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鰻什么人不能吃(吃鰻魚的危害有多大)
在選擇海鰻之前,你應該了解到底是什么是海鰻?從生物學上講海鰻是魚類的一種,雖然它們看起來與其它魚類有很大的不同。
海鰻(學名:muraenesox cinereus)是海鰻科、海鰻屬魚類。頭大錐狀。吻尖長。體延長軀干部近圓筒狀,尾部側扁。
它們沒有胸鰭和腹鰭。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像正常的魚那樣游動,必須用身體而不是鰭來推動自己在水中游動,速度快得驚人,這就是它們肌肉發(fā)達的原因。
海鰻不能像其它魚類進食時在嘴里產生負壓“吸入”食物,這是因為它們的頭太窄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們用鋒利的牙齒捕捉獵物,并利用位于喉嚨深處的第二對下顎-咽顎把食物從位于口腔的正常的一組顎中帶到胃里。
大多數海鰻都有尖尖的牙齒,通常以魚、頭足、貝殼類動物為食。海鰻有一層堅硬的厚皮,會分泌出一層厚厚的黏液,在人工飼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這意味著它們不太會感染寄生蟲病。海鰻的眼睛是發(fā)育不全的,但是它們的嗅覺相當發(fā)達。
很多海鰻的性別都不是終生相同的,比如所有的雪花鰻一開始都是雌性,一旦達到性成熟,可以選擇變成雄性。至于斑馬鰻,它們出生時既可以是雄性也可以是雌性,但如果需要繼續(xù)繁殖雌性可以改變性別。而帶狀海鰻出生時都是雄性,長大后可以變成雌性。
大多數海鰻在一年中的會根據食物供應和儲存的能量進行繁殖。卵在4-6周后孵化,幼仔一孵化就照顧好自己。已知的海鰻至少有近200種,體長可以從10-300厘米長。
雪花鰻
雪花鰻,學名Echidna nebulosa,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部短且呈白色。主要棲息在印度洋珊瑚礁地區(qū)的洞穴及巖石裂縫中,是一種很美麗的海鰻。非常適合初學者,通常能長到45-60厘米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和較小的魚、海葵與珊瑚混養(yǎng)。
它們會稍微有點侵略性,在海缸內追逐魚。在野外一般以甲殼類動物為食,人工飼養(yǎng)可以喂食凍的或干的蝦、魚及大部分的動物性餌料,通常不能與甲殼類動物生活在一起。建議使用200升或更大的海缸。
斑馬鰻
斑馬鰻,學名Gymnotus anguillaris,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是另一種很棒的海鰻,最長可以長到1米以上。它們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海鰻之一,通常可以和較小的魚一起飼養(yǎng)。
在野外一般以甲殼類動物為食,人工飼養(yǎng)可以喂食凍的或干的蝦、魚及大部分的動物性餌料,通常不能與甲殼類動物生活在一起。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變得有些笨重,這意味著所有的活石和珊瑚都應該非常穩(wěn)固,建議350-400升或更大的海缸。
絲帶鰻
絲帶鰻,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溫暖海域。在野外以獵食其它魚類、甲殼類為主食。
絲帶鰻對于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魚友來說不是很友好,因為讓它們開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一時的沖動很可能會以一條死海鰻和一大筆現金的浪費而告終。它們可以長到大約90厘米長,人工飼養(yǎng)可以喂食凍的或干的蝦、魚及大部分的動物性餌料,通常不能與甲殼類動物生活在一起。
花園鰻
花園鰻其實是糯鰻科(也就是康吉鰻科)中異康吉鰻屬和圓鰻屬的一些物種的統(tǒng)稱。身體呈管狀,成年體長約40cm,分布于熱帶至亞熱帶的大洋,棲息在珊瑚沙中。
