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初中課文全文(小學課文白洋淀全文)
在黃金般的中學時代,我耗費了巨大精力苦學了五年俄語,當年的學習成績還是說的過去的,但離校前后正逢那個"瘋狂火熱的年代",俄語對我便一無用處,隨著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流逝,其間的風吹雨打,所學的俄語中的變格、三性、變時態幾乎都忘卻了,但是高中俄語課本第二冊中,介紹無產階級作家奧斯特羅夫斯基所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那段世界級的銘言,卻深深的印記在了我的腦海中,時時的啟迪我回憶總結過往的人生路程。這段銘言的漢語是這樣敘述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她屬于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應怎樣渡過呢?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前他會說:“我己經把我的一切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為共產主義而斗爭了"!這一部紅色革命的小說和這一段銘言,自從被譯為中文后,就一直鼓舞著無數革命青年,投身於血與火的戰場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潮中。因為課本中節選的這段文字是地道的俄文,記住了這段文字和語調,也就掌握了一些俄語的語法和發音規律,所以當年不僅會背誦,而且記得很牢。又因為它具有深刻的政治涵義和具大的正能量,使我不斷的默誦,至今仍 能流利的背出其俄語的原文。按保爾所說的回首往事,我做的如何呢?一塊塊不連續的碎片,漸漸地清晰了起來,被我記錄在新浪博客的博文中。
在新浪博客的博文中,我曾用《艱苦的歷程》記述了我小學和中學時代追求自由和真理,刻苦學習的情景,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沒有虛度。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潮流中,我曾和家鄉的人民一起戰天斗地,同甘共苦的熬過了那些歲月。在博文《水患與打堤》中深有體現。回首那些年年月月,我沒有虛度。WG結束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全國統考,憑考試分數錄取,我抓住了這十載難逢的時機,脫穎而出,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給予我的唯一的這次機會,在博文《四十年前的回憶》中,記錄了當時那令人難忘的情景。在保定師專學習期間,從師于河北大學教授李佩廉、郭亞聲、王老師,和師專教授王金匡,劉樹芬,劉秀華老師,以及當年的政工人員吳安民老師,周文謙老師,林文瀾老校長的教導,很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畢業生(畢業前夕獲三好學生獎狀獎勵)。從1980年來到河北安新中學后,最初在臧文濤老師推薦下,接任 臧文濤老師補習班物理課(臧老師調到縣教研室去了)。這期間我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就是每天聽一中物理教師張愈新老師的課。張老師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已在一中工作了幾十年了。我同情他的人生遭際,敬重他的教學本領,他也喜歡與我交往,所以聽了他一學期的物理課,在分析課文內容和板書形式方等諸方面收獲很大,記得我在當時的課堂教學中,不時的聽到學生叫好的聲音"very good”。那一屆學生高考之后,我替換劉皖老師,接任本校初中物理課,初中只有我一個物理老師,初二初三共8個班,全由我一人承擔,工作量很大。為了搞好以實驗為基礎的這門課程,突出實驗教學手段,我不僅每一年中須備好、做好初中87個物理實驗,而且想方設法多做規定以外的一些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和生產生活中的事例。比如當講到水的密度隨溫度反常變化時,為了讓初中學生親身領會這一事實,我就備好較深些的透明容器、攝氏溫度計、水、冰塊,現場做實驗讓學生們圍觀。使他們親眼看到冰水混合物是零攝氏度,而最下面的水溫確實是4攝氏度。在0和4之間肯定分布著1、2、3攝氏度,因此推導出從0到4度,水的密度是反常增大的。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到冬天淀里的水結冰以后,冰至其下方的水溫度的階梯情況,貼近冰層下面的水溫是零攝氏度,最下邊靠近淀底的水溫是4攝氏度,魚能在水下安全過冬。
