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火腿燉老鴨的做法-火腿老鴨煲的做法竅門
天天流轉于各種餐廳之間,發(fā)現杭州幾乎已經被各種菜系占領。
每當有外地朋友要來杭州玩,除了幾家“著名”餐廳以外,想找一家杭州味道十足、價格實惠又不太排隊的餐廳,似乎很難想到好的選擇。
而位于杭州龍井路4號的花房餐廳,一家開了8年的老店,卻是真正懂吃的老杭州人心中最后的美食陣地 。
從靈隱路向南拐進龍井路,一路綠葉遮頂,花房餐廳就藏在竹林掩映的路一邊,并不顯眼。若不是按導航一路特意尋來,在這條路上來回走過很多次,你都很難發(fā)現這里居然還有一家餐廳。
▲花房是老房子改建,翻新后,內部裝修有很多青磚元素,頗有民國期間的老上海味道,這也是源于老板兒時在杭州龍翔橋一帶石庫門里生活的記憶
很多朋友建議老板,不如改造成網紅餐廳,在路邊更顯眼。
但老板響馬卻搖搖頭,他不希望人們只為了餐廳好看去打卡,而忽視了美食的內涵。響馬反倒很喜歡自家餐廳掩映在竹林之間,靜靜等待懂行的食客前來探訪的神秘感。
深間的美食大咖
把日常生活過成了一部《人間風味》
花房老板響馬本人是一枚資深吃貨,簡直把日常生活過成了一部《人間風味》。
翻看他的朋友圈,一年四季,幾乎每個月,響馬都會上山下鄉(xiāng)去尋覓食材。
▲在太湖尋沼蝦
三月初到磐安找梅干菜;
四月到建德找倒篤菜;
十月到太湖找沼蝦,到開化找清水魚;
十一月在臨安找筍子、咸肉、咸豬手……;
▲ 響馬朋友圈日常
食材,是響馬心中烹飪美食最重要的元素。
“找到好食材,用心去做,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在他的菜單上,你能發(fā)現來自各地甚至自家手作的精選食材。
這也是響馬對自家餐廳的絕對自信。
早20年前,響馬也沒想到,自己會從一個玩票吃貨,走上“尋味”之旅。
他說,自己還是個上班族的時候,就“會在下了班之后開車去上海,因為饞那一口天山賓館的烤全羊。”
以至于,聊起旅行的事兒,到了他這兒,都是:
“在黑龍江漠河,大冬天雇人鑿冰釣哈魚。”
“云南的香茅草烤魚是香中透著鮮,聞著就鮮。”
“重慶我熟啊,有個防空洞里的老油火鍋,好吃得要命。”
所以,他的藏地日記是:在林芝一戶農民家里吃了盤藏香豬,據說肉質的鮮爽很大程度歸功于當地一種石頭鍋,于是我提溜著20多斤的石鍋坐飛機回來了。
二十年間,響馬從一個前廣告人,修練成一個廚藝精進的大廚,順理成章地開了餐廳,還不止一家。
可以說,只要有響馬在的餐廳,就是品質的保證。
如今花房餐廳新裝修開業(yè),響馬幾乎天天在店盯著。
招待朋友一桌吃飯,可能吃著吃著,他就跑到后廚去囑咐大小事了。
比如“大腸上菜上早了,開吃的時候有點冷了,影響口感,以后上菜時間要把握好。”
比如“一鍋火腿老鴨煲,要煲到香味、濃度都達到他的標準才給上。”
很多人笑稱:響馬不是在后廚,就是在盯后廚的路上。
好食材得來不易,他比誰都清楚。好食材怎么做最好吃,他更清楚。
一天僅賣10份的火腿老鴨煲
一道漸漸被人遺忘的傳統杭幫菜
如果有幸在餐廳遇到掌柜響馬,聽他講講美食背后的故事,堪稱現場版的《舌尖中國》。
在花房,最值得講的一道杭幫菜,便是這道連蔡瀾都念念不忘的火腿老鴨煲了。
▲ 蔡瀾認為老鴨煲的最高境界是火踵神仙鴨——一道漸漸被人遺忘的傳統杭幫菜:「一個砂鍋燉著,上面放著火腿,美味」,這讓他對杭幫菜至今念念不忘。
杭州人心里的老鴨煲是有場景的。
“院子里的老太太在那里慢慢地燉,咕嘟咕嘟的聲音,香氣四溢,左鄰右里聞到就餓了。”
到了今天,做一道風味純正的老鴨煲絕非易事。
