦理愛心卡100余張,為旅客尋回丟失現金、手機等遺失物價值20萬多元,受到了廣大旅客的認可和好評。
2022年,她獲得中國鐵路武漢局襄陽車站優秀員、優秀員工等榮譽稱號,這激勵著她不斷擦亮服務名片,助力“襄遇1080”品牌成為沿線鐵路一顆亮麗的明珠。(馬俊宇)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