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講了什么;最大的麥穗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冬日天冷,平素都是圍爐讀書。今日遇見這個冬日難得一見的暖暖的午后,一張放著坐墊的靠背椅,放于宿舍前鳥鳴陣陣的校道上,香茗于側,執一卷自己鐘愛的書,塵世雜念便如潮水般退去,只沉浸于書中那些美好的人或事,與他們共歡笑,同悲凄。于我,還有什么比這更怡人的事?
今天看的是《最大的麥穗》。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麥地里摘一顆最大的麥穗,他們挑挑揀揀,但都不滿意總是認為機會還很多,最后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看過此文,不禁生發良多感慨,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覺得不妥,盡管拍磚哦!
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戰敗后被迫到吳國當奴隸,受盡恥辱,但勾踐沒有自暴自棄,只是默默忍受。終于有一天,吳王看到勾踐的忠心表現,放他回越國。釋放后的勾踐抓住機遇,重整旗鼓,壯大軍隊,最終滅了吳國。
李嘉誠把握住了商機,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借巨款購買了大量的地皮。這是一般人都不會做的舉動。李嘉誠看到了機遇,并抓住了它。也正是這次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投資,20年后使他發家起業,成為了亞洲地產大亨。
拿破侖·波拿巴,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1793年,他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侖提出新的作戰方案。看拿破侖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侖為攻城炮兵副指揮,并提升為少校。拿破侖抓住這個機遇,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并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于一舉成名,最后登上權力頂峰。
再說說彼得弗雷特吧,他曾經盲目地跟隨淘金潮,妄想一夜暴富。幾個月之后也沒有淘到一點點金子,面對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下起了傾盆大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終于停了,彼得走出屋子發現不一樣了,坑坑洼洼的土地被雨水沖平整,還長出了綠茸茸的小草,他頓時意識到這塊土地很肥沃,于是他抓住這個機會,決定用這塊土地種花來賣給別人裝飾客廳。他把自己全部精力在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開滿了無數朵美麗的鮮花,受到了眾多人喜愛,最后他終于成功了。他就是因為善于腳踏實地的抓住眼前的小機會,讓夢想成了真。可見,追求可以遠大,但適當在特殊階段放低要求,取得一個一個小成功,逐步向大成功邁進,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