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張紅鳳;山東財經大學張紅鳳副校長
編者按:近日,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據了解,這是2018年5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后,地方上出臺的首個實施方案。為更好地了解《實施方案》提出的改革舉措,《政事面對面》·閃電新聞邀請泰山學者、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兼MPA中心主任張紅鳳做客演播室對“一次辦好”改革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齊魯網7月19日訊“‘一次辦好’改革是山東‘放管服’改革的又一次深化”,談到對山東“一次辦好”改革的認識,張紅鳳教授認為,“一次辦好”改革是一場提升政府效能、改善營商環境的變革,是政務服務理念、制度、作風的變革,更是一場觸及根本利益和根本矛盾的全方位變革?!坝嬂斢嬏煜吕保瑥埣t鳳說,這場改革是政府自身的變革,政府部門要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胸懷,用政府自身的變革換取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談到“一次辦好”改革的工作目標由“辦結”到“辦好”的轉變,張紅鳳認為,這體現了各地各部門不僅注重政務服務的結果,更加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做到讓企業滿意,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對于“一次辦好”改革的成果,張紅鳳教授在調研中感觸頗深,她談到,濟南經濟開發區審批大廳,原來3個月才能辦結的事項,現在只需35天,這在全國位列第二(最快的需要32天)。張紅鳳認為,與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蘇的“不見面審批”相比,山東的“一次辦好”正在迎頭趕上。
對標杭州,杭州不動產登記前臺受理與后臺審核在同一大廳,有大數據支持,可以即時辦結。而濟南卻是分開受理,每天下班后工作人員會整理當天滿滿的資料送至審核大廳,因為濟南還未完成數據整合入庫。針對這種現象,張紅鳳教授認為,“一次辦好”需要硬件和軟件建設同時發力。
從硬件上來說,“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需要政務平臺建設,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力度。從軟件上來說,需要制度變革、理念創新。張紅鳳認為,《關于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的出臺是一個好消息,《實施方案》推出了日程表:今年8月底前,推行“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服務模式;9月底前,將“一事一流程”變“多事一流程”;今年年底前,山東將建設重點基礎信息資源庫,實現身份核驗、納稅證明、不動產登記等數據共享,推動各類事項“網上辦”。
一系列服務便民化政策在全國各地陸續推出,如何讓“一次辦好”改革具有“山東特色”,更接山東地氣?張紅鳳教授認為,“一次辦好”最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滿意,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放管服”改革的根本目標應立足優化服務,在優化服務上下功夫,提升服務質量,讓群眾和企業滿意,真正實現“辦結”到“辦好”的轉變。
更多訪談內容,請點擊閃電直播:一次辦好!聽專家解讀《實施方案》