講到空氣、水等流體時,用T形管連接自來水管,使插入熱水壺中的豎管吸上熱水,與自來水混成溫水射出,通過實驗說明"射流原理″中的"流體速度越大,壓強越小"這一重要結論,并且特別強調出,實驗中的熱水是被大氣壓壓上去的。使學生通過實驗掌握流體的重要性質和大氣壓強的重大作用,從而聯想出飛機起飛的原理,是因為機翼上面是流線型,空氣流速較下面空氣流速大,導至機翼上面壓強小,而機身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這個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方向向上,即產生了向上的舉力。水泵能揚上水的原因,龍卷風的形成及具大破壞力的原因,甚至日常喝水、吃飯喝粥、喝牛奶等動作都是大氣壓把食物壓進口中的。使學生很快掌握這些初級的物理分析方法,用以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例如分析行駛的汽車后邊紙片的飛動方向,在水流速度很大的河中游泳不易游上岸邊,易發生溺水危險的原因,火車站的站臺邊畫出安全線的緣故等等事例。
當年在校團委書記劉秀峰老師的支持下,成立了科技課外活動小組,約有二十多名初中生參加,劉老師還給購制了電烙鐵、焊錫等器材存放在物理實驗室。小組每周活動一次,學習科技文章和實際操作。我記得在河北省"小制作小論文"的二小評比中,孫群郎和劉擁軍等同學的科技小論文《防止日光燈管早期發黑的辦法》,獲得河北省評比一等獎,受到獎狀獎勵。我本人被評為省級優秀科技輔導員。他們參加的科技小組的活動,促進了他們的學習,在一次保定地區的初中物理競賽中,孫群郎和劉擁軍同學分獲第一第二名。在當時出現了一些對無線電方面感興趣的同學,像崔立勤、田永昌、胡明輝等學生。特別是胡明輝同學制作的《吹奏式電子琴》很成功,曾在安新禮堂開全校師生大會時當眾演奏,能發出多種音色的聲音,效果非常好。其作品和論文我親自送到保定去報名參評,除得到了保定地區和河北省的一等獎外,還獲得了《電子報》舉辦的全國評比中的一等獎。我做為輔導老師也被評為《電子報》全國十佳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榮獲《電子園丁獎》,除獲榮譽證書,還得到了《電子報》獎金伍百元獎勵。按照《電子報》的約定,獲獎學生高考被大學錄取,并且是在無線電專業學習,就能每月得到《電子報》的助學金。之后,胡明輝同學考取了天津工學院無線電專業,按約定,每月得到《電子報》社資助的四十伍元的生話費補助(按當年情況,能夠維持一個人最低生活水平)。也因此我和胡明輝同學都被載入《中國青少年發明制作大詞典》詞條。
崔立勤同學河北科技大學畢業后在保定電訊局工作,是最早從事管理摩托羅拉大型交換機總機的工程師,現在已是那里元老級人物了。胡明輝大學畢業后在廊坊石油管道局電視臺從事無線電工作,也成為那里的“老人"了。田永昌同學現在安新縣政府工作。據此,我曾在保定市物理教學研討會上被確定為大會發言人之一,作大會發言《永遠做啟迪學生靈感的人》。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方面,我總是循環著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終秉持公正原則。特別是對于家庭生話困難的同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家庭有突發變故的同學以及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總是百般呵護,不使他們產生一絲自卑,確實做到了使班里的每一位同學都能自豪地挺胸抬頭走路,不使他們身心受到傷害。對愛學習、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我采取響鼓重槌、快馬加鞭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更上一層樓。那時班里學習成績特好的學生都受到過我的"挫折″教育,有些當時還流淚哭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新一小的郭老徐老師和現在刑警大隊的楊耐亮等優秀的學生,都接受過我那"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我的原意是改變過去人們對成績好的學生總是哄著捧著的做法。為了不讓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優秀而滋生自滿情緒,便吹毛求疵地挑出其尚不足之處,對其"挫折"一下。在班會上,我總是用雷鋒精神教育每一屆的學生,要象雷鋒那樣對同志要象春天般溫暖;對工作象夏天般火熱;對個人主義要象秋風掃落葉一樣;對敵人要象嚴冬一樣冷酷無情。使得班級同學之間團結友愛,能你追我趕的學習。在初三畢業后中考收獲的季節,我更是特別關心我的學生后續的情況。例如現在正在華電任領導職務的陳文杰同學,出乎我預料竟然未被高中錄取,而且與我估計的總分相差很多。我立即找到縣招辦去交涉,甚至因此和當年招辦的劉主任吵了起來,最終在當年進校校長劉興中調停下查卷,查得在登統時少給登了一科的分數,招辦才改正了錯誤。陳文杰高中畢業后,應屆考上了大學,沒有受到委屈,人材沒被埋沒。
