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精神感悟100字、紅色精神感悟100字怎么寫
5月24日 星期三 小雨
春雨綿綿,薄霧繚繞,在群山環抱中,有一處古樸秀麗的小村莊坐落其間——沙洲村。一幢幢錯落有致的房子,一條條曲折幽深的小徑,在雨水的沖刷下,愈發顯現出沙洲村別樣的魅力,而“半條被子”的溫暖故事便發生在這里。
郴州市委黨校2023年第一期師資培訓班一行42人來到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參觀學習。前一日晚上,我們在班主任的組織下統一觀看了《半條被子》電影,期間被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深、紅軍英勇無畏的情節感動得幾度哽咽,更是自然而然地萌發出想重回紅色現場,感受紅色文化的心情。
時間回溯到1934年11月,長征途中,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臨走時,她們看到徐解秀家一條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便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行軍被剪下一半留給了徐解秀。“半條被子”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它所包含的革命精神和內涵卻豐富而厚重。它充分體現了中國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對激勵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有著深刻的時代意蘊。
故事中的三名女紅軍,即使在自己缺衣少食、生死攸關之時,內心仍裝著老百姓的冷暖,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老百姓深刻感受到“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在中國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真正做到了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才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才凝聚起了磅礴的群眾力量。
今天,重回“半條被子”紅色現場,既是不忘歷史,也是汲取前進動力。它告訴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使我們黨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者:蘇仙區委黨校 周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