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生產質量協議(委托生產質量協議管理制度)
#問題咨詢#醫療器械相關問題國家局回復匯總8
01標題:醫療器械存貯條件
咨詢內容:醫療器械標簽說明書貯存條件上很多都標注 于陰涼處保存。請問上述陰涼處保存具體溫區是多少?是否可以參照GSP中關于溫區的劃分定義?
回復:您好!根據《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第十七條的規定:企業的倉儲區應能夠滿足原材料、包裝材料、中間品、產品等的貯存條件和要求。企業應根據產品特性確定儲存條件并確保倉儲條件持續滿足要求。溫區的劃分可參考《中國藥典》要求。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代表性,我們經常在一些群里也能看到有些小白會問,哎呀這個常溫、陰涼到底是多少度,從官方回復來看其實很明顯,參考藥典。)
02標題:醫療器械生產地址新增標簽說明書
咨詢內容:老師您好,我公司醫療器械儀器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和《注冊證》進行《生產地址》的新增,原有地址1,計劃新增地址2。即變更后的《生產許可證》上會有地址1和地址2;問題:待獲得更新后的生產許可證和注冊證,此儀器的標簽和說明書,按照儀器的實際生產地址寫1或者2,還是按照《生產許可證》,將地址1和地址2都寫在標簽和說明書上?謝謝老師
回復:您好!請參照《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第四條和第十條之規定,并保證說明書中相關內容與經注冊或者備案的對應內容一致。如有更多疑問,請咨詢相應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機構。
03標題:三類醫療器械是否可以與藥品共線生產
咨詢內容:老師,您好!我公司有個三類醫療器械產品,給予途徑為皮射,為不帶活性成分的空白微球,與我公司目前生產的藥品注射用利培酮微球(藥品)相比,輔料種類類似,生產工藝類似。清潔驗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按照《藥品共線生產質量管理指南》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和一系列驗證后符合要求。請問這類醫療器械能否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共線生產?
回復:您好,該醫療器械產品生產應結合產品特性、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科學合理設計、布局、使用廠房和設備設施,符合《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相關法規要求,確保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安全。藥品也是如此。因此,可否共線生產,建議征求省局許可部門意見。
04標題:委托生產、自產共用說明書
咨詢內容:老師,您好:我司現在自產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預計進行委托生產,且繼續自產。我司自產產品和受托生產產品能否使用同一份說明書?說明書中的【基本信息】內容包括我司生產許可證、生產地址完整信息及受托方生產許可證、生產地址等完整信息
回復:你好。相關要求可參考《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從答復來看,只要符合規定,應該是可以的)
05標題:脫敏劑(戊二醛類)咨詢
咨詢內容:
1.戊二醛類牙齒脫敏劑,成品檢測中的“微生物限度”是否可以送第三方檢測?
2.戊二醛類牙齒脫敏劑,生產環境為一般清潔環境是否可以?因為《牙科脫敏劑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1年第102號)》中對于生產環境沒有明確要求,而且戊二醛本身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沒有微生物風險。
回復:答復:《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控制與成品放行指南》中要求“需要常規控制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成品檢驗項目原則上不得進行委托檢驗。對于檢驗/試驗等條件和設備要求較高,確需委托檢驗的項目,可委托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微生物限度作為成品檢驗的常規控制檢驗項目,企業應當自行檢驗。雖然戊二醛本身具有殺菌作業,但對此類產品有微生物限度的要求,企業應在清潔環境下生產,可參考GB15979的要求確保生產環境不對產品造成污染。
06環氧乙烷滅菌確認
咨詢內容:規范要求:滅菌過程應當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在初次實施前進行確認,必要時再確認,并保持滅菌過程確認記錄。請問必要時再確認,有時間規定嗎,企業是否可以定1年或2年。謝謝
回復:滅菌過程作為特殊過程難以通過檢驗和試驗準確評估其質量,因此需對該過程的操作人員、設備、工藝參數、滅菌效果進行確認,通過對過程的控制來保證其輸出的結果持續符合要求,企業可依據產品的特點,結合首次驗證以及本企業對滅菌過程的管理情況制定再確認周期,但無菌作為此類產品的重要安全性指標,建議至少每年對滅菌設備的物理性能和滅菌效果進行一次再確認,滅菌設備重大變更或滅菌條件發生變化時也應及時進行再確認。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代表性,就是再驗證或者再確認的周期如何定,本次國家局的回答基本就確定了環氧乙烷滅菌每年最好進行一次物理性能和滅菌效果的再確認,重大變更時進行再確認)
07標題:注冊現場核查申請資料中的產品名稱
咨詢內容:我司有一生物制品在注冊申報中,擬定的產品名稱為A,經藥典委核準后的產品名稱為B,因產品還在注冊申報過程中,目前官方系統中(NMPA網上辦事大廳、申請人之窗等)顯示的產品名稱均為A。我司近期在準備合并開展的GMP符合性檢查和注冊生產現場檢查,請問在為此次核查準備的申請資料中是否可以使用藥典委核準的名稱B?還是只能使用目前官方系統中的產品名稱A?謝謝!