當年我班許朝輝同學,河北省安新縣劉李莊鄉大白莊村人。該同學表現優秀,中考成績很好,他立志參軍,報志愿時自愿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校。由于當年縣招生辦工作的疏忽,軍校校方通知該生面試的通知在面試的最后一天才轉到我手中,這已經過了面試七天了。我接到轉來的紙條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當時天又下著小雨,當年平常人是沒有手機和家庭電話的,只有親自去送,為了學生的遠大前途,也是為了全縣唯一的一名軍校考生名額別作廢,我趕緊向教導處說明了情況請了假,沒來得急回家取草帽,推上我那輛白山牌的28加重自行車趕緊上路了。雨越下越大,我心中急的好象一團火,根本覺不出冷。騎到端村白洋淀渡口,又急著等擺渡船過淀。大雨天極少有出門的,我央求船主快送我過去,我可以多加船費,可能是因為加不到那個量(是只大船,又燒柴油,花銷也不少),船主不答應。在火急火燎中等到了幾個人,在我的懇求下才開了船。在對岸上岸后,一直到大白莊當年完全是土路,雖然是半沙土地,仍不能騎行,只能推著自行車走,好在我已有雨中推車扛車的經驗了(見博文《四十年前的回憶續篇》),又有一鼓作氣頂著腦瓜門子,便艱苦而又堅強的走下去。至今我仍記得一路上共挨了4陣大暴雨(打)。好不容易經過十多里路跋涉到了大白莊村,一打聽當地村民才知道他家在村子最南邊住。當年那個村里建的房都是墊的很高的房基,所以街路都處于房基之間的深溝中,很不好走,好不容易才跋涉到他家,已是下午三點多鐘了。他全家人對我突然冒暴雨來訪非常驚異。待我說明一切后,全家人都很感動,記得他爺爺那時因病靠在炕一頭的被羅子上坐著說:"我動不了,你們趕快給陳老師燒水做飯"!并且叮囑許朝輝說"一輩子也別忘了陳老師"!我說,我水也不暍,飯也不吃,我得趕緊到渡口去趕返回的船,你們趕緊帶著準考證去保定八一軍招(待所)去面試,這是最后的時刻了,千萬別再耽誤了。許朝輝同學的父親騎著摩托車帶著許朝輝奔他們鄰村出岸村上去保定的大公路了。后來聽說五點多到了軍招后,面試的軍人們正收拾東西要結束面試,見他們褲腳都是濺上的泥水,又聽了許朝輝敘述的我冒雨送通知的經過,竟然立即告之確定他被錄取了!這要比其它縣被面試的學生再等是否被錄取的通知反倒更快了。我沒有讓他家燒水做飯,急急忙忙往回返,為的是能趕上擺渡船,天黑后很晚了我才返回家。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作為母校有成就的老畢業生,應保定師專邀請給物理系全體學生做報告,(就是安新縣物理教師田小勇老師在師專學習的那一年),我認真總結了離開保定師專母校多年后的工作生活的情況,寫成了5萬余字的發言材料,當我講到冒暴雨給許朝輝送面試通知時,臺下同學熱烈鼓掌,掌聲經久不息,使我深受感動,我想,我的舉動定能激勵很多畢業生在教學崗位上努力辛勤的工作。89年,我被授予"河北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在1991年安新縣評模時,我被縣委縣政府定為評模的最高一級獎勵,晉升一級工資,并張榜安新大街的十字街宣傳公示。我記得當年一中上報的不是我,是兩位別的老師。據說那年是河北省教育界的"質量年"。被評上的人必須有突出的教育教學成績,而那兩位被推上去的老師成績在全地區排名不佳,我那些年,中考后年年得保定地區學科優勝獎,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名聲在外(大照片和人物介紹上過廚窗)。縣教討論上報政府人選時,按當年評模條件一中上報的人被否去后,由縣教委的崔福來老師,劉之剛志師,和當年進修學校副校長楊笑歐老師三位提議,全體通過上報我為晉級工資的人選。那次。全安新縣晉級工資的有一名政府干部,一名在職校長和一名第一線教師共三人。具體到我本人,得到的這次榮譽,真正體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這一不太正常的現象。那時整體高中教學成績"艱難爬坡″局面形成,與管理層的知人善任有很大關系。1996年,我送走最后一屆初三學生,學校停辦了初中,改為完全高中,我接任高一物理課。回首在安新中學十五年初中物理教學生涯和班主任工作,在一屆屆學生的配合下,在歷屆同頭老師的幫助下,總算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卻得到了很多獎勵和榮譽,使我在回首往事時,可以驕傲地說:“我沒有虛度青春年華。”(待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