花房的老鴨是響馬專程去湖州采購的,必須養(yǎng)足1年以上。老鴨燉湯,才能燉出澄清香醇的湯汁,是為心靈鴨湯。
比鴨子更考究的,是湯里的筍干。花房用的是天目山野生雷筍做的筍干,才筷子粗細,用鹽水稍微一煮,嫩嫩的,一點都不咸,也能化解老鴨和火腿的油膩。
如果說老鴨是主角,火腿則是老鴨湯的靈魂。
響馬用的是中華老字號『雪舫蔣』的火腿,肉源出自『中華熊貓豬』本地兩頭烏。
兩頭烏是中國豬肉中的珍品,擅吃豬肉的日本人將『兩頭烏』譯作『金華豚』,還給它取了另一個名字:『中華熊貓豬』,意指其珍貴程度。
花房的老鴨煲是十只鴨子一起下鍋,一大桶水熬成半桶,這湯才算吊好了。
而且,這道火腿老鴨煲,一天只賣十份,想多要一份后廚也做不出。
縱觀杭城高性價比的杭幫菜餐廳,能這樣耗時耗力燉一鍋火腿老鴨煲湯的,幾乎找不到了。
小火慢燉,燉足三小時。一筷子下去,整只完整的鴨子便全身攤開,溫和、酥軟。先吃鴨肉,火腿和筍干的咸鮮在肉里若隱若現,回味無窮。
精華所在還是在湯,好的老鴨湯會呈現黃色,證明已經熬得膠質濃稠了,不加味精也可以鮮到舌頭化了。
大招和驚喜還在后頭。等吃得差不多時,響馬連忙叫來服務員,把砂鍋送回廚房,放些許青菜,用原湯煮了堿面,重新上桌。這道菜就又變另一道主食,杭州民間名菜筍干老鴨面就是這么來的。
如果你是一個對吃有要求的食客
花房可以俘獲你的心
不光只有一道老鴨煲,在花房,雞鴨魚蝦,道道硬菜,不管是食材還是口味都屬精品,甚至連一盤冷菜小食的滋味都讓人驚艷!
泡椒筍
看似不起眼的泡椒筍,絕對是一道讓你胃口大開的小菜。
清明時節(jié),響馬奔波于富春江的兩岸,尋找新鮮玉竹筍,剝去筍衣,出水封罐。重慶泡椒老鹵汁加上自制的調味料,酸、鮮、嫩、脆、辣五種滋味都融入一碟小筍當中。
江南脆鹵肥腸
杭州的脆皮大腸,從廣東菜里學來。早年杭州城里的鹵味,無非大腸、豬肺、豬舌,所以杭州人對大腸的濃香,是有感情的。
脆皮大腸同樣是一道極難料理的食材。響馬制作鹵大腸的方法更為復雜,只選腸頭,肥厚飽滿,秘笈是用可樂反復清洗大腸,滾油罐下激出脆度,好這一口的,吃過便欲罷不能。
私房火腿開化清水魚
從開化特意尋來的清水魚,與一般魚不同,開化清水魚只在源頭活水里生長,肉質更為鮮美。
響馬進貨的魚,都會先餓養(yǎng)三天,待到泥腥味散去,再切花刀,塞入火腿片同蒸。用筷子夾下一塊細嫩的魚肉,蘸一蘸湯汁,火腿的鮮味早已都融化在了金湯之中,被魚肉吸取后,鮮香無比。
秘制熟醉沼蝦
蝦也是杭州人平日極愛的一道菜,響馬一改江浙人用小河蝦、米蝦的傳統,跑到蘇州太湖尋來的沼蝦,每只都個大十足,用十二種蘸料泡制,入口有淡淡酒香,每只都有蝦膏,甚至能吃出湖蟹的味道。
花房招牌桂花山藥
有人說,花房主題餐廳的菜單已經換了好幾撥,但只有桂花山藥還是那個桂花山藥,是一到秋天,都會讓人想起的味道。桂花特有的馨香和脆脆的山藥,澆上晶瑩剔透的用藕粉調制的湯汁,好吃好看,食客必點。
花房私房醬油肉
有人說,花房是吃“冬”最好的餐廳,年關將至,有一種味道是獨屬于醬香味的,它是江南冬日的家常滋味。
花房餐廳的醬油肉、醬鴨、香腸……都是響馬懷著兒時對家宴品質的忠誠,手工腌制。連鼎鼎有名的美食作家沈宏非,也曾被這塊不尋常的醬油肉驚艷了,發(fā)文在票圈感嘆說,這是他幾十年來吃過最舍得用料的醬油肉。
這些年,不論多忙,響馬都會不辭辛苦,去村里鄉(xiāng)間尋找食材。
好的食材成就好的餐廳,好的餐廳能讓你燃起對家鄉(xiāng)的回憶。
不管離家多遠,人對味道的記憶是永遠不會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