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劑科工作人員年度總結、醫院藥劑科年終總結和新一年計劃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醫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協和人積極響應,采取集中學、自主學、線上學、線下學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學習,密切聯系實際,切實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成果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推動落實的具體舉措、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趙彬分享了他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感悟——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16日上午,舉世矚目的中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我在醫院和同事們一同觀看了開幕會直播。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傳遍神州大地、鼓舞億萬人民。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極不平凡的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看到國家取得的諸多成就,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我作為一名藥學工作者,有幸親歷并見證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的改革與建設,實施醫藥分開、設立醫事服務費、規范醫療服務項目、開展藥品集中采購等舉措,無不在增進民生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報告高瞻遠矚、總攬全局,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起點,報告中提出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內涵豐富、思想深邃,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提供了行動指南。
從苦難到輝煌,一遍遍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報告,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督促著我,警醒著我,在未來的工作中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三個務必”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寶貴經驗,揭示了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政治密碼,也必將成為我日后的行動綱領。作為協和醫院一名年輕的中層干部,如何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在藥學服務創新、教學創新和科研創新中展現新作為,不斷滿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藥學需求,是我當前主要思考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時,給藥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這就需要更多的中醫藥和生物醫藥研發創新,滿足患者對疾病藥物治療的需求。近年來有諸多的新藥投入市場,我們要做好基于醫療衛生機構層面的藥品臨床綜合評價。一是要評價新藥的臨床療效,二是要評估新藥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三是要兼顧創新性、適宜性和可及性,給患者提供更好的藥物治療選擇,滿足患者不同層面的治療需求。
其次,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要加強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而慢病管理需要更多的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藥學服務。因此,我們需要引導和推動每一位藥師在提供藥學服務時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同質化,保障臨床基本用藥的供應與合理使用,提高藥事服務質量,以更好地服務患者。
目前,協和藥劑科已經實現了互聯網用藥咨詢、互聯網藥品配送、罕見病精準藥學、藥學門診、藥學科普等多項服務。最近在西單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也開設了用藥咨詢診室,解決健康人群的用藥問題。然而我們也面臨著人力、能力、效率等諸多挑戰,未來還要借助新技術實現個體化、全程化、深入化的慢病管理藥學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報告全文十七次提到“人才”、十三次提到“教育”,可見人才培養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都是極為重要的工作。報告中尤其提出“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
為了滿足現代化建設的臨床藥學人才支撐需求和醫院高質量發展需要,2019年藥劑科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共同推進“臨床藥學博士(Pharm.D)”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臨床藥學高端人才,推動我國臨床藥學服務真正向“以患者為中心”轉型。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按照Pharm.D培養框架完成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的首批7名臨床藥學博士于2022年7月順利畢業,其中3名榮獲北京協和醫學院2022屆優秀畢業生。9月,藥學博士專業學位(代碼:1055)進入《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我國藥學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新突破。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始終裝著人民。面對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需要,面對藥學服務的巨大需求,協和藥劑科將進一步探索建立分層次藥學人才培養體系,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藥學人才,不斷滿足患者期盼的藥學服務。
趙彬
趙彬,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副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擔任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藥學協作組組長、北京藥學會抗腫瘤藥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發表SCI論文36篇,核心期刊論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