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傳統(tǒng)美食,濟南特色吃
元代的《遂間堂記》這樣記載濟南人的性格,稱“濟南人敦厚、闊達多大節(jié)”。斯言誠哉!
濟南人的地域性格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性格,濟南近三千年都是一個寬容、遵守規(guī)則和秩序的城市,不但產(chǎn)生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還產(chǎn)生了特別有名的特色小吃,跟隨濟南人的性格,敦厚闊達。
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這些特色小吃的歷史
1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幾乎是每個來濟南旅游的人都必嘗的濟南特色小吃。
草包包子鋪的創(chuàng)始人張文漢童年飯莊學藝,生性憨厚,終日燒火、擇菜、干雜活,無聲無息,故師兄弟間皆呼之為“草包”。1937年為了糊口,用“草包”作為字號,開設包子鋪。
草包包子以餡多、味美、灌湯而聞名泉城濟南。選料精細,做工考究,配料豐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種多。
用荷葉打包的形式,配之濟南東荷西柳的稱謂,可以說它不僅僅是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
2奶湯蒲菜
濟南大明湖出產(chǎn)的一種質(zhì)地鮮嫩、味道清鮮的蒲菜為主料,加奶湯烹制而成,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
老舍在《大明湖之春》一文中對大明湖的美蔬也給予極高的評價。他說:“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吃到肚子里也許比過眼的美景更容易記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還真許是它馳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論怎么說吧,這些東西既都是水產(chǎn),多少總帶著些南國風味。”
3壇子肉
壇子肉始于清代,豬肉酥爛而不失其形,口感肥而不膩,色澤紅潤而亮,其味有獨特香味。
4油旋
對于不少老濟南人來說,早起有兩只香酥熱騰的油旋配上一碗甜沫做早餐,實在是舒坦踏實,妙不可言。其外皮酥脆,內(nèi)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
作為濟南傳統(tǒng)特色名吃,收錄于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
文學泰斗季羨林專門給做油旋的張姓店家題字:軟酥香、油旋張。可見其對油旋的喜愛。
5甜沫
甜沫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濟南的地方志曾有記載,早在明朝時期,甜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又稱之為“五香甜沫”。在濟南的眾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具特色的“招牌”優(yōu)質(zhì)小吃。
6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起源于二十世紀前期,當時位于今五龍?zhí)豆珗@西南側(cè)的"文升園"是老濟南人盡人皆知的有名飯莊,那是叫"罐兒蹄"。
到了1981年,經(jīng)過挖掘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現(xiàn)在的孟家扒蹄。孟家扒蹄軟爛香醉、色澤細膩紅潤,肉爛脫骨而皮整,味鮮醇厚而鮮香。
7炸荷花
荷花高潔典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素有“花中君子”的美稱,自古以來被無數(shù)文人墨客追捧贊美。荷花不僅入詩、入畫供人們吟誦欣賞,它還可以入口。
炸荷花將鮮嫩的蓮花洗凈掛漿后入油鍋炸之,荷桂芳香,味甜鮮香。
8把子肉
濟南人吃把子肉,吃進嘴里的是美味,體現(xiàn)在外的是豪爽快意的性格秉性。把子肉的名字相傳是起源于東漢末年,后來山東的廚師們改進了做法,這道菜就一直流傳下來,成為魯菜的經(jīng)典。
攝影師:邵凱 王廣福 王波 大眾網(wǎng)
來源: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