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工作亮點與成果、法務工作成效及亮點
編者按:
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生動展示菏澤法院改革發展歷程,進一步激勵和引領法院干警擔當盡責、奮發進取、爭做先鋒,菏澤兩級法院策劃開展“獻禮二十大 踔厲奮發的五年”工作展播活動,以圖文形式,陸續展示五年來菏澤法院堅守正義、砥礪奮進的亮麗答卷。
今天推出第十期:基層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答卷鄆城篇
五年來,鄆城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
立足審判保穩定,服務中心謀發展
主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共受理各類案件63393件,審執結64287件。圍繞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先后派出60余人次參與包村扶貧,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司法服務鄉村“橋頭堡”作用,審結案件20017件,玉皇廟人民法庭被評為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著力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制定配套措施10條,深入企業開展“法治體檢”30余次,審結破產清算案件20件,重整2件,化解不良資產9.67億元,熔斷擔保債務5.85億元,釋放土地資源685畝,安置補償職工260余人。
專項活動亮實招,成績斐然結碩果
圓滿完成“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持續鞏固深化執行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執行局被評為“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先進集體”。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審結涉惡案件16件,判處罪犯81人,重拳“黑財清底”,刑事審判庭被評為“全省法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先進集體”。高標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制定實事清單27項。強力推進政法教育整頓,堅持警示教育與懲戒震懾相結合,先后制定13項制度規范,廣大干警思想上得到洗禮、政治上得到淬煉、黨性上得到升華。
府院聯動助法治,“鄆城經驗”走在前
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制度創新,持續助力依法行政,促進行政訴訟爭議化解。2018年8月率先成立全省首家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立足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摸索出一套“立案后、審判前、由法院指導、政府行政部門參與,開展行政訴訟審前和解工作”的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從源頭上大幅減少了行政爭議和行政訴訟,相關經驗被《民主與法治網》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多元解紛競迸發,為民服務提品質
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一站式訴訟服務。強化專業解紛平臺建設,2020年3月,成立鄆城縣道交一體化訴調中心,實現道交一體化調處,把“調解工作”打造成“調解文化”,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理賠進入“快車道”。2021年11月,成立鄆城法院訴調對接站和鄆城縣酒類包裝印刷行業協會法務部,進一步整合法院訴前調解力量和行業協會監督自治力量,形成行業調解和法院民事訴訟的有效銜接和協作機制。2022年6月,進一步優化訴前調解模式,聚力打造“庭所聯動”訴源治理改革品牌,加強與縣司法局協調配合,與司法局共同建立“法庭+司法所”聯動聯調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發揮出“1+1>2”的合力,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源頭、在訴前。
守護黃河勇擔當,環資名片添光彩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建設美麗鄆城,出臺《鄆城縣人民法院關于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9月,成立黃河生態環境司法修復鄆城基地暨環境資源巡回法庭,集“懲治、教育、修復”為一體,堅持打擊環境資源犯罪、懲戒環境資源破壞與生態環境修復相結合,堅持完善環境資源審判與生態司法修復相銜接,審結環境資源案件54件。依法審理的黃某非法采礦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入選全省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全省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2021年8月,環境資源法庭經編辦批準正式成立,為全面打造鄆城黃河生態景觀帶貢獻司法力量。
供稿:鄆城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