回復:你好!提交注冊生產現場核查時產品名稱請與注冊申報名稱保持一致。注冊申報期間產品名稱核準事宜,提交注冊核查信息確認表后建議與具體核查任務經辦人及現場檢查組做好溝通。GMP符合性檢查申請,請聯系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08標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控制與成品放行審核指南》中的常規控制的檢驗項如何確定?
咨詢內容:《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控制與成品放行審核指南》中“成品檢驗規程的內容原則上應當覆蓋已注冊或者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中需要常規控制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如何確定常規控制的檢驗項目?
回復:《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控制與成品放行審核指南》中“成品檢驗規程的內容原則上應當覆蓋已注冊或者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中需要常規控制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這里常規控制項目指的是已注冊或者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中所要求進行控制的項目,不能覆蓋的,應當在成品檢驗規程中予以說明,提供對未覆蓋控制項目進行質量控制的方式方法,并證明其有效性。
09標題:列入成品檢驗規程中的部分常規控制項是否可以放在過程控制代替成品控制?
咨詢內容:
問題1:醫療器械成品放行審核指南中,列入成品檢驗規程中的常規控制項,如果經驗證后續的加工過程不會對成品性能產生影響(如不銹鋼針管的表面粗糙度等),是否可以用過程檢驗代替成品檢驗?
回復:成品檢驗規程的內容原則上應當覆蓋已注冊或者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中需要常規控制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不能覆蓋的,應當在成品檢驗規程中予以說明,提供對未覆蓋控制項目進行質量控制的方式方法,并證明其有效性。
如您問題中列明出的表面粗糙度,如能提供后續加工過程不會對產品性能產生影響的驗證材料,并在成品檢驗規程中予以說明,可以通過過程檢驗進行控制。
10標題:醫療器械注冊人受托生產工藝驗證文件
咨詢內容:老師您好: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框架下,對于委托生產的產品進行工藝驗證的問題:
1、如果委托方已經取得生產許可證,增加受托生產場地。對于轉移的工藝驗證文件,受托方需要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對生產工藝進行驗證和確認。驗證計劃的編制和批準是否應該由受托方完成?還是應該由委托方與受托方共同完成?對于驗證方案和驗證報告,是否應該雙方各保留一份?請問:生產檢查過程中,對于這樣的文件要求是怎樣的要求?
2、委托方產品首次注冊,委托受托方進行工藝建立和驗證,那么這個驗證方案和驗證報告的編制和審核、批準的主體是應該委托方還是受托方還是雙方共同完成?對于這樣的驗證文檔,是否也應該雙方共同保留一份?
回復:您好,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要求,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和受托生產企業都應按照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立健全與所生產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證其有效運行。企業應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委托生產質量協議編制指南》等法規要求,明確雙方職責,建立有效銜接的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工藝驗證計劃驗證報告應該由委托方與受托方共同完成,以確保產品滿足已注冊的質量要求,驗證文檔的存檔問題,視企業情況而定,但建議雙方均保留存檔,以方便查看。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尤其是現在MAH制度的施行,文件以及驗證如何實施,文檔如何保存,本次國家局答復均給出了明確的建議。)
11標題:醫療器械出廠檢驗
咨詢內容:老師您好,我公司現擬生產可吸收植入物,但是對于部分成品檢驗項目尚無檢測能力,需委托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按照國家局所發布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控制與成品放行指南》中“需要常規控制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成品檢驗項目原則上不得進行委托檢驗。對于檢驗/試驗等條件和設備要求較高,確需委托檢驗的項目,可委托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Q1-請問此處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是指?
Q2-我公司是否必須只能選擇具備CNAS或CMA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Q3-對于非標檢測方法,第三方檢驗機構無相關資質,但是檢驗方法進行了方法學驗證,是否也可以委托其進行檢驗?其所出具的檢驗報告是否可作出質量控制的依據。望回復,感謝老師!
回復:《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控制與成品放行指南》中“需要常規控制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成品檢驗項目原則上不得進行委托檢驗。對于檢驗/試驗等條件和設備要求較高,確需委托檢驗的項目,可委托具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具備資質的檢驗機構指具備CNAS或CMA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如檢測方法為非標檢測方法,且進行了方法學驗證,能充分證明質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可作為質量控制依據。
12標題:紙張的質量記錄是否可以用電子檔替代(電子檔符合相關要求)
咨詢內容:您好,根據《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53號令,第三十一條 鼓勵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管理。我司準備開發生產檢驗信息化管理系統,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生產和建議的相關記錄。請問,紙張的記錄是否可以取消?謝謝!
回復:按法規要求執行,確保相關記錄真實、準確、完整和可追溯即可。
(從國家局答復來看,答案是持肯定態度的。其實關于這個無紙化的記錄問題,藥品企業已經走在前面了,很多醫療器械的企業如果想用電子記錄的話,可以多去參考藥品生產企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