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社會知識點歸納—初三社會重要知識點
黨史知識點匯總
1840-1919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49-1956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1956-1978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978-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時期
1921 黨創立
1924-1927 國民大革命時期
1927-1937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937-1945 全面抗戰時期
1945-1949 解放戰爭時期
黨的一大
1921 年 7 月 23 日
上海浙江嘉興
1、 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
2、 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3、 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
黨的二大
1922 年 7 月
上海
1 、大會根據中國政治經濟狀況,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消除內亂,打到軍閥;推翻帝國 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
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地民主革命綱領。
2 、大會通過了《中國黨章》,這是黨成立后地第一個黨章,對黨員條件、黨的各級組織和黨的紀律作了具體的規定。
黨的三大
1923 年 6 月
廣州
1 、確定了與合作建立統一戰線的方針;
2 、正式確定了員以個人身份加入,與進行黨內合作的策略方針,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一大
1924 年 1 月
廣州
1、 重新揭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2、 意義: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黨的四大
1925 年 1 月
上海
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
黨的五大
1927.4.27-5.9
武漢漢口
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沒有承擔起挽救革命的任務。
南昌起義
1927 年 8 月 1 日
江西南昌
1、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
2、 標志著中國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了人民軍隊的開始。
八七會議
1927 年 8 月 7 日
漢口
1、 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總方針。
2、 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思想。
3、 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主要任務。
秋收起義
1927 年 9 月
湖南湘贛邊界
1、 文家市決策提出戰略重心轉移:由城市到農村
2、 秋收起義部隊在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后進行了改編,即著名的“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3、 1927 年 10 月抵達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黨的六大
1928 年 6 月
莫斯科
1 、六大集中解決了黨史困擾黨的兩大問題:一是現階段的中國革命依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主義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勢和黨的任務問題上,黨的中心工作是做艱苦的群眾工作,積蓄力量。
古田會議
1929 年 12 月
福建上杭縣古田村
1、 提出建設新型軍隊,提出“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
2、 重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3、 通過了一份關乎中國革命生死、我們黨建黨建軍的綱領性文件——《古田會議決議》
九一八事變
1931 年 9 月 18 日
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侵華的開端。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1931 年 11 月
江西瑞金
中國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長征
1934 年 10 月 -1936 年 10 月
1 、 1935 年 10 月,紅一方面軍與陜北紅軍在陜北吳起鎮順利會師。
2 、 1936 年 10 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
遵義會議
1935 年 1 月
貴州遵義
1、 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
2、 確立了以毛澤東統治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3、 這次會議是中國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等方面問題的會議。
4、 它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從幼年走向了成熟。
兩河口會(懋功會議)
1935 年 6 月
四川
提出了北上抗日的總方針。
瓦窯堡會議
1935 年 12 月
瓦窯堡
決定見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又稱“雙十二事變”,最終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洛川會議
1937 年 8 月
洛川
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