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神經調節筆記—生物神經調節知識點
現在我們來看人類基因型的一個重要產物:使得所有思考和行為成為可能的生物系統。
首先來看神經科學,探究感覺信息是如何通過神經沖動在你的身體和腦中傳遞的
[神經元(neuron)是這樣一種細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傳遞信息到體內其他細胞]
[神經元一般從一端接收信息,再從另一端發出信息。接收傳入信號的部分是一些被稱為樹突(dentrites)的分支纖維,由細胞體向外擴展。樹突的基本工作是接收從感受器或其他神經元發出的刺激。神經元的細胞體,或稱胞體(soma),含有細胞核和細胞質,以維持細胞的生命。胞體整合從樹突接收的刺激(或者在一些情況下胞體直接從另一個神經元接收刺激,不必經過樹突)。然后胞體通過一條被稱為軸突(axon)的向外延展的纖維將所接收的刺激傳遞出去。軸突傳遞信息的長度在脊髓內可達幾英尺,而在腦內僅不到一毫米。軸突的末端是個膨大的球狀結構,稱為終扣(terminal buttons),神經元通過終扣能刺激附近的腺體、肌肉或其他神經元。神經元一般只沿一個方向傳遞信息:從樹突經由胞體到達軸突,再沿軸突傳到終扣]
神經元主要分為三類:感覺神經元,攜帶來自感受器官細胞的信息向內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感受器細胞對光,聲音,外界刺激等非常敏感
運動神經元:攜帶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向外傳遞至肌肉和腺體
中間神經元,這屬于腦內的大部分神經元,從感覺神經元將信息傳遞到其他中間神經元或運動神經元。
身體中每個運動神經元都有多達5 000個中間神經元,形成巨大的中介網絡,構成腦的計算系統。
這里說說疼痛引發的收縮反應:皮膚表面附近痛覺感受器受到尖銳物體刺激,感覺神經元把信息傳向脊髓的中間神經元,中間神經元作出反應并刺激運動神經元,依次興奮身體適當部位的肌肉,把身體從引發疼痛的物體處拿開。
這里通常對疼痛的感知發生在作出反應之后,偶發性的事件通常會存入記憶系統,人就學會了避免潛在微險(十年怕井繩)
這里再聊聊自己的經歷,從進入學校之后就很少參與實踐,所以動手和實踐能力奇差(會有一個身體和神經的“遲鈍”)所以畢業之后兩年左右的創業一直在練手(訓練實踐),現階段慢慢可以做到手比腦子快了
散布于大腦龐大的神經元網絡之間有數量多達神經元5-10倍的膠質細胞主要功能:能保持神經元的位置
①膠質細胞幫助新生的神經元找到其在腦內的適當位置。
②是清理腦內環境,當神經元受損或死亡,附近的膠質細胞就會增生,以清除受損或死亡神經元留下的廢物,還能吸收過量的神經遞質和神經元間隙的其他物質
③絕緣作用,膠質細胞在某類軸突的周圍形成一層絕緣的外鞘,稱為髓鞘
這種脂肪性絕緣大大增加了神經信號的傳導速度。
④防止血液內的有害物質到達大腦的精密細胞。
一種被稱為衛星細胞的特化膠質細胞,構成了血腦屏障,形成了圍繞腦血管的連續性脂肪物質包膜
非脂溶性物質就無法通過血腦屏障,同時,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都是非脂溶性的,它們就無法透過血腦屏障而進入腦內。
⑤神經科學家們相信,膠質細胞通過影響神經沖動傳遞所必需的離子濃度,對神經信息傳導產生主動的作用
此外,一些膠質細胞還會產生和神經元細胞相同的電化學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