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真正的來歷;端午節真正的來歷和風俗
今年公歷的6月14日,即農歷的5月初5,是我們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里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有著許多久遠的傳說,那么,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我們端午節要吃粽子紀念,要賽龍舟比賽,但是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呢?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了,那就是屈原,而現在端午節由來最普遍認可的傳說就是用來紀念屈原的。
相傳,楚國大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守舊的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不斷詆毀屈原,漸漸的楚王疏遠了屈原,后來屈原遭讒去職,更是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擁有遠大抱負,愛國愛民的屈原在流放中,因為早已看到秦國的野心和楚國的結局,卻因被楚王疏遠并流放,無力改變,悲憤憂郁,心痛不已,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撈救無果,蕩舟江上,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團投入江中喂食魚蝦,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希望這樣可以保全屈原的遺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例如屈原投江等故事傳說遠遠晚于節日誕生,是后世構建出來的。因近代對歷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于某些歷史人物碰巧與五月初五有關聯,于是人們便認為端午節起源于某個歷史人物,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都是錯的,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
端午節,其真正來源本是上古時代,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的節日,后來經過歷史發展才衍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傳說。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處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真正的來由是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也是迄今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如今的端午已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附錄:端午節申遺成功
2005年11月24日,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申遺”之爭暫時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消息傳來,在中國學術界及民間再度引起軒然大波。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10月30日,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主要有賽龍舟(劃龍舟)、吃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等習俗。
1、賽龍舟(劃龍舟):賽龍舟(劃龍舟)是端午節的標志性活動,是很多人劃槳的一項比賽。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全國各地都會舉辦劃龍舟的比賽,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傳出國外后,深受每個國家的人民喜歡,并形成了國際比賽。
2、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在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人們就開始泡糯米、清洗粽葉、包粽子,以此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3、掛艾草與菖蒲:在端午節掛艾草與菖蒲也是一種標志性習俗,端午節將艾草與菖蒲掛在門前,有招納百福的作用。
另外,端午節還有其他的習俗,比如:貼午時符、斗草、系五色絲線、佩戴香囊、放紙鳶等等。
端午節的習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通過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既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很好的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趣味謎語大全及答案
1、五月節里粽兒香,小朋友們把它搶(打一節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有吃粽子的習俗。
2、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食品)
答案及解析:粽子
箸【zhù】葉,又名棕葉,氣味芳香,聞上去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3、雄黃酒下肚,龍舟順水出(打一節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節
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有著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4、洗個艾葉澡,酸痛全跑了(打一節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節
艾葉歷來就在我國民間廣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療養病,有的用它來食用充饑,更有的用它作為辟邪驅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廣泛,在端午節這天,有掛菖蒲、蒿草、艾葉的風俗,也可用艾葉來洗澡、泡腳,以此來驅邪避毒,求得健康。
5、糯米飯團加點肉,脫去長葉味道濃(打一節日食品)
答案及解析:粽子
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6、五月節里龍舟賽,岸上叫得好歡快(打一節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節