海缸經常見的是園鰻屬的橫帶園鰻Gorgasia preclara和異康吉鰻屬的哈氏異康吉鰻Heteroconger hassi。橫帶園鰻最大的特征就是身上有一圈圈橙白相間的條紋,而哈氏異康吉鰻體表黑白相間,遍布大小斑點,時尚感十足。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養(yǎng)六到十只,底沙鋪設30厘米左右。豐年蝦能給予花園鰻足夠的營養(yǎng),在花園鰻開口后,可以喂食一些冷凍魚糧,還可以吃薄片以及顆粒。
左:哈氏異康吉鰻;右:橫帶園鰻
在添置一條海鰻之前你得先給它們找個棲身之地。在野外海鰻會有至少三個不同的巢穴,通常彼此之間的距離相當遠。這樣一來,如果其中一處食物很少,它會把東西打包然后搬進另一所房子。這意味著你需要在你的海缸里為它們至少三個可以居住的地方。
因此一個“H”形埋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讓你的海鰻自由來去,同時也能讓你感到安全和封閉。在兩端增加45度或90度的彎管連接,有助于防止沙子掩埋入口和阻擋海鰻的道路。管子要比海鰻的身體長,這樣它就可以躺在管子里;管子要夠粗,這樣它就能轉過身來。
強而有力的過濾是保證養(yǎng)好海鰻的關鍵。它們吃的很雜,如果過濾不合格會給海缸增加不必要的壓力。足夠大的蛋白質分離器,良好的流量,定期的換水和海缸維護是必須的保障。需要定期檢測好NO3和PO4,如果水質不合格,它們會拒絕進食和發(fā)生掉色的情況。
海鰻是出色的逃生藝術家,缸里的任何縫隙它都能找到。它們可以像蛇一樣爬上缸壁。如果海缸的蓋子不夠分量,一條強壯的海鰻是可以把它頂開的,請記住這一點。
在開始喂食海鰻之前,要先了解海鰻如何找到食物以及與此相關的潛在危險。它們具有非常敏銳的嗅覺用來嗅出食物所在。作為夜間活動的捕食者,人工飼養(yǎng)的海鰻會很快適應白天的進食。
與人們普遍認為海鰻是瞎子相反,它們確實有視力雖然不怎么樣,但仍然還是存在的。當它們想吃東西時,看到你過來就會從窩里出來。
當你試圖用手喂食海鰻時,這種強烈的嗅覺和不佳的視力可能會把你的手指當作食物咬傷。強烈不推薦!
每周喂海鰻2-4次就差不多了,在魚食上很多人會選擇魷魚和蝦,這兩種食物都是很好的主食。例如你從海缸的左邊喂魚,那么可以從右邊喂海鰻。這會讓其它魚遠離海鰻和它們的食物,有助于抑制海鰻捕獵的本能。
海鰻的生長取決于它們得到多少食物,如果你限制海鰻的攝食,它們可能長不大,好處是它們不太可能把較小的魚當成獵物,壞處是攝食的減少會導致它們更具攻擊性。這一切都是需要在喂食時找到平衡。
盡管名聲不好,外表咄咄逼人,但大多數海鰻實際上都很害羞。它們寧愿逃跑或躲起來也不愿打架。大多數海鰻對人類的攻擊要么是因為誤將手指當作食物,又或是你破壞了海鰻的巢穴或是激怒了它們。大多數中、大型魚類比如藍唐、隆頭、狐貍、炮彈、箱鲀、獅子、神像和體型較大的小丑都是海鰻的絕佳缸友。
大多數海鰻都是非常強壯的動物,它們能克服大多數的疾病。不過即使它們看上去健康狀況良好,也要經常去關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海鰻身上可能攜帶著什么東西,這些東西可能不會影響到它,但卻可能會毀滅你海缸中的其它生物。
疾病的癥狀包括:褪色、食欲不振,腹部腫脹、傷口或擦傷、行動遲緩等。我們可以通過在海鰻的日常飲食中加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抗生素藥物,避免使用銅藥。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水質是預防海鰻生病的最好方法,低鹽度治療也有一定的作用。
海鰻很可能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而拒絕進食,這是自然現象,只要海鰻沒有變瘦并且膚色仍然很好代表一切良好。如果它開始顯得苗條或出現疾病跡象,則需要尋找其它使它不進食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水質的惡化,尤其是NO3的升高,另外還要在海缸中其它生物中尋找疾病的來源,并進行換水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