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紅糖等于、雞蛋紅糖等于糖嗎
始興縣東湖坪民俗文化村離縣城三公里。
據傳,古代東湖坪是一片湖泊,
位于始興古縣城的東面,
后來墨江河改道而流,
昔日湖泊也逐漸變成了平地,
但“東湖坪”的名稱卻一直沿用到現在
……
在這塊土地上的美妙故事
讓秋實蜀黍為你娓娓道來~
走進東湖坪,一股厚重而遠古的山村氣息撲面而來,一棟棟青磚瓦房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一個個傳奇故事。
建于清代的曾氏宗祠,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曾氏宗祠整體布局為一口池塘,一塊大門坪和前、中、后三進及左右各帶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筑。池塘意在以水聚財,實為防火之用,是宗祠安全的重要保障。宗祠大門俗稱平安門,左右門枕上各有一石鼓,寓意為祈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和國泰民安。
相傳清朝,當地有一位名字叫做曾履和的客家人,他以放木排為生,為人爽直善良,勤奮厚道。后來,他經商發了財,就積極扶危濟困。幾年下來,自己卻一貧如洗。為此,老百姓和當地官員深為感動,上奏皇上。皇上就賞賜曾履和為五品官——奉政大夫,還把他上調京城。此后,始興的曾氏家族顯赫起來。隨之,曾履和與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有了密切聯系。在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張之洞特意為曾氏家族新建的圍樓題寫牌匾,上書“永成保障”四個大字。
永成圍樓樓高十五米,墻厚一米多。墻體使用了石灰、糯米、紅糖、雞蛋、、石塊等材料砌成,墻體有多個方孔,外大內小,方便射箭放槍,用于防御。正門是四重大門。在冷兵器時代,這就是固若金湯,這就是為鄉親們提供庇護的城堡。該圍樓內有一口水井,叫子孫萬代井。該水井的井臺是用一大塊石頭雕琢而成,井臺下面是銅錢,再下面就是數也數不盡的燒磚。鄉親們來這里挑水,約定俗成,都不叫“打水”,而叫“撈錢”。其意思是象征曾氏家族財源就像水源一樣,源源不斷,子孫萬代,取之不盡。圍樓內有南北兩座樓梯,樓梯的立柱非常奇怪,怪就怪在違犯常規,最上層的直徑最大,逐層遞減,最下層的直徑最小。其寓意就是客家人的吉祥語,“步步高升”,“越做越大”。這兩座樓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到現在依舊結實牢固。
精彩不斷 驚喜不斷
更多內容請關注
韶關日報|三分鐘看懂韶關
韶關發布|了解韶關大動向
韶關文明網|文明韶關與你同行
韶關廉信|了解韶關廉政信息
作者:秋實
編輯:SiuYu 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