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只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河岸兩側人頭攢動,萬眾歡騰。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群情激昂,歡聲震天。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謎底是端午節的謎語:
馬年歲首須省儉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馬前潑水(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節
雄黃酒下肚,龍舟順水出。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洗個艾葉澡,酸痛全跑了。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五月節里龍舟賽,岸上叫得好歡快。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五月節里粽兒香,小朋友們把它搶。(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眉遮半面垂淚泣,玉漏一滴斜月西。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楚腰纖細掌中輕·粉底格 (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九十年代何為先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舉杯盡飲添歸心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馬年伊始 (打一節日)----謎底:端午節
端午節趣味謎語大全附答案:
1.糯米飯團加點肉,脫去長葉味道濃 (打一節日食品)——粽子
2.五月節里龍舟賽,岸上叫得好歡快。 (打一節日)——端午節
3.小米二字有變化(商品名 )——粽子
4.麋鹿奔走崇山下(字謎) ——粽
5.小米二字有變化·卷簾格(商品名) ——粽子
6.馬年伊始(節日紀念日) ——端午
7.馬前潑水(節日紀念日) ——端午節
8.馬上和盤托出(節日紀念日) ——端午
9.馬上開始(節日紀念日)—— 端午
10.教學改革標準化(商品名)—— 粽子
端午節謎語大全及答案
謎面:端午 (打一成語)
謎底:一馬當先
解析:“端”意為最前面;“午”排地支的第七位,屬馬。
謎面:端午節后出生 (打一字)
謎底:產
解析:“端午”兩字節省后面部分為“立”、“丿”,合為“產”,扣合“出生”之意。
謎面:小米成點心,需乞求二字。 (打一端午節習俗)
謎底:吃粽子
謎面:端午前后 (打一字)
謎底:辛
解析:“端”字的前半部分為“立”,“午”字的后半部分取“十”,合為“辛”字。
謎面:而立年頭正上崗 (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
解析:“正”別解為數學符號“十”。
謎面:日中 (打一節日名)
謎底:端午
解析:“日中”乃一天之中的正午,“正”意思同“端”,故叫端午。
謎面:當頭馬 (打二字節日)
謎底:端午
解析:“端”取“事物的開頭”之義。地支“午”與生肖“馬”相扣。
謎面:一馬當先反浪費 (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解析:“午”排地支的第七位,屬“馬”;“當先”別解為事物的“端頭”;“反浪費”提倡應“節”約。
謎面:龍舟競渡 (打一常用詞)
謎底:比劃
謎面:殼生在山里,肉長在田里,繩綁在腰里,最后扔水里。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綠衣裹身上,珍珠里面藏,要想得珍珠,解帶扒衣裳。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四角尖尖繩捆葉包,餡兒白白賽過銀糕,每年端午節日一到,解繩脫葉細細品嚼。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金枝玉葉山上飄,流落人間冷水澆,僅僅為了一把米,被人繩索捆在腰。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生在河洼青朵朵,踏水踏泥來找我,找我回家吃飽飯,拿根草繩拴住我。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珍珠白姑娘,許配竹葉郎,穿衣去洗澡,脫衣上牙床。 (打一節日食品)
謎底:粽子
謎面: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 (打一傳統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她是田家女,穿的竹家衣,下水去洗澡,上岸才脫衣。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白娘子呀穿綠裝,一下掉進河中央,半天被人救上來,趕緊解扣脫衣裳。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一個白胖子,裹著綠葉子,腳扎細繩子,裝著紅米和棗子。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我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四角尖尖草束腰,熱水鍋中走一遭,臺前遇著唐三藏,上岸剝得赤條條。 (打一傳統食品)
謎底:粽子
謎面:四角四丁香,擂落河中央,河里翻跟斗,爬起脫衣裳。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面:山里的殼,田里的肉,穿著衣服洗澡,脫下衣服吃肉。 (打一物)
謎底:粽子
謎面:四角尖尖,中央圍腰,相牽相伴落水死,起來脫衣裳。 (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其他有關端午節的謎語
1、楚腰纖細掌中輕·粉底格(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2、干·卷簾格(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節
3、九十年代何為先(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4、舉杯盡飲添歸心(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5、馬年歲首須省儉(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節
6、馬年伊始(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7、馬前潑水(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節
8、馬上和盤托出(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9、馬上開始(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10、教學改革標準化(商品名)--謎底:粽子
11、十(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節
12、眉遮半面垂淚泣,玉漏一滴斜月西(節日紀念日)--謎底:端午
13、小米二字有變化(商品名)--謎底:粽子
14、麋鹿奔走崇山下(字謎)--謎底:粽
15、小米二字有變化·卷簾格(商品名)--謎底:粽子
(以上圖文素材均來自網絡!端午節來由文章為重新編輯整合而成!素材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